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吉利市值一天蒸發117億港元,今年投資車企會“吉利”嗎?
新年伊始,吉利汽車的股價走勢讓投資者感覺頗不吉利:2019年以來的5個交易日股價竟暴跌逾25%!
這是由一則銷售快報引發的“血案”——1月7日,吉利汽車公佈:其2018年12月份銷售環比下滑34%。快報公佈後第二日,吉利汽車跌幅就達11.28%,市值蒸發約117億港元,跌出千億市值公司行列。
行業普遍認為,2018年車市的降溫或將在2019年延續。不過,利好消息也在傳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甯吉喆1月8日表示,將制定出臺穩住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
那麼,新的一年,投資車企會“吉利”嗎?
一則銷售快報引發的“血案”
隨著2018年落幕,汽車企業陸續發佈了2018年12月及全年銷售成績單,個中資料令投資者喜憂參半。以港股市場的汽車企業為例,包括吉利汽車、比亞迪、廣汽集團等在內的車企均未完成2018年年初制定的銷售目標。
儘管2018年汽車行業哀嚎一片,但吉利的成績單仍然讓許多投資者始料未及。
去年12月,吉利汽車整體銷量僅為9.33萬輛,同比下滑約39%,環比下滑34%,創下近16個月的銷量新低。
對此,吉利汽車在公告中解釋道,儘管批發銷售水準相對較低,但相應的零售銷售水準仍然穩健,反映了公司主動管理經銷商的總庫存至健康水準的決心。
從吉利汽車1月8日的股價表現來看,投資者顯然對這一解釋不太滿意。
當天,吉利汽車低開7.64%,盤中持續走低,一度跌逾11%,市值蒸發約117億港元。
更糟心的是,摩根士丹利、大和、瑞信、野村等投行均通過下調吉利汽車的評級和目標價,表達了“失望”的情緒。
瑞信指出,吉利汽車去年12月銷售表現遜於預期,並且因推出購置稅津貼,公司的利潤面臨著下行壓力。因此,將其評級由“跑贏大市”下調至“中性”,目標價由29港元降至11港元。
相較之下,同日發佈銷售快報的比亞迪則讓投資者略感欣慰。
2018年12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仍舊表現強勢,銷量約4.67萬輛,環比增長55.67%,從而推動其當月汽車整體銷量達6.96萬輛,環比增長36.47%。
受銷售提振,比亞迪A、H股均在1月8日雙雙上漲。港股方面,截至當日收盤,比亞迪股價漲3.18%。
花旗在研報中提到,因運營成本較低,部分城市汽車支出下降趨勢將有利於比亞迪新能源車的銷售,加上汽車共用和租賃需求應可為比亞迪的銷售量貢獻約15萬輛,預計2019年比亞迪新能源車銷售量約為40萬輛。
不可忽視的是,無論是去年12月銷量折戟的吉利,還是表現超預期的比亞迪,都沒能完成2018年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
根據公告,2018年,吉利汽車總銷量約150萬台,僅完成其定下的全年銷量目標95%;而比亞迪2018年汽車總銷量約52.07萬台,僅完成其2018年銷量目標的86.78%。
新能源汽車是寒冬火種?
2018年,受整體經濟環境、市場需求被提前透支、行業競爭激烈等多重因素影響,內地車市銷量出現了近五年來首次負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資料顯示,2018年前11月,全國汽車銷售2542萬輛,同比略降1.7%。同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根據目前銷量走勢,2018全年汽車銷量為2800萬輛,同比下降3%。
汽車銷量的驟然降溫讓行業和車企都更加保守。
此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判斷,中國汽車市場剛需仍然存在,但需要三年左右時間進行緩解,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或將與2018年持平,增速為0。
儘管對2019年汽車市場持謹慎態度,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售仍將進一步增長,預計同比增速為33.3%。
由此可見,在市場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新能源車或將成為車企2019年能否轉身向陽的關鍵。
國元證券提供的資料顯示,2018年,不僅吉利、上汽、長城等傳統車企均有新能源車投放,蔚來、前途汽車、威馬汽車等造車新軍也有新車開啟預售。
此外,在2019年至2020年,廣汽豐田、一汽大眾、東風日產等合資品牌車企或將有20多款新能源乘用車上市。不難想像,今明兩年的新能源車市場上湧現出的車型將令消費者目不暇接。
另據業內人士透露,比亞迪產出的拐點或已到來,其2019年還有多款全新車型上市,預計1-6月其新能源汽車的月銷量在4-5萬輛(2月因受春節影響外),下半年月銷量應在5萬輛以上。
國元證券指出,2018 年新補貼政策引導發展高端車型、高密度電池,抑制低端產能擠佔市場,加快新能源行業優勝劣汰。隨著長城、上汽等傳統車企加速產品電動化進程以及蔚來等造車新勢力陸續進入產品交付期,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競爭將逐步激烈。
該機構預判,2018-2020年,內地新能源車的總體銷量將分別為119 萬輛、161 萬輛、215 萬輛。電動化或將成為未來汽車廠商的勝負手,而能否推出市場旺銷的新能源車,將成為推動相關公司估值提升的重要動力。
政策方面,1月8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甯吉喆表示,2019年要實施第二批外商投資重大專案,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電池等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