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債券

外資連續24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中國資產"吸引力凸顯

新華社,上海
2020-12-08 10:29

已收藏



新華社上海12月8日電(記者桑彤 楊溢仁)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佈的最新債券託管量資料顯示,11月境外機構的債券託管面額為27663.36億元,同比上漲47.88%,境外機構投資者已連續24個月增持中國債券。

與之相互佐證的是,11月借由"債券通"管道參與人民幣債券交易的機構表現十分踴躍。11月"債券通"共計成交5895筆,總成交達4850億元,月度交易量創歷史新高。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坦言,"中國資產"崛起的時代已經來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加劇了全球"資產荒"的局面,國際長期投資機構不論從分散化投資還是從獲取超額回報的角度看,都將選擇增持"中國資產"。這與中國希望通過開放金融市場來促進中國金融發展和中國經濟向創新驅動轉型的需求不謀而合。

今年9月,富時羅素宣佈從2021年10月起將中國債券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WGBI)。滙豐預計,此次納入有望吸引約1500億美元的境外資金流入中國債券市場。

在景順固定收益亞太區主管黃嘉誠看來,納入指數將成為中國在岸債券市場發生重大結構變化的關鍵"催化劑"。目前,商業銀行是中國在岸市場的主要債券持有人。隨著更多國際投資者的參與,多元化的投資者基礎將進一步提升在岸市場的流動性和透明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發言人近日表示,香港金管局與中國人民銀行正在展開"債券通"南向通的框架性方案研究工作。

"在北向通成功運行的基礎上,南向通的開啟將有多重重要意義。"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國際團隊負責人常征表示,一方面,南向通啟動將為境內投資者提供資產全球化配置的途徑,這有助於境內投資者利用香港市場在全球範圍內管理和對沖信用風險;另一方面,在構建金融雙向開放新局面的過程中,南向通向外界傳遞中國實現更大範圍對外開放的決心和信心。

"從中長期來看,債券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還將有助於增加離岸人民幣市場的金融產品、豐富海外市場投資管道,對人民幣國際化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常征說。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