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澳門12月1日電題:"一國兩制"方針為澳門拓展廣闊發展空間
開欄的話:
今年12月20日,澳門將迎來回歸祖國20周年。20年來,在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之下,澳門特區政府團結社會各界人士,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定維護憲法和基本法權威,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傳承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促進澳門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穩定和諧,向世界展示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事實證明,"一國兩制"是完全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新華社自12月1日起開設"澳門回歸20周年"專欄,全面展現澳門在經濟、政治、民生、社會、文化等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開欄的話完)
新華社記者 郭鑫 劉暢
"澳門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是比較高的。"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任傅自應近日在接受採訪時算了一筆賬:在澳門,一位65歲以上的老人享有以下福利--每月養老金3630元(澳門元,下同),每年敬老金9000元、現金分享10000元、公積金7000元、養老補貼3630元,算下來平均每月可達6099元。
澳門百姓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依託的正是澳門回歸祖國20年來高品質的經濟發展及安定和諧的社會局面。在"一國兩制"方針下,澳門特別行政區在經濟、政治、民生、文化等方方面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受訪澳門人士表示,"一國兩制"方針為這座城市拓展了無限廣闊的發展空間。
履行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憲制責任 澳門特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回歸以來,澳門全面準確理解和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牢牢把握好"一國"和"兩制"的關係,讓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澳門本身就是`一國兩制`的現實陳列館,表現出`小劇場大劇碼、小市民大思維、小城市大貢獻`的特點。"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教授楊允中說,澳門能否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對基本法的"正確執行"是關鍵。
在"一國兩制"下,中央依法行使全面管治權,並授權特區依法實行高度自治。根據基本法規定,澳門特區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澳門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權利和自由,受到憲法、基本法以及澳門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
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局局長米健說,回歸後,得益於"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得益於國家的支持和改革開放的推進,澳門同胞在融入國家發展的過程中,既做出了貢獻,也實現了自我發展。
2009年,特區立法會完成基本法第23條立法,制定《維護國家安全法》,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制建設方面邁出重要一步;2018年,特區政府在澳舉辦了首個境外國家安全教育展,同年又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又邁進一步。
回歸以來,澳門特區立法會制定頒佈289部法律,推進法律的"立、改、廢"工作。行政長官依據基本法制定了627部行政法規,進一步完善特區法治體系,為澳門各項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
澳門特區成立以來,除第一任行政長官和第一屆立法會依全國人大相關決定產生外,已順利進行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和五屆立法會選舉。在實現"澳人治澳"過程中,澳門特區形成了以行政長官為首的行政主導體制。
堅守"一國"之本 善用"兩制"之利
回歸20年,澳門特區全面理解、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
楊允中說,澳門清晰厘定高度自治的範圍和界限,同時立足於微型社會、微型經濟現實,自立開拓,並善用背靠祖國的"水漲船高"效應。
按照中央對澳門發展的定位要求,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扎實推進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服務平臺建設,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設,立足澳門經濟發展的實際,推動澳門由"博彩"走向"多彩",加快培育新興產業,會展、中醫藥、特色金融等多元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回歸20年,是澳門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各項宏觀經濟指標表現亮眼:
--澳門本地生產總值(GDP)從回歸之初的518.7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4249億元,人均GDP達8.3萬美元;
--2018年底,澳門累計財政盈餘達到5088億元,外匯儲備為1636億元,較1999年分別增長193倍和6.2倍,大大增強了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
--本地居民充分就業,失業率從回歸之初的6.3%下降到2018年的1.8%;
……
回歸以來,《內地與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內地居民赴澳個人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等國家重大舉措出臺和實施,使"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澳門迎來一次次發展機遇。
港珠澳大橋、粵澳新通道、澳門機場填海工程等跨境及本地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完工並投入使用,為澳門內引外聯架設了更加牢固可靠的軟硬體平臺。
在社會文化和對外交往領域,澳門依託"一國兩制"也取得優異成績。2005年,"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澳門13%的土地從此成為遺產保護區。在中央授權和支援下,澳門參加國際組織的數量增至110多個,已獲得144個國家和地區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一國兩制"為澳門持續發展提供了制度優勢和政策保障,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一帶一路",回應"國家所需",施展"澳門所長",成為特區政府和民間的廣泛共識,澳門在區域協作和國家整體發展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崔世安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後,特區政府將其中關係到澳門的43項工作分步推進。規劃綱要既確定了澳門作為四個中心城市之一,也將澳門納入大灣區科技創新走廊之中,特區政府將積極推動這兩方面工作,配合國家整體發展需要。
秉承愛國愛澳核心價值 構建和諧包容社會
愛國愛澳一直都是澳門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弘揚愛國愛澳、包容共濟、務實進取的優良傳統,增強社會凝聚力,在全社會廣泛深入宣傳推廣憲法和基本法,推動國情、區情教育。
澳門理工學院"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前主任冷鐵勳說,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是澳門能夠正確處理好"一國"與"兩制"關係的主要原因。澳門堅持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澳人治澳",堅持在愛國愛澳旗幟下的最廣泛團結,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參與管理澳門各項事務;堅信祖國是澳門的堅強後盾,積極參與祖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2006年,澳門特區政府修訂《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將"愛國愛澳"、培養對國家和澳門的責任感確定為教育總目標;
--特區政府組織編寫適應澳門區情、適合澳門青少年的本地教材,與內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編教材《品德與公民》《歷史》,並推廣使用;
--2016年,特區政府攜手澳門基金會推出"千人計畫",至今已有超過3000名青少年到內地學習交流,進一步增強了愛國意識;
--2018年,澳門大中小學實現升掛國旗全覆蓋,讓學生通過升旗儀式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回歸之初,澳門特區就制定了《國旗、國徽及國歌的使用及保護》法律,並因應國歌法出臺,於2019年1月修改原有法律,讓國旗、國徽和國歌的權威更深入人心。
傅自應說,回歸以來,澳門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譜寫了"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精彩故事,用實際行動回應了習近平主席關於"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戲""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殷切期許,為推進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提供了寶貴經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