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26日電題:外商在"世界超市"義烏深度參與中國發展
新華社記者李鯤、魏董華
高鼻卷髮的中東人在馬路邊協助維持交通秩序;金髮碧眼的歐洲人在社區參加志願服務;非洲人坐在調解室解決市場糾紛……在中國東部的浙江省義烏市,這些看似"稀奇"的場景,在當地人看來卻已屢見不鮮。
"本地戶籍人口80多萬,登記在冊外來人口143萬,每年有55萬人次境外客商來義烏採購……"談起這座小城的國際化,義烏市委書記林毅一連列舉了一大串數字。
在當今的"世界超市"義烏,外國商人在分享中國對外開放紅利的同時,正深度參與當地發展的方方面面,成為中國城市的建設者。
在義烏每年的人大會議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總能引來記者的關注--十多名各種膚色的外籍人士整齊地坐在會場裡旁聽。
"其實我們絕不僅僅是旁聽,我們提出的建議,有關部門真的會詳細瞭解並採納。"來自馬來西亞的郭集福已經在義烏生活了15年,他多次作為外商代表受邀旁聽義烏人大及政府有關會議。
郭集福告訴記者,在今年年初的人大旁聽會上,他提出建設新型養老院,給入住老年人更多與社會接觸的自由。"沒想到,第二天義烏市市場發展集團就來電和我瞭解有關事宜。"
對於義烏的很多外商來說,為中國發展建言獻策並參與到改革中來,是他們經常做的事情。同樣經常旁聽義烏很多會議的伊朗商人哈米告訴記者,在義烏生活16年來,他提出的7到10項建議都實現了。
2009年,國家工商總局正式將外資企業和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註冊登記許可權下放到義烏,使義烏成為全國首個獲得該項許可權的縣級市。
然而,當時想真正註冊一家外商獨資公司並不容易。哈米告訴記者,他跑金華、跑杭州、跑北京,前後經過了8個月,終於成為義烏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的設立者。
此後,義烏有關部門根據哈米等人的經歷和建議,設立了國際貿易服務中心,所有的涉外服務全部納入其中,"最多跑一次"的辦事體驗讓外商紛紛為這個全國首個"無證明城市"點贊。
哈米等外商還積極參與義烏的社會治理。在哈米居住的雞鳴山社區,有來自74個國家的2388個外國人長期居住,被稱作"聯合國社區"。因為文化、習俗不同,居民之間發生大大小小的糾紛在所難免。
不過現在,遇到難題,很多外國居民並不擔心,他們都會找到哈米調解,因為他有另一個身份--雞鳴山社區中外居民之家委員會會長。
大到幾十萬元的經濟糾紛,小到鄰里之間的摩擦,精通六國語言的心理學博士哈米總能耐心勸說、解決。"我喜歡調解工作,看到前來尋求幫助的人從怒氣衝衝,變成最後離開時相互擁抱,臉上掛著笑容,我內心無比激動。"哈米說。
因為調解得好,哈米被義烏當地人稱為"國際老娘舅",還獲得了數不清的獎狀和證書。"獲得這些證書,不是因為我好,而是因為中國政府重視外國人。"他說。
"以外調外"是義烏在涉外社會治理方面的重要思路。在擁有7.5萬家商戶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義烏市涉外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成立解決了很多問題。
在市場,記者看到,來自阿富汗的外籍調解員李帥和中國司法所幹部穿著一樣的制服,正坐在調解室裡為兩位分別來自保加利亞和中國的商人調解糾紛。
據義烏市司法局國際商貿城司法所所長陳津顏介紹,現在義烏有來自12個國家的13名外籍調解員,他們做義務調解時憑證據,"幫理不幫親",成為化解中外貿易糾紛的好幫手。
為了促進外商與當地人的深度融合,義烏還聘請外籍人士和中國人一起擔任"街長",巡查各類影響所轄道路環境、交通等街面秩序的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回饋並監督整改。
在義烏生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許多外籍人士早已成了半個"中國人",他們在深度參與各項事業的同時,也願意讓自己的子女融入這個國家。
在浙江義烏楓葉國際學校,持有烏克蘭護照的四年級學生陳嘉誠的家長特意讓他與中國學生在同一個班上學。"我爸爸媽媽想讓我以後上中國的初中、高中和大學,在中國發展。"他說。
"我們會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社會環境和城市面貌,為每一個來義烏的外商做好服務,讓他們生活在安全、平等的國際化城市中。"林毅說。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