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 債券

​中資美元債發行創新高 今年料將繼續火爆

中国财富网
2018-01-11 14:27

已收藏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彭博終端資料顯示,2017年全年中資美元債發行2177只,累計發行金額為315,637,718,000(約3156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上半年發行總額為138,695,464,000(約1387億)美元,下半年發行總額為176,942,254,000(約1770億)美元。全年發行額最高為郵儲銀行在9月27日發行的72.5億美元的境外非累積永續優先股PSBC 4.5% Perp,接近監管部門批准的規模上限(500億人民幣等值、約合76億美元),創造了亞洲美元債史上最大單筆發行記錄。全麵票息最高為中國優通在6月27日發行的400萬美元、票息為11%、於2019年到期的擔保票據。

從行業類別看,金融行業類企業在發行只數和金額上都堪稱絕對主力,發行只數為1923只,發行金額總額為214,179,118,000(約2142億)美元,其次為政策性銀行發行的政府類債券,發行只數為119只,發行金額總額為19,842,300,000(約198億)美元。

2017年以來中資美元債新聞不斷,2017年10月26日,財政部在香港發行20億美元無評級主權債5年期10億美元,10年期10億美元,獲約220億美元認購。其中5年期收益率為2.196%(票面利率2.125%);10年期收益率為2.687%(票面利率2.625%),為2004年後財政部時隔十三年首次重啟發行以美元計價的主權債券。而在非銀類企業發行境外債券方面,阿裡巴巴在11月30日宣佈發行70億美元、期限分別為5.5年、10年、20年、30年和40年五類債券,創全年亞洲非銀企業發行的最大單筆債券記錄。

中資美元債發行火熱

中資美元債發行的火熱行情帶動了整個亞洲債券市場,據摩根大通資料顯示,2017年中資企業發行的美元債占亞洲債券市場美元債整體規模的65%,而近日華爾街日報援引分析人士統計數據稱,亞洲公司和政府(除日本外)2017年的美元債發行規模創出歷史新高3,339億美元,這一熱潮主要受中國推動。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到的多位元市場人士表示,在2017年國內債券市場利率上行、人民幣匯率企穩的大背景下,中資企業迫於國內融資壓力而開拓海外融資市場、尋求境外發債,而今年預計在依然持續強監管、金融機構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信用市場資金依然不會充裕,多位分析人士傾向認為2018年國內債券市場整體利率上行,2018年中資美元債發行料將繼續火熱。

1月4日,穆迪大中華區信用研究分析主管、副董事總經理鐘汶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介紹,前幾年中資企業海外發債的動力不大,是因為國內流動性還比較充裕,而2017年非常明顯的一點是,貨幣政策整體偏中性,對債券市場加強監管,金融機構去杠杆的政策方向比較明顯。他預計國內發債成本比較高的現狀在2018年不會改變。

2017年12月28日,聯訊證券董事總經理、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亦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境內融資壓力增大會迫使中資企業在2018年繼續加大開拓海外融資市場的力度。

2017年並非這一熱潮的元年,中資美元債發行自2010年開始提速,2016年刷新歷史記錄,全年發行只數為1889只,總發行額1786.17億美元,2017年的發行只數2177只、發行金額3156億美元,可謂再創新高。

從2010年至今,中資美元債發行總體分為三個階段,只在2015年811匯改至2016年初有所回落,2016年初以後升溫持續至今。民生研究院海外組負責人張瑜在研報中指出,2010至2014年的首次大幅增長,源於當時海外美歐日三大央行推行寬鬆貨幣政策,人民幣匯率呈現單邊升值趨勢,私人部門有資產本幣化+負債外幣化的套利配置動機。2015年8月至2016年初,由於匯改衝擊有所回落。2015年811匯改後,人民幣匯率進入貶值週期,前期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表開始反向修正,資產外幣化+負債本幣化,提前償還外債的存量減少與新增發債的增量減少同時使得境外債市場發展有所放緩。2016年至今匯率機制運行平穩,波動常態化之後,中資企業境外發債重新升溫。

需注意綜合融資成本

近年來監管不斷為境外債發行簡化流程,創造良好環境,2015年9月14日發改委發佈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推進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制管理改革的通知》(簡稱2044號文),從額度審批制改為向發改委備案登記制,簡化了境內企業境外發債的備案登記程式及外債的發行條件,為中資美元債的發行節約了時間成本。加之前述境內融資壓力增大、發行美元債的融資成本整體上低於國內等因素,中資發行人近年來對於美元債興致勃勃。

