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杠杆、資管新規落地等帶來的影響,在上市銀行陸續披露的2018年半年報中已有顯現。
梳理已披露的12家上市銀行半年報來看,多家銀行的同業業務鏈條繼續收縮,理財業務持續縮量,對應的收入也相應出現下滑。但仍有部分小銀行因負債端面臨壓力,而依然通過同業負債來進行緩解。
通過收縮同業業務,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得以調整與優化。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銀行分析師許文兵表示,對銀行業來說,這可以推動業務經營回歸本源,降低杠杆水準和潛在風險,提高發展品質,增強發展潛力。對實體經濟而言,則可以更有效地得到金融資源的支援,實體經濟的良性發展也有助於銀行資產品質穩定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調降同業業務
去年以來受到重點監管和整頓的銀行同業業務,在嚴監管環境下規模繼續萎縮。
梳理上市銀行2018年半年報發現,江蘇銀行、寧波銀行、貴陽銀行等多家銀行在交出亮麗業績的同時,資產和負債端結構持續優化,最明顯的表現是繼續調降同業業務。
比如,江蘇銀行2018年半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該行負債端中的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餘額1384億元,較年初壓降近40%,同業資產規模也縮減近20%,同業理財規模為60億元,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中占比僅為1.5%。
再如寧波銀行,在報告期內,該行同業投資中存拆放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利息收入為5.26億元,同比減少0.45億元。而來自江蘇的農商行常熟銀行,上半年,該行資產端的應收款項類投資占總資產比重較上年末下降2.65個百分點至8.64%,餘額下降14.29%。
當然,也有個別銀行加大了同業資產配置且收入大增。比如,招商銀行的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存拆放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利息收入89.44億元,同比增長52.34%。該行解釋稱,主要是抓住市場利率上行機遇,加大了相關資產配置。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同業業務進行調降,並非壞事,反而會驅動銀行通過拓展一般性存款來優化其負債結構。比如,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江蘇銀行存款總額占負債總額的比例提升1.48個百分點;上海銀行存款總額占負債的比重較上年末提高0.48個百分點至56.11%。
當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者。記者注意到,部分小銀行因吸收存款能力不足,目前仍通過同業負債來緩解資金壓力。比如,上半年,常熟銀行的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為4.5億元,同比大增919.19%;拆入資金5.1億元,同比大增293.44%。又如,年初剛上市的成都銀行,上半年,該行的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款款項餘額為114.68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68.35%。
理財業務轉型加快
從上市銀行半年報中,也可窺銀行業受資管新規影響的“蛛絲馬跡”。
記者發現,從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銀行來看,不少銀行的理財業務縮量,尤其是理財產品的主力軍股份制銀行,相關收入下滑明顯。
以平安銀行為例,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行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為5.59億元,同比下降75.1%。華夏銀行上半年的理財業務中間業務收入為15.61億元,與去年同期37.26億元相比,近乎“腰斬”。招商銀行上半年的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傭金收入也減少4.77億元,同比降幅為3.99%,主因是受資管新規、資管產品增值稅政策所影響。
上述變化在部分城商行的半年報中也有所體現。比如,寧波銀行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理財產品及資管計畫帶來的利息收入約為37.1億元,同比下降24%。
在資管新規下,上述收入的下滑,其實並不難理解。若從資產端來看,相對於投資非標資產而言,投資標準資產的利差很窄,如今按照資管新規要求,非標規模受限,收入自然下降。
理財業務收入縮量的同時,銀行向淨值化產品轉型的步伐也在加快。以上海銀行半年報為例,截至報告期末,該行淨值化管理產品餘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的比例提升至24.28%,較上年末提高5.55個百分點。
