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治理僵屍企業,破產案件激增:
隨著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法院受理的破產案件大幅上升。金融時報援引最高人民法院的消息,今年一季度,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1,028件,比去年同期上升52.5%。自2007年企業破產法實施以來,2008年至2015年期間,人民法院新收各類破產案件不到20,000件。文章指出,由於債務爭議主要通過政府參與的幕後談判解決,企業破產法自2007年實施以來很少發揮作用。但金融時報強調,由於政府傾向於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並購而非清算使僵屍企業繼續運營,企業破產法允許僵屍企業持續經營。由於阻礙中國的去產能進程,要求對僵屍企業採取更為強硬的措施。
*金融股領漲股市:
由於DFAST結果結束後銀行闖入及英國退歐投票結果將於明早公佈,金融股表現強勢。能源股隨油價回升而上漲。材料股由於廣泛的風險交易亦表現出眾。工業金屬錄得大規模收益。受白俄羅斯可能與俄鉀肥巨頭Uralkali合作的影響,農業化學品板塊有所表現。半導體(MUUS評級調高)及HDD表現強勁刺激科技股表現,雖然其基礎實力強勁。蘋果表現不佳(摩根大通認為iPhone表現沒有起色,仍低於華爾街預期)。由於業績/指引一般,紅帽亦下降。生物科技在醫療板塊中變現強勁(IPAB昨日暫緩刺激其表現)。工業板塊有所下降,但機械表現出色。設備出租公司(URI及HEES)亦有所上升(瑞銀調查顯示出租率持續上升)。大部分multis超過預期。由於指導令人失望,CACI在A&D中跌幅較大。儘管百貨商店勢頭有所放緩,零售板塊仍異軍突起,上升逾1%。梅西百貨宣佈繼任計畫。3B家居結束前期頹勢有所回升。汽車板塊上漲。保守板塊表現不佳,但仍錄得上升。
*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下降,新房銷售下滑:
受英國退歐公投預期影響,截至6月18號當周,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由前一周的27.2萬人減少至25.9萬人,好於預期的27萬人,為4月以來最低水準,連續第68周少於30萬人。四周移動平均值有上周的26.925萬人下降至26.7萬人。持續申領人數為21.42萬人,預期21.51萬人。這是繼5月雇用市場表現不盡人意之後,申領人數連續第二次下降。另外,經季節調整後的5月新房銷售下滑至55.1萬套,低於預期的56萬套,且較4月下修後的數據58.6萬套大幅下跌(4月新房銷售驟漲至61.9萬套)。3月新房銷售由53.1萬套下調至52.2萬套。5月新房銷售同比增長8.7%。
*德國持續拉動歐元區經濟增長:
歐元區PMI初值走勢分化,六月製造業指數為52.6,預期51.4,前值51.5;服務業指數由上個月的53.3下跌至52.4,低於預期的53.3。德國持續拉動增長,其製造業PMI為54.4,預期52.0,前值51.1;服務業PMI下滑至53.2,預期55.0,前值55.2;綜合PMC為54.1,前值54.5。近期報導重點關注了德國經濟在面臨全球風險情況下表現依然穩健。報導稱,德國內需有所增長。另外一方面,法國製造業PMI下滑至47.9,服務業PMI下滑至49.9;企業信心指數表現疲軟,製造業信心指數為102,前值104;生產預期指數為1,前值為5,結構性改革進展緩慢,持續拖累進行經濟復蘇。
*標普500成分股公司回購額創新高:
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大批離場,企業不斷回購以支撐股價引發廣泛關注。華爾街日報指出今年一季度標普500成分股公司的回購額達到16144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並創下史上第二高紀錄。華爾街日報還指出截止2016年3月的前12個月中,標普500成分股公司共花費創紀錄的5894億美元用於回購。華爾街日報認為較高的現金流水平,較低的貸款利率和積極分子的施壓共同為回購提供了支撐。內生增長機會有限也被認為是回購背後的一大推動力。華爾街日報還指出亦有較多反對聲音認為大幅資本支出會對未來增長和產能造成不利影響。近期的美銀美林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希望公司增加資本支出的受訪基金經理比例由兩個月前的46%上升至51%,遠高於24%的希望資金回籠的受訪基金經理比例。
*能源股拋售量創紀錄: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截止今年目前,北美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已拋售超過200億美元的能源股。這已超過去年全年二次交投的約190億美元的記錄。華爾街日報指出此次拋售伴隨著油價反彈,彰顯了投資者對油價不會再次承壓的信心。它還指出許多公司將賣出股票的錢用於購買油田和刺激增長。比如在Permian盆地,公司可以在較低的價格環境下獲利。華爾街日報表示去年很多公司賣出股票以增加現金流和償債,最終卻由於油價不斷下跌對股東造成巨大損傷,並分析了今年的資本流動與去年的資本流動有何不同。
*日本央行Kiuchi對達到通脹目標持悲觀態度:
