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業和資訊化部12月13日消息,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在《中直黨建》雜誌上撰文指出,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技術創新的主戰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堅持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就是要堅持工業和資訊化融合發展,建設製造強國。
苗圩表示,工業和資訊化事業在改革開放大潮中開拓奮進。一是新型工業化取得歷史性成就。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工業實力空前增強,產品競爭力顯著提升,產業體系完整,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製造大國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總量不斷躍上新臺階。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1621.5億元,增至2017年的27.9萬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增長達32.7倍。其中,製造業規模自2010年以來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航空航太、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機床等領域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
二是兩化融合持續深入推進。近年來,我們把兩化融合作為新型工業化的主線及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的結合點,努力推動資訊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製造業資訊化水準大幅提升。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生產設備數位化率、數位化設備聯網率已分別達到63.3%、46.4%、44.8%和39%,製造業智慧主導的特徵日趨明顯。工業互聯網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工業互聯網技術標準、網路建設、平臺培育、安全保障、融合應用等全面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快速增長。數字經濟高速發展。
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縱深推進。我們深刻把握供給和需求對立統一辯證關係,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及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大力推進“三去一降一補”。超額完成去產能任務。2016年至2017年鋼鐵行業去產能1.2億噸,提前完成化解鋼鐵產能年度預定目標任務。企業成本負擔進一步降低。
四是擴大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40年來,我們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推動形成工業和資訊化領域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苗圩指出,堅定不移推動工業和資訊化事業高品質發展。一是堅持和加強党的全面領導。保持堅如磐石的戰略定力,確保工業和資訊化改革發展始終走在正確方向上。二是堅持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完善發展政策體系,出臺一系列指導性檔。持續開展兩化融合試點示範,制定了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國家標準,遴選近200個製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範,以及一百多個製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範。實施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工程。三是堅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四是堅定持續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的信心。只要保持改革開放戰略定力,按照既定“路線圖”推動製造業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我們就一定能化不利為有利,轉危為機,解決好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實現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
苗圩強調,當前,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工業和資訊化戰線推動改革發展的決心決不能動搖、勇氣決不能減弱。在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更加堅決地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扛穩擔牢推進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這一光榮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