鐘汶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亦表示,監管層對於中資企業在海外發債持相對積極的態度,從發改委最新公佈的企業境外發債備案登記名單看,以前一般是大型央企、國企,民營企業很少,這次發改委通過的名單裡包括了央企、地方國企和甚至比較小的地方民營企業。他預計,今年發改委美元債備案額度整體把控不會少於去年,資本項開放是大的政策目標。

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從發行人角度而言,雖然具備以上利好因素,但發行人資質不同,發債成本亦不相同,此外還需要考慮匯兌損益風險帶來綜合融資成本增加。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彭博資料顯示,僅就城投這一類別而言,利率分化也很明顯。2017年全年發行的總共28只美元債中,票面利率最高為7.25%,是青海省投資集團(標普評級:BB-,大公香港評級:BB)在2017年發行的首筆3年期美元債,而最低紀錄者為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公司(惠譽:A+),其在9月17日發行7億美元票息為2.75%的3年期債券,為迄今為止中國地方國企在境外債券資本市場上最窄3年期發行利差。

另外除了需要考慮票息成本之外,還要考慮匯兌損益風險。一些國企對資金需求迫切,當專案進行過半,資金面較緊,對成本的敏感性相較於商業企業要低。如果全額做套期保值的話(注:以對沖匯率、利率不利變動導致發行成本加大的風險),成本亦會再度拉高。

“一般成本(在票面利率基礎上)還要加3%至4%。比如一隻票面利率4%的債券發出來,最後以人民幣計價的話總成本可能在8%、9%。很多企業對成本,特別是把匯率損益風險計入成本的敏感性較低。其實2016年有很多民營企業因為考慮到這個情況就不發美元債了,因為2016年是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最厲害的一年。” 鐘汶權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時解釋道,他提醒企業發行境外債券時要考慮到綜合融資成本。

流動性及兌付能力是關鍵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瞭解,中資發行的美元債多在中國香港、新加坡、倫敦三地交易所上市,一般多以Reg S註冊非公開發行,只在美國之外銷售,面對美國以外的境外投資者,不需要根據《美國證券法》(U.S. Securities Act)登記,發行成本、速度均比較便捷,而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屬於公開發行方式,條件較為嚴格。發行人路演也多集中在這三地,許多投資機構總部集中設在新加坡,加之新加坡交易所對於發行成本而言較為優惠,成為許多發行人的“應許之地”。

在路演中,境外投資者最關心什麼?核心訴求點都集中于企業還本付息的能力。以上饒城投為例,該公司在2017年12月19日發行三年期美元債,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在中國香港、新加坡兩地路演。上饒城投總經理李峰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介紹,路演中投資者最關心的要點還是集中于企業在未來三年的經營狀況及未來對還本付息的保障力度。

早前坊間一度質疑中資美元債在國際市場的流動性,特別是2016年城投大批出海時,市場一度懷疑這些資質參差不齊、國內投資者都未必叫得上名字的城投能否獲得境外投資者的青睞,有些公司發行債券時甚至為無國際評級發行,如2017年瀋陽和平國資、黔南東升發展發行的一年期無評級美元債。

對此,鐘汶權在回應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稱,很多中資買方機構在境外設立的分公司常被歸為境外投資者,而嚴格意義上的境外投資者在統計上不好劃分。從一般邏輯來看,沒評級的債券風險溢價較高,流動性也會較差。投資人買沒評級的債券受到的限制會更多。有的投資人在買中資美元債的同時,還在買該公司的境內債券,所以對公司的基本面已經有一些瞭解;還有一部分投資者買美元債時主要是看好美元的升值空間,所以就沒有考慮那麼多評級因素。相比之下,國際投資者比較看重債券的流動性,因為比較看重交易機會;而很多境內投資者傾向于持有到期,對流動性就不那麼看重。

境內外投資者的區別不僅於此。中國銀行倫敦交易中心分析師丁孟對21世紀經濟報導進一步分析,中資買方肯定稱不上美元債市場的大買家,一隻債如果總體流動性表現好,一般而言是受到了境外投資者的青睞。境內外投資者買債的思路並不完全相同,比如境外投資者對發行人是SOE(國企)就並不“感冒”,還是要看債券本身的安全性(即還本付息能力)和流動性,對收益率的要求也不會降低。即使是在國內知名的央企國企,如果是第一次在海外發行債券的話,國際投資者也未必買帳,而傾向於觀察其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後再做判斷。 “建議(發行人在境外)多發幾筆,讓投資者熟悉你。”他笑著說。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