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題:如何看待中國就業形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回應熱點
新華社記者王優玲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衝擊,上半年就業頂壓前行。隨著中國就業形勢逐步企穩,穩定就業大局將進一步採取哪些措施?重點群體就業將如何保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近日接受了新華社記者專訪。
就業形勢逐步企穩 當前面臨哪些挑戰?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國家把就業放在"六穩""六保"首位,更大力度實施就業優先政策,為穩就業提供了堅實支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張紀南說,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就業開局低迷,經過各方努力,目前已逐步企穩。
人社部資料顯示,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由2月份的39萬人回升到近期每月百萬人,上半年累計新增56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63%。5月份招聘需求人數同比增加2%,實現自2月份以來的首次由負轉正,6月份延續回升態勢。
從調查失業率看,總體在6%左右。2月份調查失業率為6.2%,為近年最高值。二季度逐月回落,6月份為5.7%,低於控制目標。
"就業形勢能夠逐步回穩,好於預期,實屬不易。"張紀南表示,中國在較短時間內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戰略成果,復工複產有序推進,經濟發展呈現穩定轉好態勢,為穩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各地區各部門各方面齊心聚力,為穩就業提供了堅實支撐。
"當前,穩就業的任務依然艱巨,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張紀南強調,今年受疫情影響,高校畢業生市場需求下滑、招聘延期、求職受限,青年失業水準走高。隨著7、8月份高校畢業生集中進入市場,重點群體就業將面臨新的壓力。
此外,下半年經濟發展與外部環境還面臨一定不確定性,農民工就業容易受經濟波動影響,必須始終予以高度重視。
千方百計保就業 穩就業採取了哪些舉措?
減負、穩崗、擴就業……面對疫情衝擊,各地區各部門不斷強化政策供給,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張紀南說,這些政策具體可以歸納為穩崗位、擴管道、提技能、促匹配、兜底線五個方面。
一是穩崗位,通過"減免緩返補"等政策,為企業減負,穩住現有就業崗位。上半年共減免企業養老、失業、工傷三項社保費5769億元,緩繳三項社保費431億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636億元,發放各類就業補貼405億元。這些直達市場主體的"真金白銀",對企業渡難關、穩崗位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隨著相關政策延長實施期限,預計全年將為企業減負超過2萬億元。
二是擴管道,通過財政、貨幣等宏觀經濟政策聚力支持穩就業;優先支援吸納就業多的投資專案、行業企業;加速釋放創業創新帶動就業潛力,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促進靈活就業蓬勃發展。
三是提技能,通過提升勞動者職業技能,幫助就業。深入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開展百日免費線上技能培訓,培訓人次超過1200萬。擴大以工代訓範圍,支援企業以訓穩崗,開展農民工、百萬青年等重點群體專項培訓計畫。
四是促匹配,通過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努力促進勞動者就業。累計幫助1萬多家重點企業解決招用工55.4萬人;開展農民工返崗"點對點"服務,運送600多萬名農民工安全有序返崗;啟動民營企業招聘月;開展百日千萬網路招聘行動,發佈崗位需求2761萬人次。
五是兜底線,全力兜住困難群眾就業底線。加強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幫扶,用足用好各類公益性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大就業扶貧力度,6月底全國外出務工貧困勞動力2830萬人,超過去年總數。
穩定就業大局 重點群體就業如何保障?
重點群體穩,則就業大局穩。
張紀南說,扎實做好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是穩就業保就業的重中之重。對於這些重點群體,要分類幫扶、因人施策,通過有針對性的舉措,穩定就業基本盤。
對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問題,張紀南強調,重點要暢通求助管道,全面推廣使用線上失業登記經辦平臺,及時受理、及時辦結。對登記失業人員,免費提供基本公共就業服務,積極落實場租減免、稅收優惠、創業擔保貸款等政策,幫助他們多管道就業創業。
目前高校畢業生正步入社會,但部分畢業生工作還沒有著落。對此,張紀南說,將著力拓寬就業管道,鼓勵擴大企業吸納規模、擴大基層就業規模、擴大升學規模、擴大培訓見習規模。同時,推出就業創業專項行動,提供不斷線服務,多措並舉促進畢業生儘早就業。
為進一步穩定農民工就業,張紀南說,要強化就業服務、職業培訓和權益維護,促進外出就業和就近就地就業。尤其要做好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就業工作,優先組織外出務工、優先開展技能培訓、優先提供和保留工作崗位、優先落實補貼政策、優先納入就業困難人員幫扶範圍,盡力把貧困勞動力穩在就業地。
張紀南說,下一步將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突出重點群體,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政策落實,努力實現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