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中國加大西部基礎設施投入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新華社,成都
2021-06-27 15:44

已收藏





新華社成都6月27日電 題:中國加大西部基礎設施投入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

新華社記者王迪

在酒店辦理航班行李托運,借助人臉識別技術"刷臉"過閘登機……6月27日在中國西南城市成都開通運營的一座新機場,給旅客帶來這樣充滿未來感的體驗。

總投資562億元、僅航站樓就能裝下近100個足球場,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是中國"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最大民用運輸機場。

這座龐大的高科技機場折射了中國加大西部基礎設施投入、打造經濟增長"新引擎"的雄心。影響力日益增強的西部航空樞紐,連接中國內陸和歐洲的中歐班列,以及不斷延伸和加密的高鐵、公路網路,讓資源富集、人口眾多的中國西部煥發出新的經濟活力。

"交通基礎設施升級,將助力西部打造開放高地,加快形成中國`第四增長極`,輻射帶動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西南財經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副教授胡國平說。

廣袤的西部地區曾是中國基礎設施最薄弱的區域。據統計,截至2000年底,西部地區不通公路的鄉鎮、行政村數量分別占全國總數的94%和57.6%。當時,西部公路病害嚴重,防災抗災能力弱,公路斷道阻通等情況經常發生,交通事故頻繁。

如今,伴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和脫貧攻堅戰的深入推進,西部基礎設施水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四川為例,曾被古代詩人稱為"難於上青天"的艱險蜀道成為了歷史。截至2020年底,四川公路總里程達34.7萬公里,居全國第一;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超過8000公里;實現所有鄉鎮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西部國際航空樞紐已基本形成。成都雙流國際機場旅客輸送量長期穩居全國第四,成為中西部第一個年旅客輸送量突破5000萬人次的樞紐機場。截至目前,成都的國際(地區)客貨運航線數達131條,其中定期直飛航線目前已達81條。

中歐班列讓中國西部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每天淩晨時分,就會有一列滿載電子資訊產品、汽車零配件等貨物的中歐班列從成都、重慶駛出,橫跨歐亞大陸,抵達萬里之外的杜伊斯堡、莫斯科等城市。與此同時,來自德國的寶馬整車、俄羅斯的木材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食品、飲料、汽車零部件等商品源源不斷匯入中國內陸。

地處中國西南的成渝地區是中歐班列開行最早、運行最穩定、影響力最大的地區。2020年,重慶、成都兩地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近5000列,同比增長近60%,歷年累計開行量達1.4萬列,占全國開行總量40%以上。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近日印發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中國將在成渝地區構建高品質對外運輸網路,加快構建陸海互濟、四向拓展的綜合運輸大通道,支撐打造內陸開放戰略高地。

基礎設施的改善讓西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在成都國際鐵路港,距離中歐班列裝卸貨的地方不遠,一大批主打歐洲國別特色的進口商品展館拔地而起。展館內的進口商品絕大部分來自同一個國家,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希臘、白俄羅斯等32個國家,短至12天就可以從歐洲運達,一些商品品類的價格比商場便宜30%-50%。

中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此前舉行的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國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1.5萬億元,增長45.1%,增速比中國外貿整體增速高15.9個百分點。

西部正在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經濟增長"新引擎"。以成都、重慶兩大國家級中心城市為核心的成渝地區,已擁有1.2億人口和近7萬億經濟總量。去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會議強調成渝地區要"打造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西部地區是中國潛力最大的內需市場,只有啟動這個4億人的內需市場,推動西部崛起,才能帶動全國高品質發展。"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首席研究員湯繼強說,西部基礎設施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除了對傳統基礎設施的改造提升,還應適度超前佈局,關注工業互聯網、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大資料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

胡國平認為,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但對標高品質發展要求仍需加大投入,建議建設聯通境內外的海陸空通道。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