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絲路香港7月6日電(記者張歡)2014年股票通,2017年債券通,2020年,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再添新成員——理財通。
6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澳門金融管理局發佈了聯合公告,決定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雙向“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並宣佈了這項安排的政策框架。“跨境理財通”可讓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大灣區的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利於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以及內地與港澳社會經濟共同發展,樹立了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里程碑。
眾望所歸的里程碑
“開展‘跨境理財通’充分展示了國家對大灣區金融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支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理財通框架公佈當日欣喜地表示
早在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有序推進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當年11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完畢即公佈:支持在大灣區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其後大灣區居民及金融業界熱切期盼這項便利居民跨境投資的新猷,如今,理財通肩負眾望如期而至。
“跨境理財通”的創新突破在於:首次允許零售投資者直接跨境開設和操作投資帳戶。按照購買主體身份,“跨境理財通”可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在港澳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港澳地區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區居民通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合資格理財產品。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跨境理財通”為大灣區居民提供了更多理財選擇,為粵港澳金融業界開拓了更廣闊市場。同時,“跨境理財通”也為國際金融機構提供了更多機遇,使其立足香港投放更多資源以服務大灣區的大量投資者。
基於此前股票通和債券通的成功經驗,“跨境理財通”的“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資金將通過帳戶一一綁定實現閉環匯劃和封閉管理,使用範圍僅限於購買合資格的投資產品。資金匯劃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資金流動實行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額度管理,總額度通過宏觀審慎係數動態調節。
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評價:“跨境理財通”是繼股票通、債券通之後,內地資本帳戶開放的另一個重要進程,可以促進人民幣跨境流通和使用,是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的重大突破,能夠促使資金在區內高效流動,是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的亮點。
香港銀行公會也對期待已久的“跨境理財通”表示熱烈歡迎,並對理財通加強大灣區金融互補、互助及互動寄予厚望。
不容小覷的市場空間
“目前大灣區居民對跨境理財投資的需求日趨殷切,金融業界也對理財通有很大期望。”余偉文如是說。
大灣區是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強的地區,區內經濟蓬勃發展和個人財富持續增長,使得內地居民配置境外資產的需求與日俱增。同時,伴隨內地經濟持續釋放巨大潛力,國際投資者正在增加內地相關資產特別是人民幣資產配置。因此,同時開通南、北雙向的理財通是區內跨境投資需求的大勢所趨,將帶來龐大市場空間。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GDP已經達到1.6萬億美元,超過個別G20成員國;人口超過7000萬,人均GDP達到2.3萬美元,相當於一些中等收入國家水準。來自香港金管局的資訊還顯示,在2019年全國擁有千萬元人民幣資產的“高淨值家庭”中,大灣區占比超過1/5。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洪丕正預期,伴隨支持大灣區相關政策逐步出臺和區內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大灣區會進一步吸引外資和提升區域競爭力,大灣區未來將成為中國經濟主要增長動力之一。因此“跨境理財通”將為金融業界開拓巨大的客源和業務發展空間。
以香港為例,“跨境理財通”會推動本地財富管理業務市場成長,帶動產品銷售、資產管理、產品開發等整條金融產業鏈發展,也會惠及相關的專業服務界別。而且“跨境理財通”擴大了港澳尤其是香港財富管理業的腹地,為國際金融機構提供更多誘因在香港設點和投放更多資源,服務內地投資者,以及青睞內地理財產品潛質和回報的香港及國際投資者。
根據滙豐銀行測算,預計至2025年,大灣區的相關銀行業務收益將達到1850億美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0.3%。業界還普遍將“跨境理財通”與內地和香港2015年推出的基金互認安排進行類比。
市場預判,“跨境理財通”的市場規模將比基金互認安排大很多。如果“跨境理財通”能夠較基金互認安排放寬限制(如參與主體的註冊地、資產規模),市場可以開拓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海外註冊的規模較小的理財產品業務,而且香港吸納了擁有多種投資策略和產品的大量國際優秀基金公司,其市場規模至少比基金互認安排擴大3倍。
備受關注的操作模式
“跨境理財通”政策框架面世標誌著理財通進入了落實細節階段,朝著正式開通邁出一大步,目前它的具體操作模式成為了蓄勢待發的金融業界關注的焦點。根據現有的框架,“跨境理財通”會首先在銀行體系進行試點。關於尚未公佈的跨境資金流動總額度,記者調研瞭解到,市場普遍預判北上資金與南下資金將各設有1500億元人民幣額度,而且開始階段南向通使用的額度較多。
“跨境理財通”之所以先行在銀行體系進行試點,是因為從銀行入手比較容易融合內地與港澳監管規範和作業系統,確保投資者權益得到保障。鑒於此種操作模式,業界判斷,在眾多躍躍欲試的金融機構中,大型銀行相對受惠。從北向投資而言,大型銀行因客戶基數大更具有優勢,從南向投資而言,內地銀行除經香港子公司銷售之外,也傾向與香港大型銀行合作。
中國銀行(香港)副總裁龔楊恩慈表示,中銀(香港)先前已推出大灣區開戶易、公司註冊易等跨境服務,待“跨境理財通”細節落實後,中銀香港會配合政策推出產品和服務,助力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
恒生銀行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業務主管關穎嫻談到,“跨境理財通”為香港的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行業開闢了新的發展空間,恒生銀行憑藉完善的數位化平臺及與內地附屬公司的緊密聯繫,將繼續積極為區內投資者帶來更加多元化和便捷的理財方案。
記者還從金管局獲悉,在“跨境理財通”實施初期,產品範圍主要涵蓋風險較低、相對簡單的投資產品,不追求一步到位。此舉同樣是考慮到三地監管制度有所差異,以及此項機制對於大部分參與機構和投資者而言都是新的嘗試。一如余偉文所言,起步穩,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將是水到渠成。
香港總商會總裁梁兆基預計,“跨境理財通”初期推出的投資產品品質會較高。與此同時,這家香港規模最龐大、覆蓋行業廣泛、會員機構約為4000家、雇用約1/3本地勞動人口的商會也表達了希望:“跨境理財通”在年內可以落實。
目前,香港金管局正在與內地、澳門緊密合作敲定政策框架的落實細節,爭取早日啟動打開金融聯通新局面的“跨境理財通”。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