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發改委印發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重點任務落實的分工方案

中国证券网
2016-09-19 20:27

已收藏



據發改委9月19日消息,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起草了《關於推動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重點任務落實的分工方案》。方案明確引領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迅速成長等各項任務的分工。

發改委表示,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並主動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推動經濟實現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發展。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推動系統清理並修訂或廢止不適應新消費新投資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快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明確責任主體、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政策合力。要完善政策實施評估體系,綜合運用協力廠商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多種方式,科學評估實施效果。加大督查力度,確保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全文】

關於推動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重點任務落實的分工方案

國務院出臺《關於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 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圍繞釋放新消費、創造新供給、形成新動力明確了總體要求、基本原則和政策措施。這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是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充分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滿足居民消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一個全面、系統的政策性檔。為把《指導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現就有關部門貫徹落實《指導意見》重要措施提出如下分工方案。

一、重要措施及分工

1、促進以消費新熱點、消費新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消費升級,引領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迅速成長。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2、圍繞職業技能培訓、文化藝術培訓等教育培訓消費,健康管理、體育健身、高端醫療、生物醫藥等健康消費,家政服務和老年用品、照料護理等養老產業及適老化改造,動漫遊戲、創意設計、網路文化、數位內容等新興文化產業及傳統文化消費升級,推動鄉村旅遊、自駕車房車旅遊、郵輪旅遊、工業旅遊及配套設施建設,以及集多種服務於一體的城鄉社區服務平臺、大型服務綜合體等平臺建設。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文化部、衛生計生委、新聞廣電出版總局、體育總局、旅遊局等

3、建設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基礎設施,發展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等智慧終端機相關技術和產品服務。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4、推動迴圈經濟、生態經濟、低碳經濟蓬勃發展,促進生態農業、新能源、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領域技術研發、生產服務能力提升和基礎設施建設。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科技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能源局、林業局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5、推動與消費者體驗、個性化設計、柔性製造等相關的產業加速發展。促進通用航空、郵輪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交通運輸部、能源局、民航局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6、推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產品升級換代。

牽頭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7、拓展農村交通通信、文化娛樂、綠色環保、家電類耐用消費品和家用轎車等方面消費空間,促進適宜農村地區的分散式能源、農業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和垃圾汙水處理設施、農村水電路氣資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投資。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部、商務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水利部、能源局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8、健全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現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各類市場主體公平有序競爭。系統清理地方保護和部門分割政策,消除跨部門、跨行業、跨地區銷售商品、提供服務、發展產業的制度障礙,嚴禁對外地企業、產品和服務設定歧視性准入條件。消除各種顯性和隱性行政性壟斷,加強反壟斷執法,制定保障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自然壟斷、特許經營領域的具體辦法,規範網路型自然壟斷領域的產品和服務。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商務部、工商總局
參加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法制辦、財政部

9、創新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合理區分基本與非基本公共服務,政府重在保基本,擴大向社會購買基本公共服務的範圍和比重,非基本公共服務主要由市場提供,鼓勵社會資本提供個性化多樣化服務。全面放寬民間資本市場准入,降低准入門檻,取消各種不合理前置審批事項。積極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對外資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分領域逐步減少、放寬、放開對外資的限制。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財政部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10、按照服務性質而不是所有制性質制定服務業發展政策,保障民辦與公辦機構在資格准入、職稱評定、土地供給、財政支持、政府採購、監督管理等各方面公平發展。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土資源部、衛生計生委

11、全面推進“三網融合”。
牽頭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國家標準委等

12、調整完善有利於新技術應用、個性化生產方式發展、智慧微電網等新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廣泛拓展、使用權短期租賃等分享經濟模式成長的配套制度。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能源局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13、在新興領域避免出臺事前干預性或限制性政策,建立企業從設立到退出全過程的規範化管理制度以及適應從業人員就業靈活、企業運營服務虛擬化等特點的管理服務方式,最大限度地簡化審批程式。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14、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釋放農業轉移人口消費潛力。督促各地區抓緊出臺具體可操作的戶籍制度改革措施,鼓勵各地區放寬落戶條件,逐步消除城鄉區域間戶籍壁壘。省會及以下城市要放開對吸收高校畢業生落戶的限制,加快取消地級及以下城市對農業轉移人口及其家屬落戶的限制。

