國務院46號檔印發一年以來體育產業的熱度從未降低。近期各路資本對於海內外體育賽事、球隊和俱樂部、體育傳媒、賽事轉播權的大筆收購屢屢成為市場的焦點。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僅國內資本對海外體育資產的跨國並購已超300億元,2015年堪稱體育產業跨國並購元年。
從各路資本大佬們的翻雲覆雨、體育產業基金的不斷湧現,再到上市公司的借勢轉型、優質體育IP估值的水漲船高,巨頭鼎立、群雄爭霸的態勢也在體育產業內漸露雛形。體育產業下一步還有哪些風口?誰是守候在風口上的聽風者、領航人?體育產業有哪些即將到來的投資機會?又有哪些陷阱?
從五萬億到七萬億
隨著各省市對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匯總到體育總局,46號文中曾指出的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5萬億的目標已被輕鬆超越,而對實際操作具有指導意義的體育產業規劃操作細則有望年內發佈。
上證報記者獲悉,隨著各省市對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實施意見匯總到體育總局,46號文中曾指出的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5萬億的目標已被輕鬆超越,而對實際操作具有指導意義的體育產業規劃操作細則有望年內發佈,如何將體育產業發展與“十三五”規劃相結合,也成為各級政府關注的焦點。
“十三五”規劃(建議稿)發佈後,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在體育總局黨組擴大會上指出,近期體育工作的幾件大事都要結合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十三五”規劃來進行。他提出當前首要任務是擬定中的“十三五”時期的《全民健身計畫》要結合全會精神和“十三五”規劃建議進行補充、完善和修改。
多地政府如海南、內蒙古、雲南等地已經開始著手編制體育“十三五”發展規劃。如海南省的“十三五”規劃中,重點鎖定文化、體育等12個產業;青島則表示將實施全民健康工程,完善全民健身設施網路,規劃各區市建設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或配置健身場地設施等。
體育產業46號文中曾指出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達5萬億。目前從已上報的方案中來看,預測目標相加之和已經超過7萬億,多出一年前的產業目標近一半。
國內首個金融機構設立的體育專項產業基金、在11個體育產業門類中都完成過投資的光大體育文化產業基金總裁、首席合夥人范南在接受上證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體育產業在國內的發展才剛剛開始,作為在GDP中占比僅0.6%,在上市公司總市值中占比不到0.65%的新興產業,通過A股、新三板及海外資本市場實現證券化將是未來幾年的一道風景線。
范南認為,規劃細則中有幾大看點值得期待,一是各省、市結合自身情況對具體體育產業門類的獨特定位和發展戰略;二是落實發展目標進行的任務分解中,呈現出的提舉數量和達成目標的主要途徑等;三是各地打造體育產業龍頭,扶持一批重點體育類企業的名單和計畫。細則的出臺對推動體育產業,尤其是一批特色體育企業的做強做大具有重大意義,有可能會有配套的稅收、財政及相關優惠政策一起出臺。
上市公司爭淘體育“金礦”
除收購足球俱樂部以外,體育賽事直播權、經營權、媒體版權等權益也受到國內資本的青睞。自萬達集團通過並購盈方體育和世界鐵人公司,並一舉成為世界體育產業的龍頭企業以來,國內資本隨之掀起了一股體育賽事版權的收購熱。
11月2日晚,互動娛樂對皇家西班牙人足球俱樂部(簡稱“西班牙人俱樂部”)的收購預案再度引爆投資者對體育產業發展的信心。這也是繼馬德里競技、海牙、索肖俱樂部之後,第四家中國企業參股的歐洲足球俱樂部。同時,互動娛樂也將成為首家控股西甲球隊的A股上市公司。
