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人民日報:培育新動能要過幾道關?

中国证券网
2016-03-28 13:49

已收藏


“十三五”開局之年,完成6.5%—7%的經濟增長預期目標,需要新動能加速聚集

為什麼要尋找新動能?

實現“雙中高”需要新動能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5%—7%。對於一個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而言,保持中高速增長實屬不易。並且在保持中高速的同時,還要邁向中高端水準,就更具挑戰性。日前陸續公佈的2月份經濟資料顯示,儘管我國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繼續穩定在5.1%左右,物價也溫和可控,但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已連續48個月負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出口額同比下降逾20%。這些傳統經濟指標的持續下行,再次顯示“傳統引擎”仍不夠有力,要實現“雙中高”,新舊動能轉換亟待提速。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迫切需要培育新的動能,構造中國經濟的中高速發展模式及發展動力。通過大力發展各種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建立健全新制度、新體制、新機制,將產生源源不斷的新動力。同時,這些新動能還會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使傳統經濟煥發出新動力。

當傳統動能由強變弱時,需要新動能異軍突起和傳統動能轉型,形成新的“雙引擎”,才能推動經濟躍上新臺階。實際上,今年經濟工作開局良好,就離不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及新產品、新服務等新動能的不斷積聚。

新產業發展方興未艾。1—2月份,全國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27.2%。其中,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長25.4%,增速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快15.2個百分點。網路購物帶動快遞業務迅猛增長。1—2月份,全國預計完成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45.8%。資訊消費成倍增長,1月份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同比增長120.9%。

新產品增長勢如破竹。1—2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75.9%,智慧電視增長28.5%,城市軌道車輛增長28%。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新型工業產品增速遠超過工業生產增速的平均水準。

新的商業及服務模式發展如雨後春筍。網路約車、線上醫療、遠端教育等新型服務模式極大地釋放消費潛力,集休閒、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成為都市消費的新時尚。

“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真正實現全面小康,成功進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必須要有新的增長動能,而不能簡單依靠傳統的經濟板塊和發展模式。”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表示,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對於中國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保持在世界經濟增長中的“主引擎”地位,甚至在當代世界經濟競爭中“彎道超車”,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新動能從哪來?

結構調整、技術創新、深化改革


新常態,呼喚新動能。然而,新動能從哪裡來?

事實上,我國近年來大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已初顯成效。

新動能來自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農產品電商的普及,加速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大大改變了農業的生產、經營模式,提升農業效益。“機器換人”不僅加速現代製造業轉型升級,使製造效率更高、產品品質更精,更多勞動力從簡單的重體力重複勞動中解放出來,得以從事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

新動能來自技術創新和服務優化。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加速滲透,不斷催生新的服務模式:6億多線民不斷推高網購消費紀錄,打車軟體讓出行更便利,資訊化、智慧化的工業系統再造也讓個性化、定制化服務走向大眾。劉元春認為,近年來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新舊動能轉換奠定了良好基礎。“過去十年,我國在互聯網、資訊技術領域的突破非常明顯。儘管近幾年全球專利增速在下降,但我國發明專利增速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與世界先進水準的技術鴻溝在加速縮小,很多產業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這種突破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還有很多是業態、模式層面的。”

新動能還來自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我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2萬戶,個體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增加了6220萬人,創業對帶動就業發揮了明顯的促進作用。隨著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企業投資的審批時間不斷縮短,審批手續不斷簡化,投資環境越來越好。而今年實施營改增等減稅降費的政策,全年還將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讓企業轉型升級“輕裝前行”。

此外,中國的大國優勢也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有利條件。“我國人口多,經濟總量大,處於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為新動能的培育提供了縱深空間和制度創新空間,潛力巨大。”潘建成說。

如何培育新動能?

轉變觀念,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鼓勵創新


“必須看到,新舊動能轉換遠遠沒有達到預期目標,還是要堅定不移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動能轉換進一步深入。”潘建成表示,新舊動能轉換還面臨多重挑戰,任重而道遠。

挑戰來自國際市場萎靡的影響。當前世界經濟整體復蘇乏力,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較多,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交融,必然會受到外部環境的複雜性、多變性的影響。

挑戰來自傳統增長模式的拖累。傳統產業產能過剩情況加劇,行業虧損面加大,債務壓力較大,卻佔有大量的生產要素。資源錯配給新舊動能轉換造成不利影響。

挑戰還來自短期市場波動的衝擊。去年以來,在全球金融市場動盪、風險加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短期下行壓力增大,將對孕育新動能的大調整、大改革帶來影響。

應對挑戰,要堅定信心,有耐心。“新動能的培育發展需要一個過程,我們要有耐心,做好啃硬骨頭的心理準備。創新,尤其是那種重大的、顛覆性的創新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而就。”潘建成表示,培育新動能,轉變觀念是第一步。“必須認識到新動能對中國經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全面小康至關重要。”

應對挑戰,要深化改革,敢闖關。發展新動能,要用新發展理念來全面檢驗現有的各種制度體系、政策框架以及嵌入政策、制度背後的利益結構,破除妨礙新動能孕育的體制機制障礙,構建出有利於創新的環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培育新動能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了有利條件。”潘建成舉例說,當前實施的財稅體制改革、簡政放權改革等等,都在著力改善企業的供給環境、創新環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帶來長期發展理念的變化,改變了過去刺激經濟的短期行為,這些都為新動能的培育創造了有利條件。

“制度創新是技術創新、產業創新、業態創新一個很重要的基礎。”劉元春分析,技術創新的內生動力來源於利益結構,然而我國傳統制度所構建的激勵機制、利益分配模式並不利於技術創新,迫切需要改革。比如說,只有打擊各種盜版現象,有力保護智慧財產權,才有利於創新創造。

應對挑戰,要科學引導,強監管。劉元春建議,通過產業基金、創業基金等新工具,讓政策更多向新產業、新業態等傾斜,引導企業和投資者積極轉型。同時,政府還應提供更加完善的法治體系,供應自由的創新環境,降低交易成本,加強產權保護。“政府應改變過去大包大攬的治理模式,為創新創造寬鬆的環境、開放的市場。”

“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由於新舊動能交替,整個經濟會不可避免地經歷陣痛,這就要求我們發揮好社會政策托底的作用,更好地改善民生。”潘建成說。
相關新聞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