牽頭單位:公安部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國土資源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民政部

15、加快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向常住人口全覆蓋,完善社保關係轉移接續制度和隨遷子女就學保障機制。鼓勵中小城市採取措施,支持農業轉移人口自用住房消費。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部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計生委、人民銀行

16、加快完善標準體系和信用體系,加強品質監管,規範消費市場秩序,強化企業責任意識和主體責任,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完善消費基礎設施網路,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消費市場,營造安全、便利、誠信的良好消費環境。

牽頭單位:質檢總局、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工商總局、國家標準委
參加單位:商務部、海關總署

17、健全標準體系,加快制定和完善重點領域及新興業態的相關標準,強化農產品、食品、藥品、家政、養老、健康、體育、文化、旅遊、現代物流等領域關鍵標準制修訂,加強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技術、智慧製造、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關鍵標準研究制定。提高國內標準與國際標準水準一致性程度。

牽頭單位:質檢總局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農業部、林業局、民政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文化部、交通運輸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衛生計生委、體育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旅遊局、國家標準委、郵政局等

18、建立企業產品和服務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整合優化全國標準資訊網路平臺。加強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能力建設。

牽頭單位:質檢總局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標準委、國家認監委

19、建立健全預防為主、防範在先的品質監管體系,全面提升監管能力、效率和精准度。在食品藥品、兒童用品、日用品等領域建立全過程品質安全追溯體系。大力推廣隨機抽查機制,完善產品品質監督抽查和服務品質監督檢查制度,廣泛運用大資料開展監測分析,建立健全產品品質風險監控和產品傷害監測體系。

牽頭單位:質檢總局、工商總局
參加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商務部、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衛生計生委、海關總署

20、實行企業產品品質監督檢查結果公開制度,健全品質安全事故強制報告、缺陷產品強制召回、嚴重失信企業強制退出機制。完善商會、行業協會、征信機構、保險金融機構等專門機構和仲介服務組織以及消費者、消費者組織、新聞媒體參與的監督機制。

牽頭單位:質檢總局、工商總局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21、推動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充分利用全國統一的信用資訊共用交換平臺,加強違法失信行為資訊的線上披露和共用。加快構建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實施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失信企業“黑名單”、強制退出等制度,推進跨地區、跨部門信用獎懲聯動。引導行業組織開展誠信自律等行業信用建設。全面推行明碼標價、明碼實價,依法嚴懲價格欺詐、質價不符等價格失信行為。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
參加單位: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法制辦、國家標準委等

22、推動完善商品和服務品質相關法律法規,推動修訂現行法律法規中不利於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條款。強化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擴大適用舉證責任倒置的商品和服務範圍。完善落實消費領域訴訟調解對接機制,探索構建消費糾紛獨立非訴協力廠商調解組織。健全公益訴訟制度,適當擴大公益訴訟主體範圍。加快建立跨境消費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完善和強化消費領域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大對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個人資訊安全等違法行為。充分發揮消費者協會等社會組織在維護消費者權益方面的作用。建設全國統一的消費者維權服務網路資訊平臺,加強對消費者進行金融等專業知識普及工作。

牽頭單位:工商總局
參加單位:司法部、法制辦、商務部(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質檢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

23、適應消費結構、消費模式和消費形態變化,系統構建和完善基礎設施體系。加快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提升互聯網協議第6版(IPv6)使用者普及率和網路接入覆蓋率,加快網路提速降費。