記者發現,體育資產的收購和體育產業基金的設立成為今年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曾與意甲豪門AC米蘭因控股分歧而未能達成協議的王世渝表示,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體育產業將迎來更多市場化機會,對優質體育資產的收購也將成為大勢所趨。
比起3月份萬達集團斥資4498萬歐元收購20%股份的馬德里競技,互動娛樂擬控股的西班牙人俱樂部在市值、知名度等方面有著一定差距。公告顯示,互動娛樂擬以不超6434.8萬歐元收購並增資西班牙人足球俱樂部,取得合計超過50.1%股權,並承接對其不超過4100萬歐元融資擔保。與萬達收購馬競不同的是,互動娛樂將擁有對於俱樂部的控股權。另外,對於互動娛樂本次通過設立境外子公司的方式進行交易,業內人士認為是出於合理避稅和簡化審批環節的考慮,也並不排除存在並購基金或杠杆收購的可能。
除收購足球俱樂部以外,體育賽事直播權、經營權、媒體版權等權益也受到國內資本的青睞。自萬達集團通過並購盈方體育和世界鐵人公司,並一舉成為世界體育產業的龍頭企業以來,國內資本隨之掀起了一股體育賽事版權的收購熱。
10月28日,樂視體育宣佈斥資近1.1億美元買下2017-2020年亞足聯旗下所有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全媒體版權,並以7500萬美元戰略入股拉加代爾體育集團,持有拉加代爾旗下的世界體育集團20%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今年9月,樂視體育還在與美國Netflix、阿裡巴巴、萬達集團的競爭中突圍,以超2億美元拿下英超2016-2019年三個賽季在香港地區的獨家轉播權。
與此同時,國內的體育賽事轉播權也被炒得火熱。在中超聯賽2016至2020年直播權的競標中,體奧動力以80億元(近乎競爭對手兩倍)的價格擊敗了央視、五星體育等知名企業最終奪標,遠超市場預期。資料顯示,這家公司正是屬於華人文化旗下的子公司。廣發證券認為,體育傳媒是體育產業細分板塊中的朝陽子行業,未來有望獲得最快的增長速度,成為體育產業價值提升的重要驅動力。
以設立體育產業基金切入體育產業也受到了多家上市公司的追捧。據統計,已有國旅聯合、探路者、雷曼光電等7家上市公司在年內分別合作設立了體育產業基金。從投資額度看,海通證券表示,萊茵體育於10月底設立的50億元體育產業專項基金為業內之首。而從運作情況來看,東吳證券稱今年1月由虎撲體育和貴人鳥合作成立的體育基金目前已完成投資達到20個,在業內領跑。另外,還有幾家公司通過贊助、參股等方式涉足體育產業。
有意思的是,國內上市公司對於體育產業的進駐多為跨界發展。互動娛樂主營遊戲影視業務。萬達、樂視、阿裡也均非體育起家。華錄百納、國旅聯合等文化休閒類公司也在今年相繼切入了體育產業,大有群雄割據之勢。
體育產業投資群雄爭霸
包括騰訊、萬達、華人文化、阿裡和樂視等產業和資本巨頭均已深度參與體育產業。其中騰訊將自身作為國內最大通訊平臺的價值充分挖掘,在遊戲和電競上具有極強優勢,通過並購把體育屬性的遊戲產業與互聯網管道緊密結合;而萬達作為具有體育情結的巨頭,在成長路徑中不斷尋找強大的體育IP,並且不斷將投資目光轉向海外優質資產;互聯網媒體出身的樂視對於版權極為敏感並且善於運作,除了擁有互聯網電視媒體,還很重視智慧硬體的研製和拓展。
光大體育文化產業基金總裁、首席合夥人范南認為,在我國體育產業短短幾十年發展歷程中,已經呈現出各路資本和新舊大佬的反覆運算更替現象,映射出一道五光十色的資本圖譜。
他指出,初期的體育產業以政府壟斷型企業為主,具有政府資源、體育行業資源的國有企業——如中體產業率先進入資本市場,尋求突破;第二波企業是服裝加工類的體育產業淘金者,隨著體育用品的普及,受益於出口經濟的發展,以李甯、安踏、匹克等為代表的鞋服類企業從民間起家,逐漸發展壯大並走向國際市場。
范南認為,第三波中國體育產業的爆發與體育媒體的大發展相融合,“體育+媒體”成為體育產業的核心引擎。近幾十年來,正是由於媒體傳播技術的革命帶動了體育版權收入的爆發式增長,進而引發了全球體育產業大發展和盈利模式革命。
中國目前也正處在這一階段,唯一不同的是,中國體育產業的轉型同時趕上了體育體制機制改革和新媒體革命,具有更大的乘數效應。“中國的體育大佬不可能和媒體無關,也不可能脫離文化產業。”范南稱。