對於資管新規下理財業務的轉型,多家上市銀行在半年報中明確表態稱,過渡期內要有序壓降不合規的理財產品規模,加快產品淨值化轉型等。部分上市銀行同時表示,投資者對淨值型產品的接受需要一定時間,短期內銀行資管業務的轉型發展和收入增長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梳理已披露的12家上市銀行半年報來看,多家銀行的同業業務鏈條繼續收縮,理財業務持續縮量,對應的收入也相應出現下滑。但仍有部分小銀行因負債端面臨壓力,而依然通過同業負債來進行緩解。
通過收縮同業業務,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得以調整與優化。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銀行分析師許文兵表示,對銀行業來說,這可以推動業務經營回歸本源,降低杠杆水準和潛在風險,提高發展品質,增強發展潛力。對實體經濟而言,則可以更有效地得到金融資源的支援,實體經濟的良性發展也有助於銀行資產品質穩定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調降同業業務
去年以來受到重點監管和整頓的銀行同業業務,在嚴監管環境下規模繼續萎縮。
梳理上市銀行2018年半年報發現,江蘇銀行、寧波銀行、貴陽銀行等多家銀行在交出亮麗業績的同時,資產和負債端結構持續優化,最明顯的表現是繼續調降同業業務。
比如,江蘇銀行2018年半年報顯示,在報告期內,該行負債端中的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餘額1384億元,較年初壓降近40%,同業資產規模也縮減近20%,同業理財規模為60億元,在理財產品存續規模中占比僅為1.5%。
再如寧波銀行,在報告期內,該行同業投資中存拆放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利息收入為5.26億元,同比減少0.45億元。而來自江蘇的農商行常熟銀行,上半年,該行資產端的應收款項類投資占總資產比重較上年末下降2.65個百分點至8.64%,餘額下降14.29%。
當然,也有個別銀行加大了同業資產配置且收入大增。比如,招商銀行的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存拆放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款項利息收入89.44億元,同比增長52.34%。該行解釋稱,主要是抓住市場利率上行機遇,加大了相關資產配置。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同業業務進行調降,並非壞事,反而會驅動銀行通過拓展一般性存款來優化其負債結構。比如,截至2018年上半年末,江蘇銀行存款總額占負債總額的比例提升1.48個百分點;上海銀行存款總額占負債的比重較上年末提高0.48個百分點至56.11%。
當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者。記者注意到,部分小銀行因吸收存款能力不足,目前仍通過同業負債來緩解資金壓力。比如,上半年,常熟銀行的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為4.5億元,同比大增919.19%;拆入資金5.1億元,同比大增293.44%。又如,年初剛上市的成都銀行,上半年,該行的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款款項餘額為114.68億元,較年初增長了168.35%。
理財業務轉型加快
從上市銀行半年報中,也可窺銀行業受資管新規影響的“蛛絲馬跡”。
記者發現,從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銀行來看,不少銀行的理財業務縮量,尤其是理財產品的主力軍股份制銀行,相關收入下滑明顯。
以平安銀行為例,其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行理財業務手續費收入為5.59億元,同比下降75.1%。華夏銀行上半年的理財業務中間業務收入為15.61億元,與去年同期37.26億元相比,近乎“腰斬”。招商銀行上半年的託管及其他受託業務傭金收入也減少4.77億元,同比降幅為3.99%,主因是受資管新規、資管產品增值稅政策所影響。
上述變化在部分城商行的半年報中也有所體現。比如,寧波銀行的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理財產品及資管計畫帶來的利息收入約為37.1億元,同比下降24%。
在資管新規下,上述收入的下滑,其實並不難理解。若從資產端來看,相對於投資非標資產而言,投資標準資產的利差很窄,如今按照資管新規要求,非標規模受限,收入自然下降。
理財業務收入縮量的同時,銀行向淨值化產品轉型的步伐也在加快。以上海銀行半年報為例,截至報告期末,該行淨值化管理產品餘額占非保本理財產品餘額的比例提升至24.28%,較上年末提高5.55個百分點。
對於資管新規下理財業務的轉型,多家上市銀行在半年報中明確表態稱,過渡期內要有序壓降不合規的理財產品規模,加快產品淨值化轉型等。部分上市銀行同時表示,投資者對淨值型產品的接受需要一定時間,短期內銀行資管業務的轉型發展和收入增長將面臨很大的挑戰。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