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香港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希望"的顏色

新華社,香港
2021-02-24 23:31

已收藏




新華社香港2月24日電題:香港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希望"的顏色

新華社記者 張歡

3.5%至5.5%--2021年香港經濟預計恢復正增長;逾1200億港元--特區政府以赤字預算延續千億逆週期政策。

24日,香港2021/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公佈。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預算案的宗旨是遏止新冠肺炎疫情,紓緩經濟民生壓力,確保香港財政和金融穩定,並為疫後經濟恢復作出部署,為長遠經濟轉型奠定基礎。

他強調:"變幻不定的環境將使我們變得更敏銳、更有韌力。今年預算案的綠色封面顏色,代表著我們對未來所懷抱的希望。"

去年,香港經濟下滑6.1%。香港經濟連續兩年負增長,為有記錄以來首次。儘管2021年香港經濟有可能恢復正增長,但是目前狀況仍然嚴峻。

特區政府資料顯示,2020年香港破產申請數量接近8700例,增長6.6%;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失業率升至7.0%,創近17年紀錄,失業人口達到253300人;與消費及旅遊相關的零售、住宿、餐飲行業首當其衝,合計失業率升至11.3%。

面對經濟、民生之困,特區政府已通過上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及防疫抗疫基金推出逾3000億港元支援措施,財政赤字預計由此創下2576億港元的歷史新高,財政儲備亦在一年之間從11000多億港元降至9000多億港元。

考量現實需要與財政承擔能力後,陳茂波表示,要穩住各界對香港未來的信心,需要有效抗疫,並緩解經濟調整的壓力,也需要確保公共財政和金融穩定,並推動社會和經濟長遠發展。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仍是赤字預算案(1016億港元赤字),將落實超過1200億港元的逆週期措施。

據預算案預測,今年上半年香港經濟仍會面臨較大挑戰,本地消費氣氛、跨境人員流動需要時間恢復,企業經營、社會就業和收入狀況短期難現改善。下半年伴隨防疫工作發揮效用和疫苗廣泛接種,經濟復蘇動力可望顯著增強。

因此,特區政府會全力配備抗疫工作所需資源,如10億港元用於設立疫苗保障基金,逾84億港元用於採購新冠疫苗。

令人欣喜的是,首批100萬劑國產科興疫苗19日已由內地抵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如此評價:香港抗疫進入了新里程,將助力經濟早日復蘇。

新財政預算案還將通過支援企業、支援就業、增加投資等舉措提振經濟,包括為企業減免95億港元相關稅費,延長優惠貸款計畫期限和提升貸款額度,撥款66億港元提供約30000個職位,為市民減免所得稅等稅費和增加補貼,為失業人員提供100%擔保定息貸款,發放惠及約720萬人的每人5000港元消費券……

此外,特區政府也會預留財政資源應對不時之需。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余偉文表示,本地暴力事件、疫情、美國所謂制裁,不免引發市場對於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關注,特區政府擁有充裕的財政實力,是穩定市場信心的重要支撐。

"未來全球貿易、金融、政治局勢的變數,全球公共債務急升可能引發的風險等,也不可忽視。"陳茂波強調,預算案必須短長期兼顧,才能保障香港穩定向前。

基於此,預算案同樣重點著墨于投資未來,冀在危機中把握轉型契機,順勢將香港經濟結構推上更高臺階。

"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預算案提出將強化創新科技基建、推動創新研發、培育科技人才、扶持初創企業,並與大灣區兄弟城市組成貫通上、中、下游的創科產業鏈,將大灣區發展成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系列措施不僅完善了香港的科技創新生態圈,而且為經濟適應疫後新常態、增添新動能奠定基礎。"香港金融管理學院客座教授楊玉川說。

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認為,在重振經濟的道路上,香港無疑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國家將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只要準確定位,就可以建立更有前瞻性的發展戰略。

財政預算案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參與國家經濟內迴圈的最佳切入點"。香港可以擴大優質產品的內銷業務;拓展進口分銷業務;開拓內地專業服務和航運等高增值服務市場。

在國家的國際迴圈發展中,香港可以發揮金融和國際商貿網路優勢。

預算案規劃,香港繼續加強與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逐步納入交易所買賣基金等產品,債券通南向交易爭取在年內開通;支持香港金融科技發展;加強香港國際融資平臺、離岸人民幣樞紐、資產和財富管理中心、國際風險管理中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樞紐的地位。

按照財政預算案的部署,香港也會進一步擴大國際經貿、投資和稅務協定網路。

在中國與14個國家簽訂全球最大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之後,香港特區正在爭取成為第一批加入的經濟體。同時香港將繼續拓展區域供應鏈和自貿協定網路,開拓更多潛在市場和產業,鞏固香港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節點的角色。

正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所言,我們正在努力走出困境,這是香港的關鍵時刻。

根據財政預算案的預測,香港經濟在今年恢復正增長之後,未來4年將每年平均增長3.3%。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