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日前指導滬、深交易所分別聯合中國結算發佈了《關於為上市期間特定債券提供轉讓結算服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對違約債券等特定債券的轉讓、結算、投資者適當性、資訊披露等事項作出了安排。這意味著,違約債券交易服務提上日程。
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為違約債券提供轉讓結算服務,有助於形成有效疏導風險的機制安排,改變此前債券到期違約後即摘牌,投資者只能被動等待兌付的情形;有助於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轉讓化解債券違約風險,促進信用風險出清;有助於投資者及時處置不良債券,滿足產品到期清算要求;有助於促進形成有效的風險定價機制,提升交易所債券市場價格發現功能。
近幾年,隨著我國債券違約逐漸常態化,債券違約後的處置成為投資者比較關心的問題。Wind資訊統計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28日,我國債券市場債券有366只(剔除掉場外市場及跨市場債券)債券違約,涉及違約金額2847.03億元。從債券違約後的兌付情況來看,整體兌付率比較低:足額兌付只數占比約8%、金額占比約4%,部分兌付只數占比約4%,金額占比約2%。
自2014年我國債券市場首只公募債違約以來,違約事件不斷增多,違約債券的兌付比例逐步下降,違約債券兌付金額占當年違約金額比例從2014年的74.36%下降到目前的5.58%。
國金證券分析師肖雨表示,剔除掉近兩年違約債券求償期限較短有一定影響外,違約逐步常態化可能與近2年融資環境相對偏緊、違約主要為獲得外部支持相對較小的民企有關,地方國企等外部支持力度較大的主體兌付率仍較高。
違約債券轉讓最應該注意的是什麼?首先是兌付風險。即使違約債券最終兌付了,投資者往往也需要經歷較長的處置過程。從違約債券違約後到最終兌付間隔天數來看,全部兌付債券間隔時間不超過400天,最長的為368天,平均80天;部分兌付債券的間隔時間較長,最長的達1145天,平均317天。部分兌付債券中分批償還本息的占比較高,造成了其兌付間隔期較長。
那麼,哪些人能夠參與違約債券交易?
可以參與特定債券轉讓的投資者包括,僅限符合滬深交易所《債券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合格機構投資者可以受讓特定債券,原持有特定債券的非合格機構投資者可以選擇繼續持有或賣出。
一般來講,持有特定債券的投資者需要深度參與違約處置,維權耗時較長,最終的實際償付也較難預期。因此,特定債券更適合風險偏好較高、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熟悉債券產品及相關法律制度,並具有一定債券風險處置經驗的合格機構投資者參與投資。
違約債券兌付的錢哪裡來?債券違約後,企業主要通過自籌資金償付,債務重組、破產重組及擔保人代償相對較少。從債券違約後公司公告籌措資金來源來看,經營尚可的公司可以依賴日常經營慢慢償還債務,如山水水泥;對於經營困難,但還擁有部分優質資產的企業,往往通過出售資產或質押股權來籌資,比如珠海中富、金鴻控股、上陵集團等;債務重組類企業一般通過整體出售資產或出讓部分股權來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而獲得資金,比如,協鑫集成、中國二重、中弘股份、洛娃集團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