牽頭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24、推動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物流資訊平臺建設,在城市社區和村鎮佈局建設共同配送末端網點,提高“最後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效率。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商務部
參加單位:交通運輸部、郵政局

25、加快旅遊諮詢中心和集散中心、自駕車房車營地、旅遊廁所、停車場等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從機場、車站、客運碼頭到主要景區交通零距離換乘和無縫化銜接,開闢跨區域旅遊新路線和大通道。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旅遊局
參加單位:交通運輸部、財政部、民航局、體育總局

26、對各類居住公共服務設施實行最低配置規模限制。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部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27、加快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城市停車場的佈局和建設。合理規劃建設通用機場、郵輪遊艇碼頭等設施。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能源局
參加單位:交通運輸部、民航局、住房城鄉建設部

28、統籌規劃城鄉基礎設施網路,加大農村地區和小城鎮水電路氣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力度,加快資訊、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養老服務和文化體育設施。加快縣級公路貨運樞紐站場和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商務部
參加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民政部、環境保護部、水利部、交通運輸部、文化部、新聞廣電出版總局、體育總局、能源局

29、完善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健全覆蓋農產品採收、產地處理、貯藏、加工、運輸、銷售等環節的冷鏈物流體系。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商務部、農業部、林業局

30、支援各類社會資本參與涉農電商平臺建設,促進線下產業發展平臺和線上電商交易平臺結合。

牽頭單位:商務部
參加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展改革委、農業部、林業局

31、發揮小城鎮連接城鄉、輻射農村的作用,提升產業、文化、旅遊和社區服務功能,增強商品和要素集散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規劃建設特色小鎮。

牽頭單位: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商務部、文化部、旅遊局

32、依託中心城市和重要旅遊目的地,培育面向全球旅遊消費者的國際消費中心。鼓勵有條件的城市運用市場手段以購物節、旅遊節、影視節、動漫節、讀書季、時裝周等為載體,提升各類國際文化體育會展活動的品質和水準,鼓勵與周邊國家(地區)聯合開發國際旅遊線路,帶動文化娛樂、旅遊和體育等相關消費。

牽頭單位:旅遊局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文化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體育總局

33、暢通商品進口管道,穩步發展進口商品直銷等新型商業模式。加快出臺增設口岸進境免稅店的操作辦法。擴大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範圍,完善和落實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

牽頭單位:財政部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旅遊局

34、加快推動輕工、紡織、食品加工等產業轉型升級,瞄準國際標準和細分市場需求,從提高產品功效、性能、適用性、可靠性和外觀設計水準入手,全方位提高消費品質量。實施企業技術改造提升行動計畫,鼓勵傳統產業設施裝備智慧化改造,推動生產方式向數位化、精細化、柔性化轉變;推進傳統製造業綠色化改造,推行生態設計,加強產品全生命週期綠色管理。支援製造業由生產型向生產服務型轉變,引導製造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增加服務環節。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重點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產業技術基礎等瓶頸。加強計量技術基礎建設,提升量傳溯源、產業計量服務能力。健全國產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市場應用機制,支援企業研發和推廣應用重大創新產品。

牽頭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35、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加快構建現代產業技術體系,高度重視顛覆性技術創新與應用,以技術創新推動產品創新,更好滿足智慧化、個性化、時尚化消費需求,引領、創造和拓展新需求。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三維(3D)列印、機器人、基因工程等產業加快發展,開拓消費新領域。支援可穿戴設備、智慧家居、數位媒體等市場前景廣闊的新興消費品發展。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資訊化部
參加單位: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36、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著力發展工業設計、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現代流通、市場行銷和售後服務等產業,積極培育新型服務業態,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向價值鏈高端延伸,為製造業升級提供支撐。順應生活消費方式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轉變的趨勢,重點發展居民和家庭服務、健康養老服務等貼近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潛力大、帶動力強的生活性服務業,著力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推動生活性服務業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發展。支援有條件的服務業企業跨業融合發展和集團化網路化經營。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民政部、環境保護部、商務部

