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公用事業

核技術萬億市場待開啟 多措並舉促增長

中国证券网
2016-12-14 10:07

已收藏


從食品消毒滅菌到輪胎預硫化,從汙水處理到材料改性,從加速器到安檢儀,從放射診療到工業檢測……這些都是核技術應用的領域。《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廣東、北京等地採訪瞭解到,一方面,當前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已經步入快速發展期,未來有望達到萬億元規模。但另一方面,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核技術應用很多領域都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相關標準、指引都是空白,導致引領產業發展作用不足。

而目前我國核技術應用市場除放射性同位素等少數領域外,外資佔據了相當部分中高端市場,國內主要靠的仍是上世紀80年代前後科研成果的積累,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長期處於各自為戰狀態,難於形成規模與產業化發展。

需求增長刺激產業“神經”

埋在牆壁裡的普通電纜,如果換成新材料製成的電纜且經過電子加速器輻照後就可以成為耐高溫、耐老化和無鹵阻燃性能的特種電纜,壽命和安全性將大幅提升;新生產的飲料瓶子,用電子加速器輻照一下,就可以殺滅細菌,比之前使用消毒水殺菌、清洗要節省大量水資源;一些半導體晶片,也可以通過輻照提升性能……中廣核核技術公司總經理張劍鋒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說,核技術應用就是利用核的一些反應或效應開展工作,從全球範圍看,它已成為推進各國開發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方法的一條重要途徑。

“如果說核能是核領域的重工業,那麼核技術應用就是核領域的輕工業,這應該是兩個齊頭並進的輪子。”中國同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范國民說。

在業界人士看來,當前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正在步入快速發展期。一是國民經濟轉型升級和國民消費需求提升刺激了核技術應用的產業空間。張劍鋒介紹說,近兩年來,隨著消費水準的持續提升,國內市場對於高品質、高性能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這為能夠提升材料性能、製備高新材料、進行醫療診斷和治療、實現無殘留消毒滅菌並具有可選擇性強、靈敏度高等優勢的核技術應用產業提供了空間,“比如大家熟悉的新材料製成的電線電纜,輻射後雖然成本有所增加,但可將使用壽命大幅延長,甚至超過房屋設計壽命,這就大幅提升了建築物的使用品質和安全保障,也就更符合當下消費者的需求。”張劍鋒說。

二是我國在核技術領域的科研突破為相關產業開發奠定了基礎。據介紹,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起步於上個世紀50年代,但廣泛應用要到改革開放以後,近年來才實現長足的進步,實現了對大部分領域的技術覆蓋,部分成果還處於全球領先水準,如強流質子迴旋加速器等指標和性能基本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使我國成為少數擁有新一代放射性核束加速器的國家,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工業輻照用鈷-60填補了國內空白,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大鈷源供應商。

得益於這些積極因素,業界普遍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核技術應用潛力巨大,未來有望開啟萬億市場。與工業化發展階段相適應,我國核技術應用在材料改性、無損檢測、環境保護、食品與公共安全、儀器儀錶、核醫學等已初步形成產業規模。中國同輻協會統計資料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的產值約為3000億元,相當於2010年規模的三倍,總體呈現加速增長態勢,有望成為當前經濟環境下新的增長熱點。

國信證券今年7月發表的研究報告認為,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核技術本身還在不斷發展,應用領域的範圍也在不斷擴大。目前國內核技術應用中只在材料改性這一領域實現了較成熟的產業化發展,就已經產生了千億市場空間。未來隨著核醫學、消毒滅菌、環保、輪胎預硫化、輻照固化等新領域的產業化條件成熟,後續核技術應用必將迎來更大增量。而隨著以對應加速器為核心的關鍵技術的突破,包括核醫學、汙水處理、輪胎預硫化、輻照固化等任一領域的產業化成熟,核技術應用行業將有望實現平臺式提升。

大門開啟門檻仍存

然而,萬億市場大門開啟之後,門檻仍存。業界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我國核技術應用產業也存在一些障礙有待消除。一是我國核技術產業缺少整體規劃,相關領域的行業標準匱乏導致引領作用不足;二是核技術產業的市場主體仍有待進一步培育;三是公眾對涉核專案認知度不高。

張劍鋒說,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核技術應用很多領域都處於剛剛起步階段,相關標準、指引都是空白,導致引領產業發展作用不足,“比如國外已經廣泛應用的、利於環保的輻照食品保鮮、醫療衛生用品輻照滅菌、輻照固化印刷、輪胎輻照預硫化、海關檢疫、污水治理等應用,現在都需要強有力的政策支援與引導。”

由於涉及核安全問題,核技術應用具有鮮明的政策依賴效應。張劍鋒說:“國家是否認可、是否扶持,對於核技術而言至關重要”,以目前開展較好的材料改性領域而言,就有多個相關部門採取了頒佈輻照交聯線纜產品標準、將高分子新材料列為化工新材料發展重點領域、出臺檔鼓勵加速器及其輻照應用技術開發等舉措,取得顯著效果。

