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期貨

期貨公司“苦樂不均” 創新轉型迫在眉睫

中国证券网
2017-08-22 10:48

已收藏

進入8月下旬,不少期貨公司的上半年業績逐漸揭開面紗。從已公佈的期貨公司業績情況看,多數實現同比增長,但仍有約三成公司業績出現下滑。期貨公司僅靠傳統期貨經紀業務支撐營收持續增長的壓力有所增大,預計下半年將有更多公司謀求傳統和創新業務並進的模式,以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上半年,國內股指期貨緩慢復蘇,國債期貨交易規模小幅回升,商品期貨行情也可圈可點。據上證資訊統計,已有13家期貨公司通過券商半年報和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披露了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從盈利能力來看,永安期貨上半年淨利潤達4.728億元,是13家中唯一一家淨利潤超1億元的公司。浙商期貨、華泰期貨和申萬期貨的盈利能力緊隨其後,上半年淨利潤均超過7000萬元。

不過,相較去年同期的資料,上述4家公司卻呈現出分化態勢。永安期貨和浙商期貨的淨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40.37%和160%,而華泰期貨和申萬期貨的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16%和13.5%。

天風期貨和宏源期貨的淨利潤也出現下滑。其中,天風期貨淨利潤同比下降90.17%,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是其手續費及傭金和資管業務收入的縮減。資料顯示,天風期貨主營業務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同比下滑18.88%,資管業務收入則縮減61.62%。

業績分化的背後,是上半年期貨公司的傳統經紀業務收入所面臨的壓力。

市場人士向記者表示,雖然上半年多個商品期貨品種走高,但交投活躍度僅集中在部分黑色系品種上。整體看,商品期貨的成交量較去年同期下降約10%。

“隨著行業競爭加大,現在期貨公司的手續費幾乎接近零,雖然可以通過期貨交易所手續費返還來緩解經營壓力,但僅靠經紀業務收入很難維持期貨公司主營收入的持續增長。”該人士表示。

由於傳統經紀業務面臨壓力,不少大型期貨公司已開始謀求業務創新轉型。目前,期貨公司的創新轉型業務多集中於資產管理產品、風險管理平臺和期權業務。

淨利潤同比增長81.1%的東興期貨在報告中表示,旗下期貨資管規模迅速增大,主動性管理能力有所提升,為其營業收入增厚的原因之一。長江期貨表示,上半年公司創新業務持續發力,新設資管產品11只,規模為1.54億元。同時,長江期貨旗下風險管理子公司打造了專業風險管理平臺,報告期末已與16家企業展開專案合作。

此外,不少大型期貨公司正逐步開展期權做市商的業務。浙商期貨在報告裡表示,上半年公司啟動了白糖期權做市商業務,並推動“保險+期貨”在雲南天然橡膠項目、新疆棉花價格保險扶貧項目和廣西南寧白糖價格保險項目的創新落地。巨集源期貨上半年通過完善制度流程和技術系統,順利開展了商品期權業務。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行情的平穩發展,預計下半年將有更多期貨公司尋求“傳統+創新”的業務盈利模式。傳統經紀業務方面,下半年原油期貨有望上市,預計將給已獲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會員資格的期貨公司增厚相關業務收入。在創新業務方面,資管產品和期權做市業務將會是不少期貨公司加大資源投入的領域。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