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宏觀

春江水暖時--中國經濟首季調研之製造篇

北京
2019-04-14 19:36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4月14日電題:春江水暖時--中國經濟首季調研之製造篇

新華社記者何雨欣、安娜、楊柳 春意漸濃,萬物勃發。

中國經濟走過了2019年首個季度。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強、經濟面臨下行壓力,製造業究竟怎麼樣了? 近一段時間,記者密集調研,感受到信心,也聆聽了煩惱,觸摸到主動求變的脈搏。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製造業正蓄勢前進。

信心在提升:政策春風與產業風口疊加利好

4月,全球工程機械行業盛會--德國"寶馬展"在慕尼克開幕,中國企業三一集團的挖掘機、履帶吊等設備受到歡迎,參展首日,訂單及意向訂單就超1億元。

繼去年創下歷史最佳經營業績後,集團旗下三一重工今年一季度也延續快速增長勢頭。對於企業的新氣象,董事長梁穩根說,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援,也離不開企業多年智慧化的探索積澱。

廣州佳都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偉介紹,佳都是做人工智慧的,與200多家企業有業務往來。今年以來,大家明顯感覺到新變化,投資信心和意願在增強。

調研中,不少企業都談到新變化:國家出臺支援民營企業、減稅降費、優化營商環境、區域經濟一體化等政策效應在顯現;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產業新技術進入新一輪爆發期,帶來新機遇;製造業開放不斷提速,推動國內企業破局高端製造…… 種種因素疊加,企業信心在提升。

珠海智慧製造聯合會副會長張光明介紹,一季度,珠海智慧製造行業穩中有增。這除了因產業本身處於風口期,還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的政策紅利,特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讓內地與港澳企業交流更加便捷,帶來許多新投資機會。

宏觀資料印證了企業信心的提升。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在連續3個月低於臨界點後,重返擴張區間,升至50.5%,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升至6個月高點。

調研中,一些企業也坦言了煩惱和期待,外向型企業受到外部環境影響,正在重尋新的市場和增長點;傳統製造業因升級與環保標準提高等原因,技術改造成本壓力較大。在政策層面,不少企業提出,希望簡化減稅降費操作,讓政策更好落地。

當前,製造業尚處於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採訪的絕大部分企業都在積極作為、積極應變。

轉型新趨勢:融變、裂變、聚變 製造業蝶變,近些年一直是進行時。在調研中發現,製造業轉型和服務業換代、互聯網+提速等互動性越來越強,呈現三個趨勢: 融變--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傳統工程機械製造領域的代表,如今已轉型為集製造和服務於一體的企業。

中聯重科總工程師付玲介紹,隨著公司智慧製造和資訊化的推進,公司打造了一系列智管、智租、智享等垂直領域工業互聯網,為下游客戶提供了設備安全、資產盤活、商業保險等增值服務。

"現在一些企業,已分不清究竟是屬於製造業還是服務業了。"在近期走訪多家製造業企業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說。

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在加快,製造業企業的商業模式在轉變,研發、設計、製造等每個環節都可以利用服務提升價值。

裂變-- 水漆,以水為稀釋劑的新型建材,與油漆相比,具有節能環保、超低排放、低碳健康等特點,市場前景廣闊。

作為一家從工業貿易領域轉型而來的企業,今年一季度,河北晨陽集團的水漆產品延續了近些年銷量翻番趨勢,新建的智慧化生產線也開始試生產,這增強了晨陽在高端工業水漆領域的優勢。

晨陽相關負責人介紹,近期,在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還將推出植物基兒童漆,利用易降解的可再生植物,讓塗裝更環保。

近些年,製造業內部不斷湧現創新、綠色、共用等新型產業;產業與企業內部不斷湧現新產品、新工藝;市場細分在加快,這成為製造業釋放內生動力的重要來源。

聚變--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深入實施,一些產業在集聚,例如航空產業形成了以上海為中心,鎮江、嘉興、丹陽等地為支撐的長三角航空產業集群。 在珠三角,珠江東岸在打造高端電子資訊製造產業帶,西岸在建設先進裝備製造業帶。

產業集聚在降低製造業綜合成本、提升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在顯現。

主動而為:應對挑戰、抓住機遇的有效方案來自企業、來自市場

在調研中,製造業企業水準參差不齊,有的已經發展到自動化、智慧化階段,有的還處於簡單生產、依賴出口階段。

可以說,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是一道關口,是一個優勝劣汰、破舊立新的過程。當前,企業家們談的最多的是"要創新!" 用創新,靈活應對市場變化-- 北新建材研製開發的石膏板複合牆體等產品,讓牆不用再"砌",直接"裝配",且綠色環保。

儘管上游的住宅建築市場並不處於景氣週期,但北新建材正通過創新拓展企業未來。"我們將進一步提供新供給,創造新需求;進一步挖掘翻修市場、開拓國際市場;進一步從單一產品製造商,轉變為綠色建築解決方案商。"北新建材董事長王兵說。

當前,內外環境的變化,也是對企業實力、韌性的考驗,跨過高品質發展的關口,路就會越走越寬。製造業企業中,不論大小,創新的緊迫意識都越來越強,也正在尋找自己的創新之路。

用創新,掌握核心技術-- 儘管當前汽車市場增速放緩,但因可再生和零排放特性,氫能源受到很多汽車企業的青睞。

"我們現在正在研發第四代氫能源汽車,進一步降成本、延長燃料電池系統壽命、改善環境適應性問題。"北汽福田北京歐輝客車分公司副總裁秦志東說,掌握了核心技術,也就掌握了未來主動權。

儘管一些企業在融資、成本、人才等方面存在困難,但練好"內功"越來越成為共識。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只關注"市場要什麼""我能做什麼",更關注"我能做什麼別人不能做的",這也讓中國製造業的未來可期。

企業是經濟中最基本、最活躍的細胞。調研中,越是深入到企業內部,越能觸摸到活力與信心。應對挑戰、抓住機遇的有效方案,來自企業、來自市場。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