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股票

11月需對結構風險保持適度謹慎

中国证券网
2015-11-02 09:42

已收藏

10月股市整體表現紅火,滬綜指漲11%,創業板指數漲19%,美股三大股指創自2011年以來的最大單月漲幅。但10月下旬開始,盤中屢現跳水,顯示已有獲利盤開始批量退出,市場逐漸陷入糾結狀態。我們認為,11月市場風險偏好將有所回落,宜對結構風險保持適度謹慎。

轉型驅動行業的“泡沫化”

近期的“雙降”與“十三五”規劃建議,強化了A股市場中期生態系統。“寬貨幣”穩增長,目的是為改革與調結構爭取時間與提供穩定的平臺。未來經濟降速轉型、利率下行將是一種常態。在產能出清進程依然緩慢與債務週期延續的舊模式制約下,系統性牛市難以預期。但“寬貨幣”仍在路上,實際負利率下權益類資產相對於房產、存款乃至債券與理財產品,配置價值的比較優勢進一步顯現,居民資產傾向于金融投資的趨勢未改。

再看市場環境,10月份滬綜指漲11%,創業板指數漲19%,整體市場環境是在“做空管制”、“清配資”的情況下,基本實現了針對前期“股災”的結構性超跌修復。在護盤資金對於3000點長效維穩機制仍未撤離、IPO重啟尚未進入市場預期體系的情況下,11月份雖然仍然存在局部獲利回吐壓力,但整體系統性風險依然不大。

可以預見,在這樣一個低系統風險的平臺上,受益“十三五”規劃低市值題材股的“巷戰”,將提供不少結構性收益機會,將成為居民理財的競技場,而機構投資者將在新興行業的成長白馬股中抱團取暖。據此,轉型驅動行業的資產泡沫化或成為常態。而所謂的“妖股”,只不過是資產泡沫化與結構性行情的極端化表現而已。

風險偏好大概率回落

A股市場中期生態系統的三個關鍵字是“降速”、“轉型”與“利率下行”。這三個關鍵字顯示未來行情依然是資產定價模型中的分母驅動。經濟降速幾乎是一個常量,雖然不會對市場形成利空式打壓,但會壓制大盤的反彈空間。因此,我們判斷11月份結構行情的力度,主要是看市場風險偏好的邊際變化。而風險偏好的升降又主要與流動性與改革預期直接相關。

“寬貨幣”雖然仍在路上,但11月份流動性方面的邊際變化應該是向下或者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來看,10月份的“雙降”有效提升了市場對於流動性環境進一步充裕的預期,對於市場的正面衝擊性利好雖然有限,但是提供的支撐有目共睹。11月份國內“寬貨幣”利好預期對於市場的激勵無疑會有所下降。而週邊流動性不確定性影響更大,甚至會成為11月份市場選擇方向的主要因素。10月FOMC議息會議聲明中,美聯儲宣佈維持0—0.25%利率水準不變,但聲明整體內容明顯偏鷹派,明確表明在12 月份會議中將會考慮加息問題,較為清晰地闡明了自身立場。如果美國經濟資料表現能夠如美聯儲的預期,那麼12 月加息的可能性很大。如是,新興市場將會受到考驗。因此,11月6日出爐的美國10月非農就業報告,12月15日至16日召開的議息會議,對於A股在內的新興市場而言,或許是比較重要的時間節點。

10月份結構性機會之所以能夠生生不息,重要原因是10月份的事件性投資機會極為豐富,從習主席訪問英國,到“十三五”規劃,甚至到中美南海博弈。充電樁、健康中國、二胎、石墨烯、航太軍工等主題投資熱點此起彼伏。反觀即將到來的11月份,除了11月11日的網購狂歡節之外,“十三五”規劃內各主題熱點依然將得到延續與深挖,但主題熱點繼續大幅升溫的機會似乎有限,改革預期降溫下的主題熱點相對淡化應該是可以預期的。

綜上,由於事件驅動的改革預期峰值已過,以及美聯儲加息預期作為市場流動性的不確定因素將浮現,可以預見,11月份的風險偏好將有所回落,市場需要消化整固甚至可能出現一定的調整。

適時休息是一種美德

在低量存量資金博弈為主的情況下,三季度堆積的巨量套牢盤需要長時間折返補量消化,儘管由於11月份風險偏好回落,市場可能出現一定的調整,但是我們依然不認為市場短期會出現時空兩方面具有破壞力的調整,理由如下:1、3388-3490點缺口未完全回補,3500-3800點一致預期目標位元未到達,行情弱於預期,市場難以出現共振性拋壓;2、機構投資者從低倉位開始增倉的平均成本在3200點一帶,且配資平倉壓力消失,市場難以出現持續殺跌動力;3、護盤資金在銀行板塊中的長效維穩機制依然存在,並且低位的權重藍籌板塊補漲要求一定程度上也維護了指數的穩定;4、部分領銜的新興產業股,已經出現進入平坦型調整雛形的分時結構。

其實11月份市場的風險並不在大盤調整,而在於主題熱點階段性退潮帶來的結構性風險,這是需要重視與防範的。事實上,在存量資金博弈的結構行情當中,市場調整的內涵並不一定是指數下跌,其一般會經歷出擊結構機會獲勝概率下降,再過渡到結構風險湧現兩個階段,交易型選手應該是很容易捕獲這種盤感變化的。因此在11月份的交易規劃方面,我們建議降低交易頻次,在市場趨勢方向未決的時候,休息一種美德,這對我們獲得觀察市場更為清澈的視野,是非常必要的。

未來出現比較確定性的“抱團”結構機會,大概率會出現在10月份以“乾淨”的量能覆蓋6月份峰值的品種,時間上則是在未來股指調整到一個重要支撐位的時候。期間的觀察方向是:購並重組產業轉型的個股;新能源車產業鏈、中國製造2025、健康中國以及“二胎”等4個資金認同度較高的主題熱點;新興產業的三季報成長白馬股。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