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科這一“主戰場”面臨決戰之際,寶能集團對A股“分戰場”的攻勢卻陷於停頓。南玻A昨日公告,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到期失效。這也宣告寶能借助定增增持南玻股權的計畫最終未能落地。與此同時,寶能集團的另一“囊中之物”中炬高新,在定增方案發佈近十個月後,也仍在原地踏步。
值得關注的是,在外界對寶能集團資金來源、資本運作手法質疑聲不斷的背景下,曾經剽悍的寶能是否還會延續其“任性掃貨”的A股攻略?
“舉牌+定增”模式遇阻
南玻A昨日公告稱,去年7月2日,公司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定增方案及相關議案,決議有效期為12個月。截至今年7月2日,上述定增方案仍未取得證監會批文。據有關規定,方案自動失效。
在A股市場環境發生巨變的背景下,定增終止已並不少見。但引人關注的是,南玻A的定增方案失效,意味著寶能作風剽悍的“舉牌+定增”模式遇阻。
回查方案,南玻A原擬以8.89元每股的價格,向前海人壽和北方工業定增1.8億股,募資總額16億元用於宜昌南玻電子級多晶矽升級擴改等專案,其中,前海人壽承諾認購10億元。引人側目的是,2014年底開始建倉南玻的寶能,一邊主導公司的再融資方案,一邊仍在二級市場不懈搶籌。截至2015年底,寶能集團在南玻的合計持股比例達21.80%,穩穩坐上了第一大股東之位。
“股東大會決議失效並不是實質性障礙,(一般而言)公司可延長有效期,而且南玻A的股價與發行價相比,還高出25%以上,參與定增也是有利可圖的,選擇終止應該是有其他原因。”市場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說。
記者注意到,早在去年8月,南玻A的定增方案已獲證監會受理,但公司隨後收到來自證監會的回饋意見書,後者提出了定向增發價格合理性、前海人壽的認購資金來源等十多個問題。在此之後,南玻A再未披露關於定向增發的進展。
同時,寶能擬45億元認購中炬高新定增股份的計畫也存在變數。自去年4月開始,寶能對中炬高新進行了大舉圍獵,至9月末連續發動了四次舉牌,斬獲逾20%的股權。與對南玻的“舉牌+定增”策略如出一轍,中炬高新去年9月8日發佈了定增預案,前海人壽的一致行動人富駿投資、崇光投資、潤田投資、遠津投資等擬包攬本次增發的全部3億股股份,發行價為14.96元每股。定增完成後,寶能集團的持股比例將達到42.01%。
然而,在方案出爐近十個月後,中炬高新至今未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定增方案。與此同時,中炬高新的股價在經歷“過山車”後已跌破發行價,其最新股價為13.20元。
在互動平臺上,不少投資者不時追問中炬高新定增方案的進度。公司6月27日的最新回復是:定增方案仍在繼續推進,雖然股價跌破定增價,但方案不會作出調整。目前,增發方案暫未報廣東國資委,因募投項目有些許調整,估計在三季度後可完成報批手續。
投資A股戰線收縮
不過,寶能在A股的定向增發“戰線”並非全面停火。
從“舉牌+定增”模式的另一案例韶能股份來看,去年7月,前海人壽舉牌韶能股份,並在一個月後將持股比例提升至15%,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當年11月,韶能股份公佈定增預案,公司擬向前海人壽、钜盛華定增募資不超過32億元,定增價為10.33元每股。今年5月13日,定增方案獲證監會審核通過。
此外,2015年末,前海人壽及其一致行動人钜盛華耗資48億元參與了華僑城的定向增發,占公司發行後總股本的8.59%,躋身第二大股東。
仔細剖析前述案例,可以窺見寶能集團的強攻策略與剽悍風格。
事實上,當初寶能舉牌南玻、韶能股份等公司時,並未獲得上市公司管理層及原大股東認可。但隨後,前海人壽對南玻進行增持,其已穩居第一大股東之位,入主成為定局。今年1月,前海人壽向南玻派駐了三名董事。同樣,在前海人壽圍獵韶能股份時,上市公司原大股東韶關工業資產有限公司曾停牌醞釀重大事項,意在阻擊,但最終籌畫重組未果,此後才與前海人壽達成定增方案。被寶能“敲門”的中炬高新也曾籌畫重組,但原大股東最終妥協,推出了一個由寶能方面獨攬的定增方案。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隨著萬科事件的不斷演進,今年以來,寶能在A股的投資明顯收縮,未再實施新的舉牌,僅對幾檔股票進行了小幅增倉。例如,截至今年3月31日,寶能方面持有南玻的股權比例由上年末的21.80%升至24.75%;前海人壽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有中炬高新的股權比例是24.93%,比去年末增加了1.64%;另外,在通過定增成為華僑城二股東後,前海人壽又在一季度加倉了5416萬股。除此之外,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寶能集團還持有合肥百貨、南寧百貨、明星電力5%以上的股權,並闖入西昌電力、濰柴重機、東阿阿膠、一汽轎車、飛樂音響等公司的股東榜單。
現在,外界拭目以待的是,在輿論及資金等多重壓力疊加之下,寶能的A股佈局策略會變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