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理財子公司“招兵買馬”廣攬人才

中国财富网
2019-08-22 15:30

已收藏

招兵買馬 提升投研能力

日前,光大銀行理財子公司面向社會招聘首席投資官、首席技術官以及包括固定收益部、風險管理部等14個部門負責人在內的職位;招商銀行旗下資產管理部門也發出通知,招聘另類組合投資、策略開發經理等多個崗位的人才。

事實上,從去年12月起,理財子公司的招聘從未間斷過。

某理財子公司人士告訴記者,一般理財子公司的薪酬在總行資管部的基礎上上浮12%-15%,也有部分理財子公司的薪酬要比總行資管部高出30%,甚至某些中小券商、基金等機構的人員都想來理財子公司就職。

某私募人士表示:“銀行理財子公司屬於藍海,平臺和成長空間都很好。”

“背靠銀行,理財子公司擁有天然的管道優勢,這是大家都想去的原因之一。”某基金公司人士說。

理財子公司如此招兵買馬,意在何處?某銀行研究員解釋,未來決定理財子公司市場競爭力的很大因素在於其投研能力和人才儲備。銀行作為間接金融為主的標準化產品發行者,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或者去一級市場“打新”,是一個突破。股權投資要求做相當細緻的盡職調查,對於企業和行業發展要有較好的前瞻性研究,對於風險要有精准的把控能力和配置能力。過去銀行理財主要借助類信貸和資產池的運營模式開展業務,在大類資產配置體系搭建、全面的投研體系建設以及市場化的薪酬管理機制上都相對不足。

固收為主 各有特色

從已開業的建信理財、工銀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和農銀理財5家理財子公司的情況來看,銀行理財子公司短期產品配置仍以固收類為主,同時積極探索權益、多元等多類型產品和資產配置策略。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工銀理財已推出全鑫權益、鑫得利、鑫穩利、博股通利等系列的20餘隻產品,其中超過半數為固定收益類。

建信理財推出的兩款產品中,“乾元”理財產品為混合類產品,主要投資於股票、債券、金融衍生品等資本市場投資品,其中股票投資部分採用粵港澳大灣區指數化投資策略;而“乾元-睿鑫”理財產品則為固收類產品,採用“固收打底+權益增厚”相結合的策略。

交銀理財發佈的穩享一年定開1號淨值型理財產品也為固收類理財產品,投資於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產。

中銀理財推出的五大理財產品中,“智富”“鼎富”產品重點投資於股票、非上市股權等,中銀理財-智富(封閉式)2019年01期為混合類理財產品。

農銀理財則推出“4+2”系列產品體系,其中“現金管理+固收+混合+權益”四大常規系列產品是農銀理財對標監管要求,推進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的載體;而特色系列產品包括惠農產品和綠色金融產品。

某國有銀行人士表示,過多資產配置在固定收益資產上,難以提升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隨著監管政策的引導以及理財產品完成淨值化轉型,以固收類資產配置為主的“保底保收益”運營模式將逐漸向更為市場化的模式轉變,倒逼理財資金在資產配置上更加均衡,推動權益類資產配置規模進一步提升。

投資者教育需加強

除需加強投研能力、配置更多權益類產品外,如何讓投資者轉變原有觀念、認可淨值型產品也是理財子公司需要解決的問題。

某銀行銷售人員表示:“當前理財子公司的產品購買並不盡如人意。事實上,儘管銀行理財正在加速淨值化轉型,但其淨值型理財產品卻普遍不受待見。”

業內人士分析,投資者“不買帳”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淨值型理財產品可能有賺有虧,很難吸引到投資風格偏向保守的投資者;二是券商資管、保險資管等都有淨值型產品,而銀行的淨值型產品還處在起步階段,缺乏核心競爭力,難以吸引投資者。

有銀行分析師也表示,投資者對銀行理財產品風險屬性的認識存在偏差。大部分投資者將銀行理財的風險認知等同於銀行存款,預設商業銀行會按照預期收益率到期兌付本金及收益。在資管新規全面打破剛性兌付的情況下,銀行理財面臨較大的投資者教育壓力。

上述分析師認為,理財子公司需傳遞淨值化理念,讓投資者主動接受淨值型產品。參考國外經驗,投資者教育作為普惠活動,其實施主體不僅僅是資管機構,而且包括監管機構、行業協會以及其他組織,形成多層次的投資者教育體系。同時培養高品質的投資者教育隊伍,並充分利用互聯網等多種管道創新投資者教育模式。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