在培育核技術產業的市場主體方面,有關業界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我國核技術應用市場除放射性同位素等少數領域外,外資佔據了相當部分中高端市場,而國內主要靠的仍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後科研成果的積累,相關企業和科研院所長期處於各自為戰狀態,難於形成規模與產業化發展,新產品特別是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較少,導致大量的國外設備、儀器充斥國內市場。

另外,由於有些公眾缺乏對核技術的全面、客觀認識,往往“談核色變”,這也是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的一大障礙。有關人士介紹說,日本福島核事故以及國內幾起輻射安全事故對涉核行業的影響並未完全消除,部分公眾對放射性業務和產品有所排斥,一家核技術企業原本2011年起就在大連籌建一座新的鈷源輻照裝置,並於2015年獲得環保部頒發的許可證,但由於當地另一家企業以安全為由阻撓,至今無法運營;此外,有企業近年來為滿足國內核醫學發展需求,計畫布點建設核醫藥中心,但由於“鄰避效應”,造成一些中心被迫改址或建設停滯,阻礙了產業的發展。

多措並舉消除增長門檻

一面是廣闊前景,一面是現實門檻,業界人士和專家建議認為,應當採取針對性措施破解障礙,推動這一新興領域蓬勃發展。

一是及早制定非動力核技術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同時建議相關機構儘快對各類國內外相對成熟的核技術應用領域進行梳理,參考國外相關標準,制定符合國情、利於技術革新的標準,推動並引領產業發展。

記者注意到,“十三五”規劃已經在謀篇佈局核技術應用、軍用加速技術轉民用加速技術突破。國信證券研究報告表示,“十三五”規劃把核技術納入加強前瞻佈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並提出加快開發民用核分析及成像技術,明確提出核技術並作闡述,這尚屬我國五年規劃的首次。國防科工局發佈《2016年國防科工局軍民融合專項行動計畫》,繼2015年後再次提出加快核技術應用,並進一步明確加強核技術應用產業發展,重點在放射性同位素生產、醫用加速器、放療設備研發等領域加大科技攻關,推動一批項目立項。

二是加大核技術應用市場主體培育力度,通過實施混合所有制、推動科研機構體制創新等途徑,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加快我國核技術應用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目前,我國核技術應用領域的新生力量包括科研院所轉制企業、民營集團和混合所有制企業。其中包括有以核技術研究起家的一些科研院所相繼轉制成立了清華同方、原子高科、中科英華、久遠科技等股份公司或企業集團,也有一些非核的大型企業如杉杉集團、黃金總公司等都相繼進入了核技術應用領域。今年7月28日,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重組大連國際項目無條件過會成功,成為核技術應用領域罕有的央企主導型混合所有制企業,本次注入的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下屬七家子公司都是中廣核集團通過股權並購組建的,被認為是將央企資源優勢和民企市場化優勢的充分結合,具有很強的市場活力。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廣核中科海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就與巴基斯坦海運集團簽署一台10MeV/20kW高能輻照電子直線加速器銷售協定。這是繼2016年中廣核達勝加速器技術有限公司首開我國工業電子加速器產品進入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先例後,中廣核核技術應用有限公司實現的我國核技術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又一突破。12月,中廣核達勝加速器技術有限公司製造的一台自遮罩電子加速器起運美國,開創了我國工業電子加速器出口歐美發達國家的先例。

國際輻射聯合會理事、中廣核達勝總經理肖峰說,得益於公司“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去年初,公司成為國內唯一的國際輻射聯合會理事單位,這意味著公司在國際上具備了話語權,海外市場也成為公司持續、快速、高效發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標。目前公司正計畫在海外設立輻照交聯材料生產基地、電子加速器銷售和售後服務中心。

張劍鋒說,在新形勢下,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主體,國家鼓勵創新創業,鼓勵企業與科研院所開展合作,鼓勵科技人員到企業去,中廣核核技術也正在和相關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其中包括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隨著科研機構與高校的成果向市場轉化機制的不斷完善,加速形成產學研用緊密合作聯盟,實現從科研到市場的無縫對接,我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一定會得到不斷加強,企業主導的核技術產業定會呈現蓬勃的生機。”

國信證券則分析認為,重組後的大連國際主業將聚焦改性高分子材料、加速器製造、輻照加工三個方向,並拓展核醫學等具有更寬闊市場空間的非動力核技術應用領域性新方向。材料改性領域是目前國內核技術應用產業化最成熟領域,也是公司現階段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和利潤基礎;加速器是公司的核心技術和產業升級的關鍵驅動力;核醫學將是未來公司重點突破業務;汙水處理、輻照固化、輪胎預硫化等是加速器的下游應用領域,涉及範圍廣闊,局部突破或將帶動公司業績階梯式增長。

三是加大科普宣傳力度,通過國家、地方和相關企業的緊密合作,減少和消除公眾存在的核恐懼和陰影。有專家建議,當前我國各地普遍缺乏對核技術應用的系統科普知識宣傳,包括對輻射技術在食品保鮮保藏等方面的應用,很多人還是存在顧慮,這些都需要加大科普宣傳,加強對核技術應用認知的引導。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