范南進一步指出,現階段我國體育產業投資界的力量,分別是:上市公司群、PE、VC及其他金融投資機構們,以及近一兩年來頻頻攪動體育產業藍海的五、六家超級大佬們。“未來的體育類企業,要麼就是和大佬合作,成為大佬們產業鏈中的一環,要麼就是走小而美的路線。”范南斷言。
范南所指的“大佬”包括騰訊、萬達、華人文化、阿裡和樂視等深度參與體育產業的產業和資本巨頭們。其中騰訊將自身作為國內最大通訊平臺的價值充分挖掘,在遊戲和電競上具有極強優勢,通過並購把體育屬性的遊戲產業與互聯網管道緊密結合;而萬達作為具有體育情節的巨頭,在成長路徑中不斷尋找強大的體育IP,並且不斷將投資目光轉向海外優質資產;互聯網媒體出身的樂視對於版權極為敏感並且善於運作,除了擁有互聯網電視媒體,還很重視智慧硬體的研製和拓展。
黎瑞剛領軍的華人文化產業基金旗下公司近期80億買斷五年中超版權,在體育產業投下重注,則是根源於其對影視傳播行業的深刻理解和在互聯網電視領域內的戰略佈局。而阿裡從參與恒大俱樂部開始就顯示了其在體育領域的出手不凡,在體育領域的大舉發力指日可待,後勁十足。
海外並購知易行難
目前國內大多公司數還沒有找到投資體育產業正確的發展方向。對於海外體育資產的收購僅僅是第一步,收購完成後針對被收購俱樂部的經營方式、改造、與國內產業的整合以及涉及球員的運作方面才是收購的真正意義。
關於資本市場對我國體育產業的整體推動,瑞思資本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北方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王世渝給予肯定。他提出,在體育產業逐漸市場化的進程中,體育產業由過去政府“重成績,輕收益”的模式逐漸轉變。同時,消費者對於體育產業的需求和消費能力也會隨著市場化的進一步完善而逐步升級。另外,大資料、互聯網等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也會重新定義體育產業的價值,產業衍生品的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大。
王世渝表示,在目前我國體育俱樂部的經營,管理能力、體育賽事的商業開發和運營等方面都比較落後的背景下,並購優秀資產將成為未來的方向和趨勢。不過在他看來,體育產業最終應以增強全民運動體質為落點,上市公司對於體育產業的投資必須有著明確合理的目標。
同時,王世渝對於市場對體育產業的過度追捧保持冷靜:“在目前資本市場資產荒、上市公司急於尋求業務轉型、突破、增長點的大環境下,體育產業即成為市場的追捧熱點,要避免過度跟風、炒作的趨勢發生。”
他指出,目前國內大多數公司還沒有找到投資體育產業正確的發展方向。對於海外體育資產的收購僅僅是第一步,收購完成後針對被收購俱樂部的經營方式、改造、與國內產業的整合以及涉及球員的運作方面才是收購的真正意義。
縱觀兩宗足球收購案,中方資本都表示將以青訓和球員培養作為首要目標,而對於商業運作、資源整合、賽事經營等方面並沒有過多提及。對於是否看好國內資本繼續收購國外頂級足球俱樂部時,王世渝抱以客觀態度。“如果上市公司在國內沒有涉獵足球產業或沒有足球俱樂部作為基礎,容易出現戰略意圖不清等尷尬局面。”
他認為,國外知名度高的俱樂部投資的難度和投資力度相對較大,可以說是優質優價。而小球隊雖然初始投入較低,但需要投資方不斷地進行後續投入,各有各的戰略。另外,王世渝向記者透露,對於歐洲優秀足球俱樂部的收購將成為明年的重點投資項目之一。
而對於46號文出臺一年以來體育產業的變化,范南總結為:有量變,無質變。他認為,一方面,體育產業受政府和資本的重視程度有所改觀,不僅創業型體育公司數量大幅增加,傳統的體育類公司也在爭先恐後地進行轉型,海外體育資產的收購變得更為頻繁和大膽,與體育有關的投資基金也數量激增,資本市場上相關股票幾乎全部遭到爆炒。
但另一方面,一線的體育公司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並無顯著變化,雖然體育版權的搶籌潮愈加劇烈,但IP價值卻參差不齊。體育類企業普遍體量較小,盈利能力較弱,專業人才缺乏,難成氣候。
“一切才剛剛開始,這是一個需要把目光投到十年、二十年之後的大產業。”范南表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