37、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加強政策系統集成,完善創業創新服務鏈條,加快構建有利於創業創新的良好生態,鼓勵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創新發展。依託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等創業創新資源密集區域,構建產業鏈、創新鏈與服務鏈協同發展支援體系,打造若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業創新中心。加快建設大型共用實驗裝置以及資料資源、生物資源、知識和專利資訊服務等科技服務平臺。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新模式,支援發展創新工廠和虛擬創新社區等新型孵化器,積極打造孵化與創業投資結合、線上與線下結合的開放式服務載體,為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成長提供支撐。健全知識、技術、管理、技能等創新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機制。發展智慧財產權交易市場,嚴格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大侵權懲處力度,建立智慧財產權跨境維權救援機制。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智慧財產權局
參加單位:林業局、工商總局、證監會等

38、引導企業更加積極主動適應市場需求變化,支援企業通過提高產品品質、維護良好信譽、打造知名品牌,培育提升核心競爭力。支持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快產品升級換代、延長產業鏈條。支援企業運用新平臺、新模式,提高消費便利性和市場佔有率。鼓勵企業提升市場分析研判、產品研發設計、市場行銷拓展、參與全球競爭等能力。優化產業組織結構,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和專業化中小企業。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勇於創新、追求卓越。

牽頭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39、健全進口管理體制,完善先進技術和設備進口免稅政策,積極擴大新技術引進和關鍵設備、零部件進口;降低部分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研究調整化妝品等品目消費稅徵收範圍,適度增加適應消費升級需求的日用消費品進口。積極解決電子商務在境內外發展的技術、政策等問題,加強標準、支付、物流、通關、計量檢測、檢驗檢疫、稅收等方面的國際協調,創新跨境電子商務合作方式。

牽頭單位:財政部、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

40、鼓勵企業加強品質品牌建設。實施品質強國戰略,大力推動中國品質、中國品牌建設。推行企業產品品質承諾和優質服務承諾標誌與管理制度,在教育、旅遊、文化、產品“三包”、網路消費等重點領域開展服務業品質提升專項行動。實施品牌價值提升工程,加大“中國精品”培育力度,豐富品牌文化內涵,積極培育發展地理標誌商標和知名品牌。保護和傳承中華老字型大小,振興中國傳統手工藝。完善品牌維權與爭端解決機制。引導企業健全商標品牌管理體系,鼓勵品牌培育和運營專業服務機構發展,培育一批能夠展示“中國製造”和“中國服務”優質形象的品牌與企業。

牽頭單位:質檢總局、工業和資訊化部、工商總局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務部、文化部、海關總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旅遊局

41、加大對新消費相關領域的財政支持力度,更好發揮財政政策對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行為的導向作用。完善地方稅體系,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激勵地方政府營造良好生活消費環境、重視服務業發展。落實小微企業、創新型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和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適時推進醫療、養老等行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試點,擴大增值稅抵扣範圍。嚴格落實公益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進一步簡化公益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流程。按照有利於拉動國內消費、促進公平競爭的原則,推進消費稅改革,研究完善主要適應企業對企業(B2B)交易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進一步完善行郵稅政策及征管措施。

牽頭單位: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42、健全政府採購政策體系,逐步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支援民辦社會事業、創新產品和服務、綠色產品等發展。完善消費補貼政策,推動由補供方轉為補需方,並重點用於具有市場培育效應和能夠創造新需求的領域。

牽頭單位:財政部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林業局

43、完善金融服務體系,鼓勵金融產品創新,促進金融服務與消費升級、產業升級融合創新。發揮金融創新對技術創新的助推作用,健全覆蓋從實驗研究、中試到生產全過程的科技創新融資模式,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和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的杠杆作用,提高信貸支持創新的靈活性和便利性。鼓勵商業銀行發展創新型非抵押類貸款模式,發展融資擔保機構。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支援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支持發展消費信貸,鼓勵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成立消費金融公司,將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範圍推廣至全國。鼓勵保險機構開發更多適合醫療、養老、文化、旅遊等行業和小微企業特點的保險險種,在產品“三包”、特種設備、重點消費品等領域大力實施產品品質安全
責任保險制度。

