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9月27日電題:"行走的石窟"折射文物數位化"中國速度"
新華社記者王皓、朱涵
"3D列印`音樂窟`的上色即將完成,預計年底在浙江杭州完成`首秀`,隨後將在國內及海外進行巡展。"雲岡石窟研究院數位化室主任寧波說。
所謂"音樂窟"是位於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的第12窟,建造於西元5世紀。石窟內部用立體雕刻的形式,記載了古代音樂人盛大演出場面。
"我們用鐳射掃描、高清拍照的方式記錄文物的資料,由於石窟體積巨大以及其珍貴性,整個操作過程十分不易。"寧波說,儘管石窟高度達到10米,但採集的精確度要達到0.03毫米。
作為"音樂窟"3D列印團隊的主要成員,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李志榮告訴記者,這個作品保持了原石窟的尺寸和質感,是中國首個可以移動的3D列印石窟。
為了能夠讓3D列印石窟移動展覽,列印團隊選擇了輕型材料,且將石窟分成近百塊,裝在多個貨箱裡進行運輸。"列印石窟與原石窟1比1複製,整個石窟體積超過2000立方米,而重量從上百噸變為了5噸。"李志榮說。
自2018年10月"音樂窟"完成3D列印之後,整個團隊一直在為石窟上色並策劃展覽。"經過一千多年風霜,文物表面顏色褪去不少,顯得較為黯淡。"據寧波介紹,在確保真實性的前提下,團隊會稍微"調亮"列印作品的鮮豔度,增強展示效果,再現文物風貌。
據瞭解,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兩年前已經與雲岡石窟研究院合作,完成中國首例文物異地原比例複製案例,3D列印出的雲岡第3窟大佛"落戶"青島傳媒廣場。"這座廣場已經成為當地中小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研學的重要場所。"李志榮說。
浙江大學文物數位化探索實踐至今已超過20年,涵蓋不可移動文物和可移動文物的所有類別,佈局在中國陸海絲綢之路的重要網站。"發展文物數位化的目標是為中國文化遺產建立`礦藏級別`的數位檔案,為世界文明史保存和貢獻數字時代的中國知識。"李志榮說,從文物數位化的技術層面看,中國已經站在世界的第一梯隊。
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另一座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已經開始了數位化的嘗試。經過30年的發展,一批批敦煌壁畫通過數位展、VR體驗、手機App、實景遠端傳輸等途徑走出敦煌,走向全世界。
"通過對資料分析處理,不僅能瞭解文物當前情況,獲悉其若干年後的形態變化,一旦受損,還有可能進行精度極高的修復。"寧波說,巴黎聖母院日前在大火中嚴重受損,令人痛心的同時也敲響了文物保護的警鐘,預防性保護和數位化保護利用是提升文物保護利用水準的重要手段。
"要充分發揮文物科技支撐作用,加強文物數位化工作,推動在國家科技中長期規劃綱要中將文物科技列為重點領域、優先主題。"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如是說。
26日,"美成天龍--天龍山石窟數位復原展"在山西省太原市博物館開幕,這是天龍山石窟科技保護成果在中國國內的首次展覽。展覽借助沉浸式影院、VR、3D列印等科技手段,展示出各時期石窟造像的原始風貌和藝術特色,以及近代文物流散史和當今數位復原成果。
2013年以來,太原市天龍山石窟博物館與美國芝加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通力合作,在全世界9個國家的近30座博物館對流失海外的百余件天龍山石窟造像進行三維資料獲取,並借助最新數位技術進行復原。
許多文物專家認為,在文物數位化高速發展的今天,長遠有效的措施依然是踏實做好最基礎的文物研究工作。專家們同時表示,文物是不可再生資源,保護文物本體、對文物資訊的記錄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二者缺一不可。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