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升級版中國製造十三五成型 智慧製造是重中之重

中国证券网
2015-10-20 09:45

已收藏


製造業升級將成為“十三五”規劃中影響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議題。展望下一個五年,智慧製造、“雙創”、互聯網、物聯網、戰略新興產業等多個有針對性的規劃,將逐步落地並對我國製造業產生積極影響。未來五年,升級版的中國製造格局有望逐漸成型,並為“中國製造2025”等中長期目標奠定基礎,使製造業繼續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提供持續可靠的動力。

轉型升級中國製造

在過去的30多年中,製造業作為增速最快的經濟部門之一,一直是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引擎,在促進經濟增長和吸收就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來我國製造業增速放緩,經濟進入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製造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在傳統製造業優勢逐漸消失、經濟亟須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十三五”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相應的“十三五”規劃除了會對製造業未來五年的發展做出針對性部署外,還有望明確製造業未來整體的升級路線圖。

目前,各界共識認為,“十三五”期間及未來,我國製造業結構優化升級的主題,將從強調單一增長調整為強調製造業品質提升,發展的核心也將轉變為提高製造業的生產率,更好地適應產業融合趨勢。按照這一思路,升級版中國製造格局將有望在“十三五”奠定。

在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看來,製造業升級已勢在必行。一方面,隨著我國製造業技術水準的不斷進步,和向工業發達國家的收斂,技術引進的難度不斷加大,後發優勢不斷弱化,在自主的技術創新能力尚未培養起來的情況下,我國製造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速呈現較明顯的下滑態勢;另一方面,我國製造業中的高端生產裝備和核心零部件技術長期受制於人,又對新興技術和產業領域全球競爭的制高點掌控不足,致使製造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強。

與此同時,國際金融危機促使美、日、德等工業強國,甚至英、法等傳統的工業強國重新反思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戰略作用,並以更加積極的政策態勢推動先進製造業發展。例如,美國提出《製造業行動計畫》,德國提出“工業4.0計畫”,歐盟提出“未來工廠計畫”等,都在客觀上大大加快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進程。在這一趨勢下,生產製造的自動化、智慧化對簡單勞動的替代,將對我國製造業傳統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形成重大衝擊。

在這種大背景下,如果不儘快改善製造業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所積累下來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將有可能在“十三五”期間逐步顯現。屆時,這將對我國產業結構、就業等諸多方面造成難以估量的影響,進而拖累經濟的健康持續增長。

根據中國工程院今年發佈的《製造強國戰略研究報告》,促進製造業全面升級將是“十三五”規劃的一大主題。工信部對製造業發展的解讀則明確指出,製造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主戰場。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上升,同時製造業內部結構也逐漸優化,先進產能比重持續上升,低端落後產能不斷淘汰。下一階段,將不斷提高標準,加快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製造業向更高水準邁進。

擔綱智慧製造是重中之重

今年,“中國製造2025”發展規劃正式出臺,中國製造強國領導小組也隨後成立,預示著製造業將在“十三五”期間進入政策黃金期。“中國製造2025”作為對製造業的中長期規劃,事實上已經對“十三五”期間的製造業促進政策作出了佈局——以智慧製造為主導,通過其他政策進一步優化整體環境,為製造業全面升級創造有利條件。

根據工信部、發改委等部委近期的工作部署,智慧製造“十三五”規劃已經基本完成編制工作,進一步的智慧製造工程實施方案也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中。而另據此前陸續發佈的“智慧製造專項試點”等多項政策,智慧製造“十三五”規劃將有望成為“十三五”期間製造業升級的核心政策思路。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路甬祥院士認為,智慧製造是“十三五”期間促進製造業發展的各項政策規劃中的重中之重,通過智慧製造將改變我國製造業粗放的發展方式,進一步提升技術實力,增強製造業國際競爭力。

目前,在全球產業分工中,我國製造業仍處於全球價值鏈的中段,參與的是較低層次、研發與創新含量較低、增值率較低的國際分工。今後我國製造業要向微笑曲線兩端中高收入價值環節延伸,參與更高層次的國際分工和競爭。這就要求我國製造業以更具效率的生產方式,生產和提供附加值更高的產品。而以智慧製造為著力點,推進製造業在“十三五”期間的發展,符合我國對製造業的既定目標。

除了智慧製造外,進一步優化製造業發展環境的各項政策也將會成為“十三五”規劃的一大主題。根據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部委工作安排,包括“雙創”、互聯網、物聯網、戰略新興產業在內的多個“十三五”規劃都將陸續出臺,這些規劃將從多個方面為製造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此外,業內人士還預計,在優化產業政策的基礎上,一系列完善市場、投資,以及各項保障措施的“十三五”規劃也將陸續出臺。黃群慧表示,產業發展和技術發展的不確定性加大,這就需要政府構建“市場友好型”的各類政策,以完善市場制度、補充市場不足、增進市場機能。產業政策手段需要以從直接干預微觀經濟行為為主轉向通過培育市場機制間接引導市場主體行為,促進製造業企業在完善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充分利用本土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形成獨特的核心能力。

前景孕育全新市場機遇

目前,業內普遍預測,隨著各項促進製造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出臺,全新的市場機遇也將隨之形成,這將促進投資、就業等領域的穩步增長,進而形成“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

投資界目前認為,中國的製造業迫切需要轉型,但轉型中存在著巨大的變革機會。明勢資本研究報告明確表示,從勞動效率、資源利用效率、客戶需求三方面看,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製造業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這將首先形成一輪巨大的產業機遇,並有望實現彎道超車。屆時,中國製造業將具備和發達國家競爭的實力,其帶來的產業機會和投資機遇將更具想像空間。

由於“中國製造2025”發展規劃將在我國製造業轉型升級中起到至關重要的推進作用,因此相應的領域將會在“十三五”期間率先形成投資機會。目前,“中國製造2025”發展規劃已經確立了新一代資訊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在內的十大重點發展領域,因此多數投資機構認為,這十大領域將會成為“十三五”期間與製造業相關的創投熱點。

近期,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進一步確定了“中國製造2025”十大重點發展領域的技術路線圖,除了進一步細化各個領域的重點發展技術外,還預測了相應的市場前景,進一步明確了“十三五”期間製造業將孕育的市場機遇。

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多位專家還表示,目前確定的製造業重點領域在“十三五”期間,均有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和發展潛力,這預示著上述細分市場在成為市場熱點的同時,還將成為千載難逢的產業投資機遇,吸引各路資本競逐。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