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寒天,在遼寧省營口市,一座總投資兩億元、利用秸稈和稻草生產可降解塑膠袋的新工廠正在等待設備入場。
項目投資人遼寧東盛集團董事長文起東說,由於企業緊盯創新,在小小塑膠袋上做出了大文章。“近年來銷量保持20%左右的速度增長,95%以上的產品銷往日本。”
近年來,在東北,湧現出一批這樣的創新型企業,他們被稱為“小巨人”,正在改變著老工業基地的經濟增長結構。
新年伊始,在東北三省相繼召開的兩會上,GDP增速引人注目。經初步統計,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2018年GDP分別同比增長5.7%、4.5%和5%左右。
觀察者認為,儘管這一資料與全國平均水準仍有差距,但來之不易。
2014年以來,東北三省經濟增速下滑,排名一度跌落至全國後部。其中,經濟體量佔據東北三省半壁江山的遼寧省,2016年GDP罕見出現負增長。從2017年開始,遼寧省GDP增速連續8個季度穩步回升,走出一條平穩上升的曲線。
位於中國東北部的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以煤炭、鋼鐵、石化、機械等產業聞名。
“已經走出了最困難時期。”不久前召開的遼寧省兩會上,經過對過去一年的資料分析,代表和委員們達成了共識。
2018年,黑龍江省經濟增速保持平穩,吉林省經濟增速在年初經歷短暫回檔後,從一季度的2.2%逐季回升至全年的4.5%。
透視資料的背後,是老工業基地的動力格局正在重構,正在邁向高品質發展之路。
隆冬時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光洋科技集團董事長于德海指著位於一處依山而建的廠房說,要打造一座相當於30多個標準足球場大小的地下工廠,投資超過20億元,未來將為生產機床提供恒溫恒濕的環境。“產能追不上訂單,著急。”
在吉林省,長光公司“吉林一號”實現12顆衛星在軌運行,承制的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成功入軌。
經初步統計,2018年,遼寧、黑龍江兩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9.8%和11.2%,吉林省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數量分別增長69.8%、161.1%。
在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副院長李凱看來,創新力量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其中離不開供給側改革的深入推進。
位於長春的中國一汽,是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漢傑說,企業也曾遭遇低谷,但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重新回到國內重卡第一的位置,一直保持到現在。
在常人眼中,以“傻大黑粗”示人的重卡,很難與高科技相聯繫。記者在探訪一汽解放時,胡漢傑介紹了一個公司的新部門——未來事業部。
未來事業部,專注研究商用卡車智慧駕駛領域。“從單一卡車到智慧交通物流方案的提供者,這也許是解放的又一次轉型。”胡漢傑說,智慧駕駛擁有廣闊市場前景,只有主動調整佈局,才能佔據行業發展的主導權。
民營經濟是東北的短板,也是發展的潛力。不久前,遼寧省召開了1.5萬餘人參加的“全省加快民營企業發展大會”,明確提出“競爭性領域國有企業對民營資本不設准入門檻、不限持股比例、不限合作領域”。
黑龍江和吉林兩省也出臺了一系列規章制度,在市場准入、公平競爭、金融支持、投資審批、招商引資等方面加大力度維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此外,一批超級大專案在2018年佈局東北,新的動力引擎正在點火。
2018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確定的“東北地區老工業基地振興三年滾動重點推進項目”之一的恒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在大連長興島正式投料開車。專案全部投產後,預計實現年產值3000億元。
同樣在2018年,一汽大眾奧迪Q工廠一期、長春航太資訊產業園一期等項目竣工投產,長春龍嘉國際機場二期建成使用,國際汽車巨頭寶馬宣佈對華增加投資30億歐元。
2019年的中國經濟,將面臨更為複雜的情況,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東北是觀察中國的一個樣本。”李凱認為,從東北形成穩定的恢復性增長看,中國經濟的韌性、潛力和迴旋餘地仍然很大。東北扛住了連續幾年的下行壓力,通過改革、創新和改善營商環境,走出了低谷,形成了上行之勢,這為中國經濟提振了信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