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一號檔”明確農業供給側改革路線圖 四方向值得關注

中国证券网
2017-02-06 09:30

已收藏


新世紀以來指導“三農”工作的第14份中央一號文件2月5日出爐。這份題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的檔圈定了今年“三農”工作的兩大主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

  
“去年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開局之年,很多問題還沒碰到硬處,今年將繼續深化改革,重點解決如何提升農業效益和品質。”國務院參事劉志仁對記者說,加快培育新動能也將促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主攻方向:農業供給品質提升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共6個部分,包括:優化產品產業結構,著力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夯實農村共用發展基礎;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啟動農業農村內生發展動力。

  
其中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農業供給品質為主攻方向,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由過度依賴資源消耗、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綠色生態可持續、更加注重滿足質的需求轉變。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年是調結構、轉方式,今年聚焦於品質提升、生產綠色安全食品。”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業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對記者表示,當前,我國農產品總體供給數量過剩,但優質產品仍然短缺。今年的改革核心是把綠色生產、產品品質安全提到一定高度,這也是落實“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綠色生產要求,具體措施包括農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建設、規模經營、優質產業帶、結構調整等。

  
“綠色安全生產不同于傳統生產方式,過去是使用化肥、農藥,現在要求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污染土地治理,採取可持續的種植方式等,這些方面依然面臨較大挑戰。”鄭風田說。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唐仁健也提到,在結構調整中,調優產品結構,突出“優”字。消除無效供給,增加有效供給,減少低端供給,拓展中高端供給,突出“優質專用”大宗農產品和“特色優勢”其他農產品的生產供給。檔提出要統籌調整糧經飼種植結構,發展規模高效養殖業,做大做強優勢特色產業,優化農業區域佈局,提升農產品品質和食品安全水準。

  
“調好生產方式,突出‘綠’字。推行綠色生產方式,修復治理生態環境,既還歷史舊賬,也為子孫後代留生存和發展空間。”唐仁健說,檔提出推進農業清潔生產、大規模實施農業節水工程、集中治理農業環境突出問題、加強重大生態工程建設等。

  
財政整合撬動:加快培育新動能

  
劉志仁告訴記者,中央一號檔的另一大主題是加快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這與去年發佈的《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是相結合的。當前我國農業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除了傳統產業,還要有新產業發展替代。通過加快培育新業態,來更快更好地發揮新動能,從而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週期較長,而現在新業態發展較快,將來很有可能成為農業現代化的主角。具體包括農業農村電商、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農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等,這些新事物和中央提出的創業創新密切聯繫在一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傳統改革的延長線,新業態和新動能是在新形勢下的嘗試,更強的新動能將加快一些地區的發展。”他說。

  
對新產業新業態的政策支持上,檔在用地、融資、人才、基礎設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唐仁健說,要在財政上做好整合和撬動兩篇大文章。

  
他表示,整合,就是通過對存量資金進行統籌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該辦的事辦好。檔提出發揮規劃統籌引領作用,多層次多形式推進涉農資金整合;推進專項轉移支付預算編制環節源頭整合改革,探索實行“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方式。

  
“撬動,就是把有限的財政資金作為‘藥引子’,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更多投向農業農村。檔提出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以獎代補和貼息、建立擔保機制、建立風險補償基金、設立各類農業農村發展投資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債券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等措施。”唐仁健解釋說。

  
從此次出臺的一號檔來看,業內人士表示,增加了產業調結構內容,重點強調了科技創新內容,大篇幅的規劃了土地流轉方面的內容。廣發證券研報也指出,產業調結構、土地流轉、科技興農三方面為後期關注重點,另外,生態農業方面也將成為長期關注重點。

  
>> 調結構

  
意見內容:堅定推進玉米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改革,健全生產者補貼制度,鼓勵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防止出現賣糧難。採取綜合措施促進過腹轉化、加工轉化,多管道拓展消費需求,加快消化玉米等庫存。調整完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政策,改進補貼方式。調整大豆目標價格政策。

  
機構觀點:廣發證券研究員表示,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的生產量、進口量與庫存量出現了“三量齊升”的現象,亟需調整優化農業的產品結構和區域結構。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於2016年12月20日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指出,2017年“將繼續調減玉米,引導生豬養殖向玉米主產區、環境容量大的地區轉移,建設優質奶源基地,逐步減少近海養殖,加快發展地方特色產業”,涉及玉米、生豬、乳業、漁業等產業結構調整。

 
相關公司:中糧生化、龍力生物、唐人神、西部牧業

  
>> 土地流轉

  
意見內容: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加快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擴大整省試點範圍。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落實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辦法。

  
機構觀點:推動農業產權制度改革、深化土地流轉是長期目標的制度基礎。我國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制約了農業規模化,土地制度改革可以降低成本,為適度規模經營創造條件,土地流轉則整合資源利用,促使生產、流通、消費環節聯繫起來,是發展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前提。近年來,從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到土地流轉“三權分置”再到農村土地兩權抵押貸款及相關產權保護政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沿著明晰產權以推動資本化的思路穩步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試點等“三塊地”改革試點預計將於2017年完成。

  
相關公司:亞盛集團、輝隆股份、北大荒

  
>> 農業機械化

  
意見內容:強化農業科技推廣。創新公益性農技推廣服務方式,引入專案管理機制,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支援各類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業科技推廣。鼓勵地方建立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農業技術推廣聯盟,支持農技推廣人員與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開展技術合作。深入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重點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節本降耗、迴圈利用技術模式。實施智慧農業工程,推進農業物聯網試驗示範和農業裝備智慧化。

  
機構觀點:廣發證券分析師指出,十三五”規劃已將農業現代化明確為農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2017年中央“一號文”也提出“強化科技創新驅動,引領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涉及農業智慧化、農業資訊化、綠色農業等關鍵領域。

  
相關公司:一拖股份、星光農機

 
>> 農業基礎建設

  
意見內容:推進農業清潔生產。深入推進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農藥行業生產監管及產品追溯系統,嚴格行業准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態迴圈的種養模式,加快畜禽糞便集中處理,推動規模化大型沼氣健康發展。以縣為單位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試點,探索建立可持續運營管理機制。鼓勵各地加大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稈多元化利用補貼機制。繼續開展地膜清潔生產試點示範。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創建。

  
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抓緊修復水毀災損農業設施和水利工程,加強水利薄弱環節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平原地區農村機井油改電。

  
機構觀點:廣發證券分析師表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農業發展中,農用化學品的超量使用、過量化肥的施撒等造成了農業面源污染及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等問題。隨著城鎮化推進,健康、生態友好的生活方式是農業的發展方向之一,因此,低毒高效的新型化肥、農藥等農用化學品產業未來趨勢向好。高效利用農業用水、發展節水灌溉工程既是政策需求,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任務需要。

  
相關公司:登海種業、隆平高科、大禹節水、京藍科技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