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區域

踩油門、加速度--香港駛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快車道

香港
2019-12-15 21:45

已收藏


新華社香港12月15日電題:踩油門、加速度--香港駛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快車道

新華社記者朱宇軒

在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譚中皓時常感慨遇到了好時代。從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出臺,到放寬香港居民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置業要求、開立個人銀行結算帳戶,再到港澳臺居民在內地參加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中央政府出臺的涵蓋教育、醫療、交通、養老、住房方方面面的措施,讓譚中皓"無縫"融入內地。

"國家充分考慮、尊重香港市民的權益,相信會進一步增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人員往來。"譚中皓說。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推出已約十個月,香港逐步駛入大灣區建設的快車道,越來越多同譚中皓一樣的香港居民也搭上了發展的快車,在這條坦途上越走越快、越走越好。

多措並舉參與大灣區建設

規劃綱要賦予香港新的歷史使命,確立香港是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使其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此前表示,大灣區目標在於善用廣東九市和港澳的互補和比較優勢,深化三地合作,進一步提升大灣區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提升整個灣區的全球競爭力。

在機構建設上,香港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以全面統籌推動香港參與大灣區建設,林鄭月娥出任主席,成員包括特區政府所有司局長。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還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並委任大灣區發展專員,負責具體落實相關工作。

事實上,特區政府在大灣區建設中需要推進多項重點工作,包括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的地位;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強大灣區內城市互聯互通;為優勢領域開拓發展空間;推動青年創新創業;以及充分用好香港的國際聯繫和國際網路,向海外推廣粵港澳大灣區,吸引資金和人才落戶大灣區等。

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角色以及優勢十分清晰,參與大灣區建設將惠及香港產業發展及市民生活。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將為香港提供再創輝煌的黃金機會,期盼香港抓住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林鄭月娥今年2月在香港報紙發表署名文章,對大灣區建設充滿期待和希冀。

鼓勵香港青年探索大灣區發展機遇

今年5至7月,香港理工大學大三學生黃耀康參加了港深兩地合作推出的"深港初創實習·交流計畫",在深圳一家初創企業實習了5周。這項計畫為期50天,吸引了來自香港、內地及海外近80名青年,安排參加者在香港及深圳的初創、跨國科技企業和創意培育基地實地考察,並為參加者安排投資者及創業導師,指導創業構思等。

"我正認真研究畢業後一圓創業夢,與同學一同成立初創公司,為龐大的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提供工業設計服務。"黃耀康說。

近年來,針對香港大、中、小學生設立的內地實習、交流活動百花齊放,內容設計與時俱進。據統計,每年平均有大約6萬名香港青少年參加由特區政府舉辦、資助或協調的內地交流和實習計畫。自2017年起,特區政府與內地合辦多個專題實習計畫,實習地點和單位包括故宮博物院、中國科學院、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等。

在2019至2020學年,為配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特區政府教育局首次舉辦面向中小學生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探索之旅",旨在讓學生認識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各自的優勢和機遇,同時使其感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和港珠澳大橋開通帶來的便捷交通和經濟效益。

不止實習、交流,特區政府在多方面扶助青年向上流動。林鄭月娥10月出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論壇"時在致辭中指出,大灣區的建設過程將為香港青年帶來巨大機遇,特區政府則將竭盡所能幫助香港青年利用這些機遇。

林鄭月娥舉例說,特區政府青年發展委員會旗下的"青年發展基金"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為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各城市創業提供資金支持及諮詢、指導、孵化等服務;粵港兩地今年5月為首批10個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舉行聯合授牌儀式;兩地還將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為青年提供更多支援。

區內合作 打造大灣區的"創意窗口"

今年11月,香港設計師田燦鈞在一個大灣區文創傳媒簡介會上,向在場人士介紹他的作品--一把皮椅。"這把皮椅符合人體工學,十分舒適,已經獲得專利,是我和合作夥伴打磨好久推出的精品。"

田燦鈞口中的合作夥伴是一家深圳公司,負責大規模生產他設計的家居產品。田燦鈞說,這家公司認真負責,對待他的設計圖紙從不含糊,最後生產出的實物總能讓他格外滿意。

產品在內地落地,不僅運來香港方便,還為田燦鈞開拓了廣闊的內地市場,高品質的產品還是海外市場的暢銷貨。"合作多年、合作多次,每一次合作都是愉快的。"他說。

香港設計、內地生產,這樣的文創產業模式在大灣區越來越常見。為把香港發展成"創意之都",特區政府早在2009年就成立專門機構"創意香港"。隨著大灣區發展蒸蒸日上,香港加快和深圳、珠海、澳門等區內城市合作,聯手打造區內的"創意窗口"。

為了培養文創人才,"創意香港"資助香港設計總會主辦"創意策動2019",推動香港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在文創產業的緊密合作。

"香港、深圳等城市組成了我們區內的`創意視窗`,我們總會一直致力推動香港和內地設計產業的交流,希望能增強區內的文創氣候,開拓新視野。"香港設計總會副秘書長陳弘志說。

今年11月,由香港設計總會推動的港深設計創意產業園正式開始運營。產業園總經理劉君璧介紹,目前已有約50家香港創意孵化公司進駐園區。

劉君璧認為,過去數年,香港和深圳在文創產業方面的合作密切,率先打開了大灣區文創產業的"窗口"。規劃綱要推出後,香港不局限於"雙城",而是放眼大灣區,"我們接下來還會和廣州等其他大灣區城市合作,把`視窗`開得更大、更好。"(參與采寫記者:丁梓懿、郜婕、劉明洋、張雅詩、周文其)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