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秒鐘,1585件快遞寄出;每一分鐘,服務業企業就能創造出近9000萬元GDP;每個小時,“剁手黨”網上買買買超過10億元;每一天,超過1.8萬戶企業“誕生”……
時間是歷史最好的記錄者。如今,分秒間的數位躍動,記錄著服務業的蓬勃發展、消費的加快升級、民營經濟的茁壯成長,中國經濟動能轉變的格局清晰可見。
產業結構優化:從農業為主向三次產業協同發展轉變
“以前都是靠種地生活,後來村裡搞起農業合作社,我把家裡的土地流轉出去,進城打工了。”今年56歲的鄭師傅來自河南駐馬店農村,在北京開網約車已有5年時間。
鄭師傅擇業的變化折射出70年來中國就業人口的流向和產業變遷。1952年,農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為50.5%,農業吸納了83.5%的就業人口。2018年,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已成為就業最多、增加值最大的產業。
從70年資料來看,中國產業結構優化的路徑一目了然:由農業為主轉變為三次產業協同發展。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2018年,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分別為7.2%、40.7%和52.2%,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和就業比重分別比1952年上升23.5個百分點和37.2個百分點。
服務業的崛起經歷了幾個里程碑式的變化。2011年,服務業就業比重提高到35.7%,首次超過農業,成為就業最多的產業;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過工業,成為增加值最大的產業;2015年,服務業占GDP比重超過50%,撐起經濟增長的“半壁江山”。
70年前,服務業主要是批發零售和交通運輸業等一般生活服務業。70年後,電子商務、資料消費、現代供應鏈、互聯網金融等新業態新模式亮點紛呈,服務業已成為創新創業的熱點。
需求結構改善:從需求疲弱向三駕馬車協同發力轉變
早晨7點,快遞員小王準時達到網點開始了一天的分揀、派送工作,最忙的時候他每天要派送200件包裹。2018年,小王和他的數百萬同行一共完成了超過500億件的快遞業務量。
快遞業火爆的背後是中國網路消費的活躍及消費升級的持續加快。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突破90000億元,比2014年增長2.2倍。同一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繼續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
投資、出口、消費被視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從70年資料來看,三駕馬車在不同時期的主力是不斷變化的。
新中國成立初期,投資資金匱乏,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一般消費拉動。1952年,最終消費率高達78.9%,貨物和服務淨出口為負。
改革開放以來,投資、消費和出口需求均快速增長,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投資和出口的拉動作用明顯增強。到2011年,資本形成率達到48%的頂峰。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國積極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需求結構進一步改善,消費連年佔據經濟增長第一動力位置。2018年,最終消費率為54.3%,高於資本形成率9.4個百分點。
從需求疲弱下的一般消費拉動,到投資和出口驅動,再到消費拉動,70年來三駕馬車不斷轉換“車頭”的位置。隨著需求結構持續優化,未來消費仍將是中國經濟邁向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支撐。
所有制結構調整: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持續鞏固
1980年12月,19歲的溫州姑娘章華妹領到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經營起自己的雜貨鋪。兩年後,溫州個體工商企業註冊數超過10萬戶,一批“萬元戶”啟動了一方經濟。如今,溫州民營企業占比已經高達99.5%,民營經濟占全市工業產值的95%以上。
溫州是全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70年來,中國所有制結構合理調整,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格局持續鞏固。在國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的同時,民營經濟比重明顯提高。
改革開放前,我國工業企業基本上均為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幾乎不存在民營經濟,1978年公有制經濟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100%。
改革開放後,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民營經濟蓬勃發展,為經濟發展貢獻了巨大力量。
如今,民營企業每年為國家貢獻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強調“兩個毫不動搖”,明確“三個沒有變”,步入新時期,黨和國家仍在一以貫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民營經濟正在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