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資訊

中大商學院研究探討 "一帶一路"鐵路基礎建設如何帶動海運市場及沿線國家經濟

媒體拓展
2022-01-13 11:00

已收藏

此內容由媒體拓展提供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1月13日 - 在2013年宣佈的"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為加強與世界的實體連系而作出最為雄心勃勃的努力。這是一項在中國周邊地區進行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計畫,它包括兩個主要部分:一條被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陸上貿易路線,通過中亞、俄羅斯以及其他亞洲國家將中國與歐洲連接起來;另外是一條被稱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海運路線,從中國東海岸經印度洋、南太平洋,延伸至歐洲。

 


來源iStock


雖然"一帶一路"的發展對中國經濟前景具有巨大價值毋庸置疑,但關於這個主題的研究和討論往往假定兩個組成部分獨立運作;而實際上一個組成部分的發展會極大地影響另一個組成部分。

 

這是報告《"帶"與"路"之經濟聯繫:分析模型及政策啟示》 的研究前提。該報告試圖分析這兩種運輸方式如何相互影響,以及兩者如何令利用它們把貨物運送到遠方市場的公司受惠。

 

該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學(CUHK)商學院決策科學與管理經濟學系高級講師袁志樂博士張惠民教授,聯同KEDGE 商學院教授Laingo Randrianarisoa、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張安民,及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楊杭軍合作進行。

 

 "過去,人們傾向於認為'一帶一路'下的陸路和海路在經濟上是分開的、獨立的,而事實剛好相反。"袁博士說。例如,連接中國和多個歐亞國家的主要鐵路線"新歐亞大陸橋"的改善工程,近年已令中遠集團等船運公司的淨收入受到衝擊。

 

他補充指:"隨著中國持續快速發展其高鐵網路,企業完全有可能更積極地尋求以陸上運輸貨物,取代空運或海運。"這也促使研究人員們仔細審視在'一帶一路'下,鐵路發展對海運市場的短中期影響。

 

鐵路補貼

 

為此,他們開發了一個分析模型,以研究"一帶一路"兩個組成部分如何互相影響。他們首先把注意力集中於中國政府為鼓勵使用鐵路而提供補貼這一燙手山芋。

 

儘管"一帶一路"帶來的基建投資令鐵路連接得到快速改善,但海運仍然是中國公司在倡議內各國之間運輸貨物的主要方式。

 

為了刺激需求,中國政府通常提供大量補貼,以鼓勵使用鐵路運輸。在2018年,中國財政部對中國和歐洲之間的鐵路貨運成本提供了高達50%的補貼。這項補貼在近年逐漸削減,預計將在2022年完全取消。

 

研究人員利用他們建立的模型提出,中國政府在"一帶一路"建設初期向鐵路運營商提供的高額補貼,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歸因於航運業的不景氣(由連續的全球經濟危機和海運業的結構性運力過剩造成)壓低了運費。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每40英尺標準集裝箱(FEU )只需3,000美元左右,但隨著封城措拖放寬、世界各地供應鏈重啟,運費也明顯上漲。

 

具體來說,該報告發現,政府為刺激鐵路使用量而支付的補貼通常取決於海上運輸的需求以及運費。它還取決於貨運量增加後鐵路運營商需承受的成本、區域鐵路通行費,以及所運送的貨品對價格和送遞速度的敏感程度。

 

全面競爭的市場

 

另一方面,研究人員還探討了如果完全取消鐵路補貼,讓兩種貨運方式平等競爭會出現什麼情況。

 

研究顯示,港口的航運價格要保持在低位,使用"一帶一路"基建的企業才可能繼續傾向於通過海路運輸貨物(這通常是較便宜的選擇)。然而,對鐵路(速度更快)的需求將取決於要運輸的貨物的性質,企業傾向利用鐵路運輸高價值、具時效性敏感的產品,如筆記型電腦、手機、汽車零件、家用電器和一些易腐爛的貨物。

 

