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零售業受衝擊面臨數位化轉型:
澳大利亞花旗銀行Citi Bank預測,到2022年,澳大利亞上市零售商線上銷售額將平均達到總銷售額的20%,而目前多數上市零售商的線上銷售額僅占5%至10%。受疫情衝擊,許多傳統零售業只能裁員、關店,最終走向破產,但如果順勢進行數位化轉型也有發展契機。
資料顯示,由於租金過高和客流量低迷,不僅大型零售商在力求轉型,眾多中小型零售商一直在縮小實體店規模。
受到疫情衝擊後,在澳大利亞擁有522家實體店的大型鞋類零售商Accent Group集團關閉了全澳大部分門店,直接將業務中心轉為網購市場。數位化轉型後其市場銷售額不降反升,線上銷售額已達到總銷售額的45%。消息公佈後,該集團股價一度飆升35%,至1.22澳元。該集團計畫繼續在全澳範圍內關閉50至100家實體門店,並將把銷售重點陸續轉至網路銷售。
澳大利亞PAS服裝品牌集團在上個財年關閉了230多家門店中的42家。該集團表示將考慮疫情後進行重組,在尋求數位化轉型的同時,將進一步實施關閉門店計畫。
澳大利亞線上零售商Kogan為擴大在傢俱和家居用品的線上市場,以440萬澳元收購了澳大利亞家居用品零售商Matt Blatt。上一財年Matt Blatt收入4650萬澳元,其中25%來自線上銷售,被收購後將完全轉型至線上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疫情重塑了消費者購物習慣,傳統零售業受衝擊面臨數位化轉型,但實體店並沒有完全衰落。尤其是零售商數位化轉型面仍臨諸多限制,包括缺乏強大物流支持來應對需求激增,缺乏相關人員負責網購客服等。未來,更多傳統零售商店面臨數位化轉型時還需要更充分的準備。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