牽頭單位:人民銀行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

44、聚焦提供適應新消費新投資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創新投資方式,更好發揮政府投資的引領、撬動和催化作用。加大政府對教育、醫療、養老等基礎設施,以及農村地區和中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投資力度。加強適應新消費和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需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平臺建設,強化對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作用強、有望形成新增長點的重大科技工程項目的支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創新創業、技術改造、品質品牌建設等的帶動作用。推動健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法律法規體系,創新政府投資與市場投資的合作方式,明確並規範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權責利關係,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新消費相關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投資。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財政部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45、按照優化用地結構、提升利用效率的要求,創新建設用地供給方式,更好滿足新消費新投資項目用地需求。優化新增建設用地結構,加快實施有利於新產業新業態發展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用地政策,重點保障新消費新投資發展需要的公共服務設施、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等用地,適當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產性和生活性服務業、科研機構及科技企業孵化機構發展用地,多途徑保障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移動通信基站等小型配套基礎設施用地。優化存量建設用地結構,積極盤活低效利用建設用地。推廣在建城市公交站場、大型批發市場、會展和文體中心地上地下立體開發及綜合利用。鼓勵原用地企業利用存量房產和土地發展研發設計、創業孵化、節能環保、文化創意、健康養老等服務業。依法盤活農村建設用地存量,重點保障農村養老、文化及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用地,合理規劃現代農業設施建設用地。

牽頭單位: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
參加單位:有關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46、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促進人才流動,為消費升級、產業升級、創新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培養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隊伍,擴大家政、健康、養老等生活性服務業專業人才規模,加強資訊、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環保等領域高技能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更多既懂農業生產又懂電子商務的新型農民。推動醫療、教育、科技等領域人才以多種形式充分流動。
牽頭單位:教育部
參加單位: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外專局

47、完善醫療、養老服務護理人員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

牽頭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參加單位:衛生計生委、民政部、財政部

48、通過完善永久居留權、創造寬鬆便利條件等措施加大對國際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度。

牽頭單位:公安部
參加單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外專局

49、健全環境政策體系。建立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體系,強化節約環保意識,以健康節約綠色消費方式引導生產方式變革。完善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標識、認證等體系,開展綠色產品評價,政府採購優先購買節能環保產品。鼓勵購買節能環保產品和服務,支援綠色技術、產品研發和推廣應用。鼓勵發展綠色建築、綠色製造、綠色交通、綠色能源,支持迴圈園區、低碳城市、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建立綠色金融體系,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和綠色基金。推行垃圾分類回收和迴圈利用,推動生產和生活系統的迴圈連結。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質檢總局、財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
參加單位: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部、交通運輸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林業局、能源局、國家標準委、國家認監委

50、推進生態產品市場化,建立完善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汙權、水權交易制度。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協力廠商治理。

牽頭單位:發展改革委
參加單位:工業和資訊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林業局、能源局、民航局、證監會

二、工作要求

各地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並主動順應消費升級大趨勢,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推動經濟實現有品質、有效益、可持續發展。要加強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推動系統清理並修訂或廢止不適應新消費新投資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加快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明確責任主體、時間表和路線圖,形成政策合力。要完善政策實施評估體系,綜合運用協力廠商評估、社會監督評價等多種方式,科學評估實施效果。加大督查力度,確保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同一項工作涉及多個部門的,牽頭部門要加強協調,有關部門要密切協作;落實分工需要增加參與單位的,由牽頭單位商有關單位確定。發展改革委要做好跟蹤分析、統籌協調、督促檢查等工作,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