企業較可能選擇使用鐵路來運輸這些商品,因為在中國,這些商品通常在重慶和成都等內陸城市生產。在這些地區開設公司不僅成本較低,而且通過利用相對較快的鐵路運輸網路,公司可以保持較低的庫存,使之能夠抵消較高的鐵路貨運費用。

 

對於參與"一帶一路"的地區,研究發現,當鐵路連接增加或有所改善時,它們會受惠於鐵路服務品質的提高、延遲貨運相關成本的減少,並由於競爭而降低往返工廠的地面運輸成本。研究還發現,地區受惠的程度主要取決於改善鐵路或港口連接的投資規模,以及運送具時效性貨物的貨運用戶的相對比例。

 

張教授表示:"我們發現,從長遠來看,如果某一地區的鐵路運營商能夠與他們的海運同行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中競爭,這個系統將為已具備相關基建的地區帶來利益。這對於使用海運服務的公司更尤其有利,因為競爭會降低貨運價格,而新鐵路基建的出現也將有助位於鐵路站附近的公司降低陸路運輸成本。"

 

設施管理

 

該研究最後分析了鐵路和港口設施由同一實體管理或單獨管理的影響,發現當這兩類設施分開管理時,收費往往較低,因為鐵路和港口當局會互相競爭,這使需求轉向更快的鐵路服務。相反地,當兩種設施由同一個單位管理時,只要有足夠比例的公司生產具時效性貨物,就會為使用船運的公司整體帶來更大利益 。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發現對政策制定者在管理補貼和基建融資方面有著深刻的啟示。如果外部經濟條件不佳,政府應把鐵路補貼設定在最低水準,直至鐵路和海運市場的情況都有改善。由於高額的補貼從長期來看是不可持續的,政府還應該刺激貨運碼頭跟火車站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以產生"一帶一路"倡議產生正面效益。

 

鑒於鐵路補貼與外部經濟環境息息相關,中央或地方政府也可以尋求改善其他經濟領域的市場狀況,以減少鐵路公司對財政資助的依賴。對於政策制定者來說,掌握對時效或價格敏感的貨運用戶所占之比例,並在發展鐵路或港口連接時進行相應的規劃,以避免任何一種貨運模式出現運力過剩或過度補貼也至為重要。

 

最後,由於鐵路和港口設施的聯合管理往往會給貨運用戶帶來更高的利益,研究人員建議地方和中央政府當局更緊密地合作,以確保這兩種運輸方式的運作相輔相成。

 

資料來源:

Randrianarisoa, Laingo M., Zhang, Anming, Yang, Hangju, Yuen, Andrew Yuen and Cheung, Waiman, How 'Belt' and 'Road' are related economically: modelling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uly 21, 2020). https://doi.org/10.1080/03088839.2020.1791993

 

英文原文刊于中大商學院"中國經商智慧"網站:https://bit.ly/3HEFhLr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

中大商學院成立於1963年,是亞洲區內首間開辦工商管理學士(BBA)、工商管理碩士(MBA)和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課程的商學院。中大商學院由兩個學院及四個學系組成,包括會計學院、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決策科學與企業經濟學系、金融學系、管理學系及市場學系。中大商學院共提供9個本科課程及18個研究生課程,包括碩士及博士課程,學院現有4,500逾名來自全球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的學生。

 

中大商學院的EMBA課程在2021年《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百強排行榜排名全球第19位,而MBA課程則於在2021年排名全球第48位。中大的商界校友人數逾40,000人,為香港各商學院之冠,其中不少校友為政府和商界的領袖與精英。

 

詳情查詢,請流覽中大商學院網頁www.bschool.cuhk.edu.hk,或透過社交媒體追蹤我們的最新動態:

Facebook: www.facebook.com/cuhkbschool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cuhkbusinessschool

LinkedIn: www.linkedin.com/school/cuhkbusinessschool

WeChat ID: CUHKBusinessSchool


#中大商學院

The issuer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ent of this announcement.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