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 經濟資料

IMF維持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6.8%預測不變

北京
2015-10-09 10:58

已收藏


北京時間10月6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了最新一期的《世界經濟展望》(以下簡稱"報告"),下調2015年全球經濟增幅預期至3.1%,較7月時的預測下調0.2個百分點。 其中,較7月時的預測,IMF維持中國2015年和2016年經濟增長6.8%和6.3%的預測不變;預計美國經濟分別增長2.6%(+0.1)和2.8%(-0.2);日本經濟分別增長0.6%(-0.2)和1.0%(0.2),歐元區經濟分別增長1.5%和1.6%;印度經濟分別增長7.3%(-0.2)和7.5%(0.0)。

根據IMF的最新報告,新興市場似乎正逐步與發達經濟體"分道揚鑣",前者的經濟增長在2015年將連續第五年下滑,而後者則逐步復蘇。 "在發達經濟體,由於近期危機的遺留影響已經減退,加上持續的貨幣政策支持和財政中性的恢復,產出增長普遍加速,失業率普遍下降,儘管通縮壓力依然存在。美國和英國的復蘇進展最快,貨幣政策看起來很快會收緊,而歐元區和日本的復蘇更為不確定。"

報告也預計,美聯儲有望在2015年內加息,而英國則將於2016年加息,一如市場預期。 形成對比的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有所減弱,而其在世界產出中所占比例不斷提高,在世界增長中仍將占最大份額。

此外,全球波動性加強、美聯儲加息或擴大新興市場外債風險並加劇資本外流,這都使得新興市場在中期承壓。 IMF認為,隨著美國即將首次提高政策利率、全球前景惡化,新興市場面對的金融條件自今年春季以來已經收緊,特別是在近幾個月:美元債券利差和長期本幣債券收益平均擴大了50-60個基點,股票價格下跌,匯率貶值或面臨壓力。

但發達經濟體的金融條件繼續保持寬鬆,實際利率依然很低,即使美國和英國即將提高政策利率。 儘管大宗商品價格自2011年以來便開始緩慢下行,但今年無疑是商品熊市的巔峰。更糟糕的是,IMF預計,相比2012-2014年,大宗商品出口國2015-2017年的年增長率可能下降1個百分點。除了美元走強、全球增長乏力,中國需求放緩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報告也進一步解釋了中國因素的影響力。"中國目前是世界最重要的金屬進口國,在直到2011年的本世紀初的這段時間維持了極快的增長。隨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出口國大量投資提高產能,刺激國內增長。" 然而,中國力求轉變過去的出口和投資帶動型經濟模式,努力提高消費(包括服務業)的作用,因此,中國領導層最近已降低增長率目標。"很多大宗商品(包括金屬)的實際價格已從2011年達到的峰值下跌,在今年8月中旬開始的金融波動那幾個星期,下跌幅度尤其大。" 因此,IMF也預計,中國工業生產放緩將進一步使得金屬價格承壓,未來商品市場料將進一步下行。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