更多跡象表明,日本央行官員對通脹前景愈發悲觀。此前,日本央行Kiuchi反復表示,預計到2018財年,通脹達不到2%。他強調其反對量化寬鬆的立場,聲稱消極的利率是引發問題的根源。但Kiuchi也表示,情況仍然穩定。他不認為被抑制的通脹是造成目前經濟狀況的原因,利率並沒有太過偏離日本公司和家庭的通脹預期。在日本央行政策會議上,Kiuchi經常提出反對意見。他建議將日本國債買入量由目前的80萬億減少至45萬億,並將現有存款餘額利率上調0.1%。
隨著中國供給側改革的推進,法院受理的破產案件大幅上升。金融時報援引最高人民法院的消息,今年一季度,人民法院受理破產案件1,028件,比去年同期上升52.5%。自2007年企業破產法實施以來,2008年至2015年期間,人民法院新收各類破產案件不到20,000件。文章指出,由於債務爭議主要通過政府參與的幕後談判解決,企業破產法自2007年實施以來很少發揮作用。但金融時報強調,由於政府傾向於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並購而非清算使僵屍企業繼續運營,企業破產法允許僵屍企業持續經營。由於阻礙中國的去產能進程,要求對僵屍企業採取更為強硬的措施。
*金融股領漲股市:
由於DFAST結果結束後銀行闖入及英國退歐投票結果將於明早公佈,金融股表現強勢。能源股隨油價回升而上漲。材料股由於廣泛的風險交易亦表現出眾。工業金屬錄得大規模收益。受白俄羅斯可能與俄鉀肥巨頭Uralkali合作的影響,農業化學品板塊有所表現。半導體(MUUS評級調高)及HDD表現強勁刺激科技股表現,雖然其基礎實力強勁。蘋果表現不佳(摩根大通認為iPhone表現沒有起色,仍低於華爾街預期)。由於業績/指引一般,紅帽亦下降。生物科技在醫療板塊中變現強勁(IPAB昨日暫緩刺激其表現)。工業板塊有所下降,但機械表現出色。設備出租公司(URI及HEES)亦有所上升(瑞銀調查顯示出租率持續上升)。大部分multis超過預期。由於指導令人失望,CACI在A&D中跌幅較大。儘管百貨商店勢頭有所放緩,零售板塊仍異軍突起,上升逾1%。梅西百貨宣佈繼任計畫。3B家居結束前期頹勢有所回升。汽車板塊上漲。保守板塊表現不佳,但仍錄得上升。
*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下降,新房銷售下滑:
受英國退歐公投預期影響,截至6月18號當周,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由前一周的27.2萬人減少至25.9萬人,好於預期的27萬人,為4月以來最低水準,連續第68周少於30萬人。四周移動平均值有上周的26.925萬人下降至26.7萬人。持續申領人數為21.42萬人,預期21.51萬人。這是繼5月雇用市場表現不盡人意之後,申領人數連續第二次下降。另外,經季節調整後的5月新房銷售下滑至55.1萬套,低於預期的56萬套,且較4月下修後的數據58.6萬套大幅下跌(4月新房銷售驟漲至61.9萬套)。3月新房銷售由53.1萬套下調至52.2萬套。5月新房銷售同比增長8.7%。
*德國持續拉動歐元區經濟增長:
歐元區PMI初值走勢分化,六月製造業指數為52.6,預期51.4,前值51.5;服務業指數由上個月的53.3下跌至52.4,低於預期的53.3。德國持續拉動增長,其製造業PMI為54.4,預期52.0,前值51.1;服務業PMI下滑至53.2,預期55.0,前值55.2;綜合PMC為54.1,前值54.5。近期報導重點關注了德國經濟在面臨全球風險情況下表現依然穩健。報導稱,德國內需有所增長。另外一方面,法國製造業PMI下滑至47.9,服務業PMI下滑至49.9;企業信心指數表現疲軟,製造業信心指數為102,前值104;生產預期指數為1,前值為5,結構性改革進展緩慢,持續拖累進行經濟復蘇。
*標普500成分股公司回購額創新高:
機構投資者和散戶大批離場,企業不斷回購以支撐股價引發廣泛關注。華爾街日報指出今年一季度標普500成分股公司的回購額達到16144億美元,同比增長12%並創下史上第二高紀錄。華爾街日報還指出截止2016年3月的前12個月中,標普500成分股公司共花費創紀錄的5894億美元用於回購。華爾街日報認為較高的現金流水平,較低的貸款利率和積極分子的施壓共同為回購提供了支撐。內生增長機會有限也被認為是回購背後的一大推動力。華爾街日報還指出亦有較多反對聲音認為大幅資本支出會對未來增長和產能造成不利影響。近期的美銀美林全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希望公司增加資本支出的受訪基金經理比例由兩個月前的46%上升至51%,遠高於24%的希望資金回籠的受訪基金經理比例。
*能源股拋售量創紀錄:
據華爾街日報消息,截止今年目前,北美的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已拋售超過200億美元的能源股。這已超過去年全年二次交投的約190億美元的記錄。華爾街日報指出此次拋售伴隨著油價反彈,彰顯了投資者對油價不會再次承壓的信心。它還指出許多公司將賣出股票的錢用於購買油田和刺激增長。比如在Permian盆地,公司可以在較低的價格環境下獲利。華爾街日報表示去年很多公司賣出股票以增加現金流和償債,最終卻由於油價不斷下跌對股東造成巨大損傷,並分析了今年的資本流動與去年的資本流動有何不同。
*日本央行Kiuchi對達到通脹目標持悲觀態度:
更多跡象表明,日本央行官員對通脹前景愈發悲觀。此前,日本央行Kiuchi反復表示,預計到2018財年,通脹達不到2%。他強調其反對量化寬鬆的立場,聲稱消極的利率是引發問題的根源。但Kiuchi也表示,情況仍然穩定。他不認為被抑制的通脹是造成目前經濟狀況的原因,利率並沒有太過偏離日本公司和家庭的通脹預期。在日本央行政策會議上,Kiuchi經常提出反對意見。他建議將日本國債買入量由目前的80萬億減少至45萬億,並將現有存款餘額利率上調0.1%。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