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上海車展第一天,長安與英特爾簽署戰略合作,將在車聯網、人工智慧、資料中心以及未來無人駕駛等領域一起進行探索與研究。同一天下午,奇瑞與百度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雙方將在車聯網、高度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等方面展開全面合作。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兩個戰略合作關鍵字“車聯網”、“無人駕駛”都是高度重合的,究竟誰更棋高一籌呢?英特爾無人駕駛事業部中國區市場總監徐偉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在目前參與無人駕駛的所有企業裡面,英特爾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從汽車、網路到雲的“端到端”無人駕駛解決方案的公司。
不過,業內普遍的觀點是,任你技術再牛,如果不能很快產業化也白搭。百度正是認識到這一點,其在車展期間公佈了一個足以震驚業界,也令競爭對手措手不及的舉動:推出“Apollo計畫”,向合作夥伴開放百度無人駕駛軟體平臺,説明整機廠結合車輛和硬體系統,快速搭建一套屬於自己的完整自動駕駛系統。
竟然百度都免費開放了無人駕駛軟體平臺,長安還會花大價錢、大力氣與英特爾搞無人駕駛研究嗎?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長安加大了與一系列科技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其實也是希望更多的資源能夠為長安服務,來促進中國智慧化技術的發展。
就在去年3月份,長安汽車成為首個與百度達成“智慧汽車”戰略合作的中國汽車品牌,並在2017年年初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展展出雙方合作的結晶。可見長安汽車在無人駕駛領域並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
即使是此次上海車展上與百度簽署合作協定的奇瑞汽車,也是謹慎看待百度無人駕駛軟體平臺開放。奇瑞新聞發言人王瑋表示,奇瑞正在評估是否使用百度無人駕駛軟體平臺,如果比自身軟體更先進、成本更低,肯定會用。
迫使其他企業應戰
百度無人駕駛車專案於2013年起步,近幾年來獲得的專利和研發成果涵蓋了機器人、語言辨認、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置和人工智慧作業系統等多個領域,深刻到人工智慧系統底層開放的方方面面。2016年11月,百度和奇瑞共同打造的無人駕駛汽車在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地烏鎮開始試運營。
“百度前幾年一直是閉門造車,封閉搞無人駕駛,根本不與汽車企業沾邊,”一名汽車企業資深從業人員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百度在無人駕駛車實際測試環節發現,自己根本搞不定汽車硬體與軟體的相容問題,他們對汽車底盤完全不懂,這才促使他們與多家傳統車企展開合作。
4月19日,百度集團總裁陸奇宣佈,推出“Apollo計畫”,開放的內容包括:車輛平臺、硬體平臺、軟體平臺和雲端平臺。百度將開放環境感知、路徑規劃、車輛控制、車載作業系統等功能的代碼或能力,並提供完整的開發測試工具。
目前,世界上有大概100家無人駕駛公司,一些互聯網巨頭和傳統車企都是投入鉅資進行相關技術研發 。尤其是英特爾,不久前其以153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以色列電腦視覺公司Mobileye,該公司技術廣為寶馬、沃爾沃、別克、凱迪拉克所使用。
業內人士分析,百度的免費行為將極大的降低技術門檻,讓更多傳統汽車廠商有能力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角逐中,並迫使穀歌、英特爾等互聯網巨頭相繼開放無人駕駛軟體技術平臺。
傳統車企面臨抉擇
即使百度等互聯網巨頭今後紛紛開放無人駕駛軟體技術平臺,傳統車企就會放棄這方面研發,並使用免費軟體技術平臺嗎?王瑋表示,至少奇瑞並不這麼打算,“奇瑞現在與百度合作主要還是打造L4級高度智慧駕駛,推動L3級無人駕駛產業化,不一定會用他們的無人駕駛軟體平臺”。
從長安角度來看,其自身一直走在自主品牌智慧化的最前沿,前年就發佈“654” 戰略(即六大平臺、五大核心技術,以及通過四個階段發展最終實現全自動駕駛)。去年4月份,長安汽車全鍍鉻自動駕駛車睿騁從重慶工廠出發,途經2000公里一路開到了北京。
據長安汽車內部人士告訴記者,長安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向來採取“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態度,長安汽車此前先後與華為、科大訊飛、百度、英特爾簽署戰略協議都是這樣一個思路。
朱華榮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長安現在把整個智慧化分為四級,從智慧技術到無人駕駛,目前主要應用的是二級,到2018年三級就可以實現應用,到2020年、2021年的時候,無人駕駛的相關技術會實現量產化,目前這個計畫應該可以按時完成。最終無人駕駛汽車技術,基本上在2025年實現。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