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5年翻番 北京市屬國企上繳稅收近6000億元

中國證券網
2021-02-08 10:05

已收藏




市屬國企資產總額突破6萬億元,增長80%;年均收入破萬億,是“十二五”期間的1.6倍;累計上繳稅費近6000億元,5年實現翻番……這是記者從近日舉行的2021年北京市國資委系統工作會上瞭解到的資料。

  “過去的一年,我們歷經艱難險阻,付出巨大努力,取得了來之不易的成績,實現了‘十三五’圓滿收官。”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貴林表示,5年來,市國資委系統在生產經營、改革創新、党的建設等方面都取得明顯成效,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重要力量。

  穩住基本盤,去年實現營收1.7萬億元

  生產口罩、體溫監測儀、負壓救護車等防疫物資,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和城市安全運行;特殊時期,國資系統17萬名黨員社區報到,5000余名職工無償獻血超100萬毫升;為大學生和殘疾人等提供超1.4萬個就業崗位,市區兩級國企為中小微企業累計減免房租43.5億元……去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北京國企不計代價衝鋒在前。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北京國企率先復工複產,全力穩住首都經濟基本盤,經濟效益企穩回升。市國資委公佈的資料顯示,2020年市屬國企實現營業收入1.7萬億元,同比增長4.1%,利潤連續5個月正增長,全年達到了958億元。

  而回望整個“十三五”時期,北京國有經濟品質效益也實現穩步提升:市管國企資產總額突破6萬億元,比“十二五”末增長80%;營業收入實現年均破萬億,年利潤首次突破千億大關,年均收入、利潤分別為“十二五”期間的1.6倍和1.9倍。

  “國企社會貢獻也在持續提升,累計上繳稅費近6000億元,5年實現翻番。”張貴林介紹,特別是連續兩年共上繳財政特別收益151億元,為實現全市財政收入目標和推動重點任務提供堅實保障。

  “十三五”期間,市國資委系統還完成服貿會、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等一系列重大活動服務保障。市屬國企投資近4600億元,承擔了全市約40%的重點任務,高標準建成大興國際機場、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冬奧會冬殘奧會競賽場館等一批重點工程項目。

  創新驅動,研發投入年均增速超10%

  作為市屬國企的“領頭雁”,資產總額和營業收入雙超千億的企業,從“十二五”時期的兩家增至如今的8家;兩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15家企業進入中國500強,6個品牌入選中國最具價值品牌前100強……亮眼的數字,體現出市屬國企競爭實力在明顯增強。這背後,是“十三五”以來國企改革創新動力的持續釋放。

  “企業創新發展加速推進,已全面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張貴林介紹,近年來國企創新投入持續增長,研發投入年均增速超過10%,推動形成了一大批創新成果,市屬國企獲得各類科技獎項600余項,其中京東方獲得全市科技進步特等獎。

  北京國企還成立新能源汽車、土壤修復等多個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和工程實驗室,累計打造近500個各類創新平臺、78家創新創業孵化載體。目前,市屬國企高精尖產業專案儲備庫入選項目近300個,涉及資金450餘億元。

  5年來,“京字頭”國企還頻頻牽手研究機構、央企和中關村企業,探索協同創新之路。最新資料顯示,市屬國企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專案700余項,累計投入經費超300億元;與央企開展合作專案近60項,5G示範園、軌道交通、氫燃料汽車等一批重大專案在京落地發展;與中關村企業開展百余項創新合作,在自動駕駛、機器人、人工智慧等領域湧現出一批技術創新成果。

  本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即將出臺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邁入攻堅階段。市國資委提出,今年市屬國企營業收入目標同比增長7%以上,淨利潤、利潤總額同比增長8%以上。

  “主要考慮是與北京經濟增長目標相銜接,原則上應高於全市GDP增速,進一步提高市屬國企經濟效益和發展品質。”市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現這一目標並非易事。這位負責人介紹,今年國有企業將繼續加強與中關村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優先採用首台(套)裝備和首批次新材料,在城市出行、科技冬奧、智慧工廠等領域加快推出一批新應用場景。同時,市屬國企還將加大“五新”領域基礎設施投入,帶動社會資本佈局5G、大資料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

  張貴林透露,本市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即將出臺,各企業也將加快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或計畫。市屬國企將繼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今年將加快全市1000餘家企業公司制改革,年底前完成收尾。國企混改將分層分類推動,將上市作為主要實現形式,推動北京建院、北京農商銀行、首創證券、建工修復等企業IPO。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