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二季度接近尾聲,中國經濟進入年中盤點時段。2017年中國經濟前半年成績如何,下半年將呈何種走勢,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從去年前三季度的3個6.7%,到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9%,中國經濟整體上劃出一條平穩的上揚曲線。
就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表現,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的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增長穩定,經濟結構向好,新一輪“區域振興+改革+開放”的經濟戰略新格局正在形成。
觀增速:經濟增長穩定性增強
上半年中國經濟見證了什麼是“穩定性增強”。
今年以來,中國經濟運行態勢和穩定性備受關注。一季度宏觀資料超預期後,4月份部分經濟指標當月增速出現了回落,而5月份中國經濟繼續向好,增強了人們對中國經濟確定企穩的信心。
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究竟“穩”在哪裡?
前5月各項經濟指標穩定增長、就業穩定向好、物價總體平穩、國際收支狀況比較穩定。比如,5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1%,今年以來服務業生產指數一直保持在8%以上的較高增長水準。而隨著服務業在整個經濟中的比重提高,整個經濟的穩定性也在提升。
“2017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可以用8個字形容:好於預期,結構優化。”證券時報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統計局資訊景氣中心副主任潘建成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延續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溫和回升態勢,之所以說“好於預期”,是因為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背景下這樣的成績來之不易。服務業是“穩的基礎”,工業是“升的主因”。上半年服務業高位企穩,工業增長加快,且明顯回升。
隨著經濟運行即將進入今年的“下半場”,多家機構也對未來經濟運行進行了預測。各方普遍認為,中國經濟未來持續看好的趨勢有其發展基礎,隨著供求關係不斷改善,下半年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有望延續。
“從目前態勢來看,6月份繼續延續平穩運行趨勢,上半年經濟增長在6.8%~6.9%左右。”潘建成預計,下半年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等因素影響,增長壓力可能加大,但同時也有消費結構升級、產業結構升級作為支撐。“全年完成6.5%左右的增長目標應該沒有懸念。”
中銀國際首席宏觀分析師葉丙南預計,下半年經濟增長有所放緩,但短期內幅度仍相對平緩,預計全年經濟增長6.6%左右。
看結構:結構更優含金量提高
在經濟“穩”步前進中,經濟結構調整不失為重頭戲之一。
觀察中國經濟,總量固然重要,結構更為關鍵。伴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新動能正在不斷形成和擴張,工業由老化供給向中高端轉移,經濟增長模式中“服務+消費”進一步成熟,中國經濟增長含金量不斷提高。
一方面,中國經濟結構正在持續優化,中高端產業和新興產業代替低端和傳統產業,成為經濟運行中最活躍的因素。新動能快速成長,5月份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1.3%,裝備製造業增長10.3%,均高於工業增加值增速;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22.5%,增速快於全國投資13.9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結構的持續改善,經濟增長動能已經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轉變,從一季度經濟增長情況來看,固定資產投資的驅動作用明顯減弱,消費“主引擎”依然強勁。
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7.2%,比上年同期提高2.2個百分點。一季度第三產業增速明顯高於整體經濟增速的6.9%。作為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來源,第三產業對增長的貢獻度達到61.7%。
從這些“點滴”亮點來看,中國經濟儘管增速不如從前,但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經濟增長品質顯著提高,這說明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能力增強了。
潘建成指出,上半年中國經濟結構優化是另外一個特徵。無論是工業、製造業還是投資、消費結構,都表現出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趨勢,經濟增長的含金量逐漸提高。消費目前已經成為推動整個經濟增長的支撐力量,這也說明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在增強。
“三去一降一補”持續推進,去產能工作持續推進,煤炭、鋼鐵去產能在今年5月初已完成年度任務的63.4%和46%,補短板領域的投資力度在加大,區域經濟不斷協調發展……經濟向好的趨勢一直在延續。
望長遠:經濟戰略現新格局
觀察中國經濟,既要立足當下,也要放眼長遠。
今年以來,中央作出系列重大政策部署:設立“雄安新區”;醞釀“粵港澳大灣區”;縱深推進“1+3+7”自貿區;深化“一帶一路”戰略;國企改革加速推進,七大行業中實施國企混改等。頻頻的動作可以看出我國這一輪新的戰略佈局。而發力點主要在區域經濟振興方面,擴大對外開放以及深化改革,這不僅拉動中國短期需求,還將提振潛在增長率。
“新一輪‘區域振興+改革+開放’的大幕已經拉開,這將形成經濟新格局、帶來新活力,將提升短期需求和長期增長。”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分析認為, “雄安新區”設立有望拉動基建投資,對外開放有望激發服務業投資和外商投資以及拉動服務業出口,提升服務業國際競爭力,繼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之後,服務業有望迎來黃金增長期。
潘建成指出,“一帶一路”倡議受到全世界越來越多國家的回應,對上半年出口增長起到推動作用,上半年中國經濟的穩中向好一定程度上受益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快速推進。
這一切,都增強了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遠未達到“可以鬆口氣”的程度。為此,“三去一降一補”仍需堅定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還要快馬加鞭。
為此,潘建成建議,下半年宏觀經濟政策應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去產能與國企改革相結合;去杠杆與PPP推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緊密結合;降成本與“放管服”改革相結合;去庫存與“分城施政”結合起來,避免開發商手裡庫存變成老百姓手裡的庫存。
在葉丙南看來,政策重點依然是供給側改革。供給側改革是推動中國經濟度過轉型階段的政策主線,未來中國供給側改革的重心需要轉向制度變革,尤其是加快國有企業、服務業的市場化和對外開放,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完善政府公共服務,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全國統籌,促進要素自由流動,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