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美聯儲透露縮減購債路線圖 新興市場嚴陣以待

新華社,華盛頓
2021-10-14 14:29

已收藏




新華社華盛頓10月13日電(國際觀察)美聯儲透露縮減購債路線圖 新興市場嚴陣以待

新華社記者高攀 許緣 熊茂伶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13日公佈的9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可能從11月中旬或12月中旬開始縮減資產購買規模,並于明年年中結束資產購買計畫。專家認為,與2013年美聯儲上一次啟動縮減購債相比,當前新興經濟體抵禦金融市場波動風險的能力總體增強,政策準備也更為充分,能更好應對美聯儲縮減購債的影響。

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官員在9月會議上討論了每月逐步減少購買1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5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計畫。如果美聯儲在11月2日至3日的下次貨幣政策會議上做出縮減購債的決定,則可能從11月中旬或12月中旬開始啟動。如果美國經濟穩定復蘇,可能會在明年年中結束購債。目前美聯儲每月持續購買約800億美元美國國債和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以壓低長期利率並刺激經濟復蘇。

萬神殿宏觀經濟學研究公司首席經濟學家伊恩·謝潑德森認為,會議紀要已清楚表明美聯儲將在下次會議上宣佈開始縮減購債。彭博社經濟學家安德魯·赫斯比也認為,會議紀要表明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的成本已超過收益,幾乎可以肯定美聯儲將在11月會議上宣佈縮減購債的決定。

美國勞工部13日公佈的通脹資料進一步加大了美聯儲退出超寬鬆貨幣政策的壓力。受供應短缺和需求回升影響,9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5.4%,環比和同比漲幅均高於前一個月,表明通脹並未像美聯儲期待的那樣回落。富國銀行證券高級經濟學家薩拉·豪斯認為,9月通脹資料表明疫情引發的供應瓶頸問題還未緩解,預計美國CPI同比漲幅將保持在5%以上直到明年第一季度。

過去幾周,美聯儲官員一直通過公開演講、媒體採訪等多種方式向市場釋放縮減購債日益迫近的信號。各界比較關心的是,全球金融市場會否再次出現所謂"縮減購債恐慌"。2013年5月,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首次意外釋放縮減購債規模的信號,曾引發投資者恐慌和金融市場大幅動盪,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快速大幅上升,部分新興市場出現股市下跌、貨幣貶值、資本加速外流的動盪局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貨幣與資本市場部主任托比亞斯·阿德里安告訴新華社記者,"縮減購債恐慌"曾造成短時間內利率水準大幅上升、信用利差擴大,對新興市場非常不利,因此美聯儲改善政策溝通、確定合適的縮減購債節奏極為重要。

阿德里安表示,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中國在吸引國際資本流入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中國經濟已恢復到新冠疫情暴發前的增長水準,同時國際投資者大舉投資中國發行的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和債券。因此,美聯儲縮減購債不會對中國跨境資本流動產生明顯影響,但其他新興市場可能面臨資本流動逆轉的風險。

國際金融協會的研究報告認為,目前金融市場已基本消化美聯儲縮減購債迫近的消息,同時新興市場應對全球衝擊的能力增強,IMF近期完成的新一輪特別提款權分配也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補充了外匯儲備,因此金融市場不大可能再次出現"縮減購債恐慌"的情形。

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高級經濟學家斯科特·大衛斯表示,2013年"縮減購債恐慌"主要集中在那些存在財政和經常帳戶雙赤字、外匯儲備水準較低、外幣債務比重較高的新興經濟體。與2013年相比,目前許多新興經濟體的外匯儲備水準更高、外幣債務比重更低、經常帳戶赤字更小,整體資產負債表狀況更好,因此不容易受到美聯儲縮減購債的影響。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奧塔維亞諾·卡努托表示,許多新興市場的經濟基本面與2013年相比已明顯改善,當前較為強勁的全球經濟增長有助於部分抵消金融環境收緊造成的負面影響,美聯儲也在通過釋放更多政策信號儘量降低出現市場恐慌的風險。他認為,與美聯儲縮減購債相比,新興市場更應該擔心的是疫苗接種緩慢導致的經濟復蘇乏力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的通脹風險。

但阿德里安警告,隨著美聯儲逐步縮減購債和全球融資成本上升,低收入國家的債務問題將面臨更大挑戰。他說,目前約一半低收入國家的債務水準已不可持續,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債務重組。

值得指出的是,美聯儲開始縮減購債並不意味著加息迫在眉睫。美聯儲9月公佈的季度經濟預測顯示,有9名美聯儲官員預測2022年底之前至少加息1次,另外9名美聯儲官員則支持維持接近零的超低利率水準直到2023年。不過,隨著美國通脹壓力居高不下,經濟學家認為美聯儲在2022年底啟動加息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