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記者孟丁煒)中歐領導人近日共同宣佈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法國政府對外貿易顧問(中國法顧問)、律師克莉絲汀·米樂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很高興看到中國能夠繼續打開國門,與各國共謀發展、攜手並進。
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自2013年啟動以來,歷經7年、35輪。米樂表示,儘管我們還沒有看到協定的最終內容,但根據目前公佈的原則看,它在向一個非常好的方向推進,主要針對推動雙邊直接投資。
中國商務部的資料顯示,中國是歐盟第一大交易夥伴,歐盟是中國第二大交易夥伴,歐盟是中國第三大投資來源地和目的地,雙方累計投資存量超過2000億美元。截至2020年11月,歐盟27國對華實際投資1179.8億美元,中國對歐盟累計直接投資超過800億美元。
據中國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介紹,中歐投資協定是一項平衡、高水準、互利共贏的協定,在補貼透明度、技術轉讓、標準制定等方面達成了共識。
米樂說,製造業、電動汽車行業、雲計算行業、健康領域、環保行業將最有可能受益於此協定。
儘管全球經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她很高興看到中國堅定選擇擴大開放和自由貿易。世界各國相互依存,在這次疫情中,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互相協作,攜手解決衛生危機。經濟領域的合作也應如此,各方都不該追求自我封閉的發展方式。
米樂還認為,隨著新科技的興起,數字經濟將成為大部分企業都不能回避的領域,也是一個非常需要用法律法規來規範的行業。中國在一些新興產業立法上走在前列,例如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中國已經出臺法律法規,允許開展相關試驗,而歐盟各國對此意見仍不統一。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