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上漲近8倍。高歌猛進的價格背後,也多次上演了暴漲暴跌的巨震行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很多人幻想成為一夜暴富的“獵人”,但卻因爆倉反而成了別人的“獵物”,在這一充滿廝殺的“獵場”中,暗藏著怎樣的陷阱與風險?
近期,比特幣價格暴漲,引發市場高度關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資料顯示,2021年1月交付的比特幣期貨價格在2020年11月底盤中突破20000美元後,一路暴漲,在今年1月7日盤中突破40000美元。據業內人士觀察,國內虛擬貨幣交易活動有所抬頭。
其實,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沒有實際價值支撐,不是穩定的價值儲存手段,既沒有主權信用,也沒有商業信用,相關交易純屬投機炒作。
比特幣暴漲的背後,可能受到莊家控盤,或是交易平臺“暗箱操作”。相關部門監測發現,部分境外交易平臺存在大量虛假交易嫌疑,2020年,三大交易平臺宕機事件頻繁,超40家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卷款跑路,多家公司存在操縱市場嫌疑。
在此背景下,需謹防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死灰復燃。此前,人民銀行已組織各地區開展了ICO和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清理整治,先後關閉了境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211家。
目前,相關部門已建立了技術監測系統,如有發現相關違法金融活動,將移送處置非法集資職能部門和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
大規模“刷量”、頻發宕機
境外交易平臺“套路深”
像“刷單”一樣刷出虛假的成交量、故意宕機使壞、引誘投資者加杠杆,不禁讓人感歎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的“套路真深”。
實際上,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通過“刷量”提升排名以吸引用戶入場。2019年9月,市場流動性與場外交易提供商Alameda Research公佈的真實交易量監控資料顯示,虛擬貨幣市場仍約有高達66.4%的交易量為虛假成交。
相關部門監測發現:交易平臺Coinbene存在大量虛假交易嫌疑。Coinbene的SPV(每日人均成交量)高達59.95比特幣/人,按均價折合為120萬美元/人,遠高於其他交易平臺,因此可判定Coinbene存在大量的虛假交易。交易平臺OKEx、Huobi、Binance、Bitfinex也存在虛假交易嫌疑。
同時,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三大交易平臺宕機事件頻出。Huobi自去年1月8日至12月18日期間,系統宕機6次;OKEx自去年3月12日至7月3日期間,系統宕機4次;Binance自去年2月29日至12月25日期間,發生宕機11次,其中9次為突發故障宕機事件。
有不少交易平臺故意頻發宕機,出現閃退、卡頓、倉位元無法顯示等異常現象,影響用戶正常的下單、撤單、平倉等交易操作,從而實現期貨爆倉,最終達到非法侵佔使用者財產的目的。
交易平臺還通過發放杠杆帳戶體驗券等方式,引誘投資者參與杠杆交易,而目前高杠杆的加密資產合約市場的各種規則不完善,個人投資者整體上不具備相應的認知水準和風險承受力。2020年6月,大連一男子利用杠杆參與虛擬貨幣交易,虧損2000多萬元,攜妻自殺。
一些帶有傳銷性質,或者資不抵債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頻繁出現卷款跑路現象。相關部門監測發現,2020年,超40家境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卷款跑路。僅2020年10月以來,就有DragonEx、TokenBetter等多家交易平臺跑路。
莊家控盤現象明顯
多公司被指操縱比特幣市場
價格暴漲的背後,莊家操縱市場的方式花樣百出、屢禁不止。
比特幣價格暴漲,疑似有背後“推手”。資料顯示,擁有大額比特幣地址(超過1000枚比特幣的地址)的數量逐年增加。比特幣分佈愈發集中,給莊家操縱市場提供了條件。泰達公司已經被交易員指控操縱比特幣市場。
相關部門監測發現,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共有2260個比特幣地址的餘額超過1000個比特幣,共持有約789萬個比特幣,占比特幣流通總量的44%;其中,有1742個位址從未出現轉出,共計持有約565萬個比特幣,占總發行量的30.44%。
不僅如此,根據比特幣統計網站BitcoinTreasures的資料所示,2020年10月,擁有比特幣最多的前11家巨鯨公司(所持有的比特幣數量超過比特幣總量的0.001%)占市場流通的總比特幣數量的2.82%。
截至2020年12月底,巨鯨公司數量猛增至28家,占總比特幣數量的比例也躍升至5.5%。這說明2020年9月後比特幣價格急升與巨鯨公司數量攀升呈現正相關關係。
與傳統金融市場相同,虛擬貨幣市場也充斥著諸多虛假的利好利空消息,且由於缺乏監管,情況愈發嚴重。利用虛假消息影響市場情緒,拉高或導致市場價格急速下跌,導致用戶被動平倉,造成巨大損失。
利用輿論操控市場價格,傳銷誘騙、輿論造勢等行為在虛擬貨幣行業屢禁不止。莊家通過地面傳銷、網路廣告及聘請業內有影響力的人物背書等多種方式提高代幣的影響力,引誘投資者投資,實現短期操縱價格的目的。
審查監管日趨嚴格
違法金融活動將無所遁形
面對惡意黑手、操縱市場乃至金融詐騙、龐氏騙局帶來的市場風險,各國也及時出臺相關政策加強審查監管。
大漲大跌有可能是“龐氏騙局”,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常使用一些小幣種,利用投資者一夜暴富的心態,通過修改後臺資料短時間內產生虛假漲幅,以吸引投資者入場,再通過虛假跌幅讓投資者資金大幅縮水,更有甚者直接圈錢跑路。
例如,某些“空氣幣”項目上線就破發90%,不到一個月即歸零,6個星期卷走超1億元人民幣,給投資人造成巨大損失。
而對於比特幣而言,由於其帳戶不與個人姓名、位址等資訊關聯,為洗錢及恐怖融資等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便利。各國監管部門或明令禁止交易、或出臺政策嚴加限制。
據瞭解,美國多家金融機構向美國證監會(SEC)提交了發行比特幣開放式基金的申請,但均被SEC以市場波動、行業操縱等原因拒絕。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宣佈自2021年1月6日起,禁止向散戶投資者銷售追蹤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價格的產品。
全球日趨嚴格的監管會給比特幣未來走勢帶來不確定性。如,2020年11月26日,受美國財政部擬出臺的監管措施影響,比特幣一天之內下跌約3000美元,跌幅一度超過13%。
2017年9月,在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框架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發佈《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通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募集比特幣、乙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