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經濟資料

《瞭望》刊發文章:低空經濟:從蓄勢起飛到加速騰飛

新華社,北京
2024-05-15 14:45

已收藏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5月13日出版的2024年第20期《瞭望》新聞週刊刊發了記者劉菁、馬姝瑞采寫的文章《低空經濟:從蓄勢起飛到加速騰飛》。摘要如下: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更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方向。今年,"低空經濟"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明確積極打造這一"新增長引擎"。

中國民航局發佈的資料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隨著各地各部門的積極探索,低空經濟從"起飛"到"騰飛"的藍圖愈加清晰。



新製造:低空裝備製造從"消費級"加速跨向"工業級"



低空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加快,首先表現在各種先進飛行器的快速湧現。

據不完全統計,到2023年底,中國民用無人機研製企業超過2300家,量產的無人機產品超過1000款。2023年,中國交付民用無人機超過317萬架,通用航空製造業產值超過510億元,同比增長近60%。

在中國現有的3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之一安徽,"以通用航空為主"的傳統低空經濟正在向"有人機和無人機融合發展"的新低空經濟過渡。2023年,安徽低空經濟規模突破400億元,

在蕪湖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剛剛製造完成的無人機在生產線上整齊排列,等待完成出廠前最後的測試與"體檢"。同時擁有汽車製造和通用航空器兩種產業基礎的蕪湖市,還正在謀劃推動分體式低空立體交通智慧出行專案,包括開發製造"分體式飛行汽車",將飛行汽車產業與汽車、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資訊技術等融合創新,推動相關未來產業集群發展。

"工業級無人機市場通過開放市場可促進頭部企業誕生,未來`航空級`無人機市場正處在研發投入期,可重點創造良好融資條件,擴大有效投資來促進頭部企業的誕生。"蕪湖聯合飛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閆懷強說。



新基建:探索實現"融合飛行"盤活空域資源



中國民航局發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已有實名登記無人機126.7萬架,同比增長32.2%,2023年民用無人機累計飛行2311萬小時,同比增長11.8%。

飛行時長持續增長的背後,離不開各種有人機、無人機融入國家空域系統安全高效運行,以及不斷完善提升的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和低空航行服務保障能力。

近年來,中國民航局已修訂30餘部民航法規,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標準法規體系。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建成飛行服務站32個。低空情報氣象監視服務能力也不斷提高,飛行計畫管理逐步簡化,為低空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受訪專家和主管部門普遍提出,低空經濟將帶來交通範式的巨大變革,需要進一步探索更加適配低空飛行的"新基建",將低空資源轉換為經濟資源。

中國民航局在3月29日召開的專題新聞發佈會上提出,將配合有關部門做好空域分類和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經驗的推廣,推動實現由現行在原有空域結構中協調劃設報告空域、監視空域和目視航線的做法,變為以空域分類為基礎全面優化低空資源使用效能,增加低空可飛空域等。



新應用:場景釋放讓低空經濟從"空中"加快"落地"



"全面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是低空經濟拓展應用的遠景。基層幹部和業內人士呼籲,圍繞場景、資源、應用,完善低空經濟應用政策體系,促進低空經濟從"空中飛"到"落地用"。

受訪人士建議,探索拓展更多低空應用場景,挖掘公共服務領域創造需求、引領示範,提升無人機在公安、應急、消防、環保、水利等場景中的應用。

蕪湖市南陵縣郵政業發展中心主任范連城表示,探索分領域、分類別的政府資金激勵機制,對於工業級無人機可重點在應用端實施政策資金激勵,帶動市場開拓,探索空域管理;對於航空級無人機等低空經濟領域內的"無人區",重點在研發和製造環節進行資金激勵,保持創新投入強度,抓住這一低空藍海蘊藏的新機遇。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