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康CMH發佈的資料,2015年醫藥終端市場總體規模13775億元,同比僅增長7.6%,增速比2014年大幅下降5.6%,創近十年來新低。 增速創新低 從細分行業看,2014年中成藥同比增長13.1%,化學藥同比增長12.03%;2015年中成藥同比增長7.2%,化學藥同比增長7.6%。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於明德告訴記者,行業增速放緩的原因在於,醫保控費背景下"兩降三控",地方招標降價、醫院藥占比降低;控制輔助用藥、控制中成藥注射劑、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量。"藥企大幅度降低銷售費用的同時尋找產品的臨床價值,借分級診療之勢,拓展新的增長空間。利用城市等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的縱向互動,拓展基層市場。" 上市公司方面,截至2月3日,共有152家藥企披露2015年業績預告,報憂報喜大概三七開。預計淨利潤同比增幅50%以上的公司有37家,海王生物以15倍的增幅暫居榜首。
醫藥製造、商業流通和零售連鎖是公司的三大主業。但這份靚麗成績單的主要貢獻並非來自主業增長,而是轉讓下屬虧損子公司產生的投資收益。 此外,業績同比翻番的公司還有中關村、奧瑞德、海翔藥業、中源協和、西藏藥業、北大醫藥、上海萊士、太極集團、雙龍股份、ST古漢、哈藥股份、廣濟藥業、輔仁藥業。除ST古漢、輔仁藥業是由於自身主業經營改善貢獻收益外,其餘公司的"大躍進"多數來自處置不良資產、財政補貼、重大資產重組合並報表等。
此外,這些預披露年報資料的公司多屬於醫藥工業。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醫藥工業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今後數年該領域不會輕鬆。 進入轉型期 隨著新醫改的推進,醫藥市場格局隨之巨變,行業面臨空前挑戰。經濟增速放緩、醫保控費越來越嚴、醫院藥占比越來越小、藥品飛行檢查加強、藥品招標降價和輔助用藥、抗生素、大輸液等限制力度越來越大等,特別是隨著醫保控費的全面展開,打破了醫藥行業依賴醫保擴張的傳統增長模式,醫藥行業進入艱難轉型期。 國家食藥監總局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所長林建甯認為,在GDP增幅不低於6%、出口不出現負增長、沒有重大突發疫情的前提下,2015年醫藥工業總產值增速將達到11.8%,產值2.8萬億元;2016年增速11.3%左右,產值3.2萬億元。
于明德告訴記者,2015年醫藥工業收入增速創歷史新低。行業收入增速跌破10%僅僅在2000年之前出現過,當時是因為城鎮職工醫保制度缺失。在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已建立,且老齡化需求不斷釋放的當下,增速跌破兩位元數的情況極為少見。 行業增速下滑趨勢在未來數年內或難有改觀。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南方所的資料,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在2008年為7864億元,到2013年增長到21543億元,五年累計增長174%。雖然醫藥工業銷售收入未來較長時間內仍可以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拐點在2012年就已經出現。
醫藥工業銷售收入增速在2011年達到26%,之後逐年下滑,2013年為17.9%,2014年為12.5%。這一資料與2011年相比已經減半。 收入增速下滑的同時,利潤增速則更不樂觀。醫藥工業利潤在2008年為841億元,到2013年首次突破2000億元,達到2181億元,五年累計增長159%,略低於收入增速。但行業的利潤拐點比收入拐點的到來要早一年,2010年創下32.7%的利潤增速之後,此後便一路下滑。2013年利潤增速僅為17.6%,2014年僅有12%。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