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發改委稱農民進城落戶 “不及預期” 將探索土地退出新機制

中国证券网
2017-07-12 10:19

已收藏


大城市不容易進入,小城市不願意進入。

目前,在農民工進城落戶上,國家發改委坦言進度不如社會預期。

7月11日,國家發改委規劃司有關負責人就《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2016》接受採訪時指出,目前農民實際進城落戶進程不及社會預期,最主要原因是農民不捨得附加在農村土地上的各種權利。今後需要探索一種機制,讓這種權利有變現或自願有償退出的管道和制度安排。

這位負責人指出,今年的重點工作,就是針對這些問題來部署的。

為此,下一步要督促各地研究出臺全面落實人地掛鉤、人錢掛鉤政策的具體實施辦法和細則,繼續探索進城落戶農民農村“三權”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等。

據國家發改委提供的資料,近三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分別累計提高了5.5個、3.62個百分點。2016年進城落戶約160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7.35%,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1.2%,分別比去年提高1.25個、1.3個百分點。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到,2016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比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高16個百分點以上。這意味有1億多人在城市生活,但是並未擁有城市戶籍。

農民進城落戶不如預期

願意進城上班,不願意落戶,這是一些農民的選擇。

一名中部省份農民工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本省範圍內,無論是在省會城市,還是縣城,抑或是鄉鎮,子女都可以上學並參加高考。“這一點有沒有城市戶口沒有影響。”

另外,隨著農村的土地價值越來越高,進城落戶的“性價比”也逐漸降低。

另一個關鍵是,許多城市在出臺人才政策的時候,多向高學歷人士傾斜。

發改委規劃司負責人指出,截至去年底,全國所有省(區、市)包括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意見。但這還只是解決了一部分人的落戶問題,實際落戶進程不及社會預期。

背後原因主要有三點:第一,各地過多考慮落戶後增加的短期成本,而忽略敞開戶籍大門帶來的人口紅利和遠期收益。現在城市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人力資本的競爭,這個人力資本既包括高端人才,也包括普通白領和藍領階層。

第二,雖然去年有關部門出臺了人地掛鉤、人錢掛鉤配套政策,但政策完全落地、真正發揮激勵作用還有一個過程。

第三,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也是農業轉移人口自願選擇的過程。近年來,隨著農村各種條件逐步改善、城鄉公共服務差距越來越小。

中國農科院農業所所長王東陽認為,“農民工即使在城市買房,如果沒就業,也會成為一個負擔。而很多小城市就業機會不多,農民進城還是比較難。”

他同時指出,“現在農村土地升值,雖然收益不高,但可以保證基本的吃飯。”

南開大學教授關信平則認為,目前很多城市的房價已經很高。“有些地方即使願意去,城市也有限制。農民去哪要看能帶來多少實惠,一些中小城市不落戶不影響孩子上學和看病等問題,所以轉戶口意義不大。”

退出土地將有制度安排

如何解決農民工進城落戶難的問題?

發改委規劃司負責人指出,下一步將督促各地嚴格按照國家戶籍制度改革系列政策檔要求,根據不同類型城市,全面放寬重點群體落戶限制,不能以農民工不願意落戶作為提高落戶門檻的藉口。

同時,督促各地研究出臺全面落實人地掛鉤、人錢掛鉤政策的具體實施辦法和細則,國家有關部門也將加大財政資金和土地指標的獎勵支持力度,合理分擔地方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

繼續探索進城落戶農民農村“三權”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穩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

而對於那些暫時不具備落戶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要通過居住證制度來解決他們的市民待遇問題,今年的主要工作是督促尚未實施居住證制度的省(區、市)儘快出臺具體實施辦法,並組織開展居住證實施情況檢查,確保各地區居住證領取門檻不高於國家標準、享受的各項基本公共服務和辦事便利不低於國家標準。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所研究員李國祥指出,關鍵是農民承包地和宅基地的補償和優惠政策。“如果對農民工進城的補償太低,農民自身是不願意的。”

他指出,補償標準想要全國統一標準做不到,地方政府必須根據具體實際來調整。“農民工放棄農村戶籍,要讓他們有充分的就業,買得起房,穩定居住條件。”

此外,截止到今年2月底,全國只有16個省份出臺了省級財政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4個省份出臺了“人地掛鉤”實施辦法。發改委人士指出,由於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沒有建立,地方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到,目前發改委也預備培育發展城市群和新生中小城市,進而推動農民工就業。

發改委下一步將編制實施城市群規劃,全面完成全國城市群規劃編制工作。今年要編制完成粵港澳大灣區等5個跨省區城市群規劃,指導地方開展省域內城市群規劃編制。

另外,還要推進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強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共建共用。提高三四線城市和特大城市間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三四線城市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準。規劃佈局中心城市,開展國家中心城市研究。

關信平指出,除了京滬等一些難以接納更多人口的城市外,其餘的城市應該採取自由落戶的方式。“今後的改革政策需要一步步的開放。比如,農民工居住達到一定年限後便可落戶。”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