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7月15日電 夏日的清晨天還未亮,伴隨著畫眉鳥叫,李明強為孩子們準備好早飯、打理好家禽後,起身前往朋友家,與幾位工友一起修建房屋。這一天,他可以賺取七八十元。
兩年前,李明強在距家鄉600多公里的廣州打工。相比於當時,這樣的收入並不算多。但搬到新家後,他不僅可以陪伴孩子們,還可以照顧生病的妻子。
李明強來自白褲瑤,他的新家位於廣西南丹縣八圩社區安置點,這裡是2017年上萬名白褲瑤胞的3個集中安置點之一。
作為瑤族的一個支系,白褲瑤因男子穿著及膝的白褲而得名。中國白褲瑤總人口近5萬人,其中4.2萬人聚居南丹縣。因民族文化保存完整,白褲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白褲瑤主要生活在石山區,世世代代靠石頭縫裡種植玉米過活。40歲出頭的李明強從小在這裡長大。
2017年11月,時值寒冬,記者來到李明強還未搬離的老家。所謂的"家"其實就是兩層的泥巴瓦房,地面佈滿泥巴,家中最值錢的物件是一台21英寸的彩電,3個年幼的小孩穿著涼鞋,睡在用樹枝、木板搭建起來的隔層上,一張薄被子平鋪在床面。
"天再冷也只能這麼過,更窮的家庭連棉被都少有。"作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李明強很希望改變處境。
當時,兩萬多白褲瑤群眾中有不少與李明強類似,仍然居住在木頭瓦房或土坯房裡。
"溫飽都成難題,就更別說教育、看病等其他條件了。"李明強說,與大部分同齡人一樣,自己只上過小學一年級,沒有走出大山之前,連普通話也不會說,村裡很多人一輩子都沒走出大山。
李明強二十三四歲時,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熱潮,中國東部的廣東、浙江等省份製造業等發展迅速,他跟隨朋友經過步行、乘火車等,從山裡輾轉兩三天到達廣東,最多時也只能掙2000多元。然而他家小孩多,妻子生病花費不少,每年掙的錢只夠溫飽。
與李明強一樣,老家在裡湖瑤族鄉懂甲村戈立屯的何文兵回想起昔日的生活,也感慨萬千:他家經歷了從茅草房到泥瓦房、再到磚房的轉變。
"從老家到學校,孩子們上學需要步行三四個小時。"何文兵說,很多人乾脆就不讀了,輟學回家。
南丹縣委書記韋永山說,各級黨委、政府大力推動白褲瑤族聚居地脫貧,但由於聚居地較為分散,危房改造、低保等政策難以從根本上解決難題。
為幫助包括白褲瑤在內的貧困人口斬斷"窮根",中國政府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扶貧開發道路。僅2012年至2018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累計減少8239萬人,中國是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全球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
當前,中國正在進行一場脫貧攻堅行動,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廣西是中國主要的貧困地區之一,久居深山、深受貧困困擾的白褲瑤群眾,在2017年迎來了新希望。
"十三五"期間,白褲瑤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有2.3萬餘人。2017年6月,南丹縣啟動總投資13.7億元的項目,建成裡湖王尚、八圩社區、八圩瑤寨3個集中安置點,安置白褲瑤群眾2471戶、約1.35萬人。
如今的移民安置點,2400多座具有民俗風情的樓房鱗次櫛比,外牆整齊畫著銅鼓、瑤王印、牛角等白褲瑤元素圖案。安置點還將配備幼稚園、中小學、醫院等。當地政府的資料顯示,很多村入學率以前只有60%,如今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率已超過90%。
"現在,孩子們步行20分鐘就到學校,沒有一個輟學。"李明強說,做飯也都開始習慣使用液化氣和電鍋,燒柴火變得越來越少。
"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現在我們一家人住在159平方米的新房子裡。"何文兵高興地說,搬出來以後生活好太多了,生活更方便了。
如今何文兵在自家的一樓開設了小賣部,小賣部門口"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的二維碼清晰可見。他還開展電商服務業務,村裡快遞包裹逐漸多了起來,日子過得愈發紅火。"搬出來之後,感覺生活更有了奔頭。"
南丹縣接壤貴州,安置點距離世界自然遺產貴州荔波小七孔景區不到50公里,旅遊業是實現當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託。
南丹縣歌婭思穀旅遊景區管理委員會主任莫景斌說,安置區群眾可以以各種要素入股分紅、參與民俗表演、發展特色民宿。預計到2020年景區年收入可達1億元,從業者人均每個月能收入3500元,將帶動超過1萬白褲瑤貧困人口實現小康。
"幫助群眾脫貧難,實現可持續發展更難。脫貧路上,我們決不會讓任何一個群眾掉隊,再大的困難也必須全力克服。"韋永山說。(記者潘強、梁舜、覃廣華、雷嘉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