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分析報告:"渤海糧倉"工程增糧顯著 技術推廣尚需扶持

石家庄
2015-09-09 10:49

已收藏


為整體提升環渤海中低產區糧食生產能力,2013年科技部、中科院聯合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記者在河北滄州"渤海糧倉"示範區瞭解到,"渤海糧倉"項目增糧增產成效顯著,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然而受制于資源約束增強、農田基礎設施較差、推廣體系不健全等制約因素,實現"渤海糧倉"2020年增糧100億斤目標仍有不小壓力。專家表示,實現目標,除了需要土肥水種等關鍵技術的支撐,還需更多優惠政策扶持和部門聯動機制創新。

--從畝產300斤到800斤 "渤海糧倉"增產增效顯著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是科技部、中科院在冀、魯、遼、津三省一市環渤海中低產區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畫專案。記者近日在河北滄州"渤海糧倉"專案區瞭解到,該專案不僅提升了中低產區糧食增產能力,更是當地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抓手。

在滄州市南皮縣烏馬營鎮"渤海糧倉"五撥示範區,前五卜村村民陳貴起告訴記者,"今年小麥病蟲害偏重,拔節期又連逢陰雨,我種的7畝小麥生產雖受影響,但畝產也到了800斤,2014年更是達到1000斤,但以前每畝能產500斤就不錯。" 滄州市南皮縣,一直以來土壤貧瘠,淡水資源匱乏,糧食產量低。烏馬營鎮白坊子村村支書白普青告訴記者,小麥單產增加得益於改種中科院冬小麥品種"小偃60""小偃81",加之微咸水灌溉等新技術的運用,使曾經的鹽鹼地變成了高產田。

"南皮縣中低產田小麥單產已由1985年的平均每畝300斤提高到了800斤。"中科院南皮站站長劉小京表示,如今糧食高產地區已很難實現大幅增產,但環渤海平原地區有4000萬畝中低產田、1000萬畝鹽鹼荒地,如能解決這些地方的淡水資源匱乏、土壤貧瘠等問題,巨大的糧食增產潛力將得以發揮。

據介紹,科研人員通過對缺水和土地鹽鹼兩大難題進行長期攻關,開展土、肥、水、種等多方面科研,研發了微咸水混灌技術、冬季咸水結冰灌溉改良技術、土壤肥力快速提升等一系列技術,這都為"渤海糧倉"項目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南皮縣農業局局長崔玉璽表示,"渤海糧倉"推動了區域現代農業發展,中科院南皮站在專案推廣過程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比如在白坊子村建立"小偃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全村170多戶全部入社,入社耕地約1500畝,實施統一經營,這明顯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據瞭解,"渤海糧倉"工程實施以來,已經輻射帶動四地512萬畝田地,增糧16億斤,節支增收8.7億元。劉小京表示,未來五年,"渤海糧倉"工程將通過在四地建立示範區,力爭實現2017年增糧60億斤、到2020年增糧100億斤目標,增產糧食占到國家糧食增產總量的1/10。

--"渤海糧倉"工程進一步推廣面臨難題

經過兩年的實施,"渤海糧倉"工程對全國中低產田增產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但總體上看該區域農業生產仍然存在資源約束增強、農田基礎設施較差、穩產能力不強等問題。

首先,水資源約束日趨加重,尤其是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試點與糧食增產需水矛盾突出。河北省農林科學院院長王慧軍表示,華北地區地下水超采嚴重,2014年河北省啟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工作,但小麥又是高耗水作物,河北"渤海糧倉"專案區與實施地下水壓采區域重合,如壓縮小麥面積,糧食生產就會受影響,這就對技術攻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其次,採訪中一些專家和農民表示,大型農耕機械缺乏、水利設施薄弱仍是影響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白坊子村村支書白普青說,入社後農耕機械普遍缺乏,全村只有1台收割機、2台旋耕機,而小麥耕作時效性又比較強,此外村裡深水井比較少,溝渠坑塘整治、積蓄雨水等節水設施的使用都需要資金投入。

劉小京表示,以微咸水灌溉技術為例,1眼深井配置1到2眼淺井控制混合水礦化度,這樣既不會對作物產生危害,還減少深層地下水超采,又增大可利用水資源量,如何鼓勵人們接受這項技術是一個問題,此外一套混合灌溉設施大約需要1萬元,這筆資金撥款僅是核心示範區使用,遠不夠大面積推廣使用。

第三,成方連片土地太少不利於專案推廣。中科院在河北南皮和山東無棣採取了縣域整體推進增糧模式,南皮縣小麥種植面積有40萬畝,目前"渤海糧倉"示範區面積是16萬畝。崔玉璽表示,傳統一家一戶的耕作模式不利於"渤海糧倉"專案推廣,應在農民自願基礎上,通過政策和效益來引導農民以加入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形式助力推廣。

第四,科技成果轉化推廣體系不健全。採訪中一些專家表示,受制于農民種糧效益差、單戶生產面積不大,該區域農業生產領域的科技成果,特別是一些不能物化的科技成果,仍難以快速轉化推廣。

劉小京表示,新品種的推廣需要經費的支援,省市級還好,但縣鄉級推廣站不僅經費緊張,人員更是短缺,學習農學的本來就少,又都不願去基層推廣,技術推廣"最後一公里"問題亟待解決。

--"渤海糧倉"進一步增產增效仍需政策扶持

採訪中多位專家和基層幹部表示,渤海糧倉專案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不單單需要土肥水種等關鍵技術突破,專案區基礎設施、綜合服務保障等投入較大,僅靠地方財政難以承受,未來應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部門之間聯動配合。

首先是加大資金投入和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河北、山東已把"渤海糧倉"建設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河北每年配套5000萬元資金,山東省落實配套經費達到1.2億元。劉小京表示,示範區建設中土地整平、排灌設施等都需資金投入,應保證資金重點向專案區傾斜,積極爭取地方財政進一步支持,提高經費使用效益,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支援糧食生產,有力促進核心試驗區發展。

其次,加大部門聯動配合。不少幹部認為,"渤海糧倉"專案作為國家科技支撐計畫專案,實施週期長,涉及科技、發改、農業、水務、國土等部門,建議建立多部門聯動長效機制,整合涉農資源,在項目申報、資金籌措、組織實施、配套服務等工作上形成合力。

第三,加快關鍵技術突破和專案技術指導。科技部農村司司長馬連芳表示,在抗逆作物品種篩選、鹹水利用、區域適應低投高效等方面,應儘快形成一批成果,進一步提高中低產田增產增效技術支撐水準。另外各級科技、農業等部門應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強化對專案區的技術指導,跟蹤服務好專案實施。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