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 投資

中國優勢產能助推非洲工業化進程

新华丝路网
2018-09-04 10:36

Already collect


新華絲路網,當前,中非合作已步入提質增效的新階段,產能合作成為中非合作的重頭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進非洲,越來越多的非洲企業搭上中國發展的快車。正處於工業化發展初期的非洲能否實現工業強國的夢想?能否把豐富的資源稟賦轉化成“Made in Africa”,成為極具潛力的“世界工廠”?中國企業在非洲工業化進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此間正在召開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為上述疑問作了生動注腳。
中非互利合作產業鏈得到有效延長和完善

工業化是非洲創造就業、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準、實現包容性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關鍵。由於正處於工業化發展初期,非洲對工業化及相關基礎設施需求與我國企業“走出去”及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具有很高契合度,雙方在工業化領域互利合作的潛力巨大。

“中國鼓勵企業對非投資,這樣既能幫助非洲國家產業升級、經濟結構改善和內生增長能力的提升,也能使我們的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更好地拓展國際市場。”在此前召開的中外媒體吹風會上,中國貿促會會長姜增偉如是說。

針對一些西方媒體有意抹黑中國企業“掠奪非洲資源”搞所謂“新殖民主義”,外交部前非洲司司長程濤在9月1日召開的“三任司長話論壇”中外媒體吹風會上表示,殖民主義在非洲存在了大約五百年,非洲人最能體會其中的痛苦。殖民主義的體現主要為奴役人民、掠奪資源、傾銷商品。中國不做這種事情。

“我們在與非洲朋友交往過程中非常注意他們喜歡什麼、厭惡什麼。中非合作是完全平等的。中國也需要借助非洲的資源,説明其進行產品資源的深加工。通過互利合作,產業鏈得到延長和完善。”程濤表示。

“去年,我在巴黎參加了一個中非關係研討會,有法國人也對中國橫加指責。我說,‘你們想想什麼是殖民主義?大家都是平等的,非洲人和我們一樣聰明,知道什麼是真心什麼是假意,不要給他們上課了,讓他們自己去判斷吧!’”講到動情之處,程濤用法語複述了一遍以前在非洲說過的一番話,引發了在場非洲記者的會意一笑。

非洲可成為中國產能和技術轉移的理想承接地之一

成立於2006年的中非發展基金是第三屆中非合作論壇的重要成果之一,作為中國企業對非投資的主要平臺,該基金見證了12年來中非合作的蓬勃發展。截止至2018年7月,基金已決定對分佈在36個非洲國家的92個項目進行投資,投資金額超過46億美元,涉及基礎設施、產能合作、農業民生和資源開發等領域。專案全部實施以後,可帶動中國企業對非投資超過230億美元,惠及非洲民眾超過800萬。

8月28日,商務部副部長錢克明在國新辦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吹風會上介紹,據不完全統計,中國企業在非洲已設立了約25個經貿合作區,共吸納入區中資企業400多家,累計投資金額超過60億美元,涉及能源礦產、輕工建材、紡織製造、家用電器等各個領域。目前上述經貿合作區的產值約達189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的稅收為9億美元,雇傭外籍員工約4.1萬名,大大促進了非洲的經濟發展。

位於南非的家電產業園專案是中非產能合作的經典案例之一。據中非發展基金負責人介紹,產業園建成後年產能冰箱54萬台、電視39萬台,專案通過促進技術轉讓,變“中國製造”為“非洲製造”,有效提升了非洲當地家電產業製造水準。項目增加當地就業2000人,每年培訓家電維修及技術人員5000人。南非經濟發展部部長易卜拉欣•帕塔爾評價稱,“南非未來不僅會成為全球工業原料的供應者,而且還會成為生產中心,南非家電產業園項目使得這一夢想得以早日實現”。

道路通與技術興為非洲工業化打下堅實基礎

“道路通,百業興。”非洲區域及次區域之間的互聯互通一直被視為一體化進程中的一大難題,也是非洲走向工業化道路的阻礙之一。

近年來,中非雙方已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建立了良好合作夥伴關係,中國企業通過在非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把產能合作與公路、鐵路、航空港口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也促進了中國裝備“走出去”。

目前,中國已幫助非洲建成了多條鐵路,包括連接肯雅港口城市蒙巴薩到首都奈洛比的蒙內鐵路、連接埃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到吉布地的亞吉鐵路、以及在安哥拉和尼日利亞建設的鐵路。肯雅總統肯雅塔在“蒙內鐵路”開通之日曾表示,“鐵路的開通為肯雅新的工業化篇章打下了基礎”。

此外,加強技術工人隊伍的培養也是中非產能合作的必由之路。非洲年輕人在總人口中的比例非常高,但具備職業技能的工人隊伍卻十分稀缺。外交部前非洲司司長許鏡湖在早前的媒體吹風會上表示,“説明非洲國家解決青年人教育和就業,也是需要在中非合作論壇框架內著重解決的問題。2015年約堡峰會以來,中國已為非洲提供4萬個來華培訓名額、2000個學歷學位教育名額、3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並培訓了20萬名各類技術人員”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