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信貸和票據領域違法違規頻發 監管開出千張罰單敲打金融機構

中国证券网
2017-08-07 10:52

已收藏

開出罰單超過1000張,單張罰單最高1670萬元,三分之二罰單與信貸業務有關……上證報記者梳理統計截至8月份的銀監系統行政處罰時,明顯感覺到今年以來銀監會監管補短板工作的空前力度。

信貸資金改變用途、違規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資產品質真實性嚴重不實、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如此種種違法違規行為,讓監管對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亮出“黃牌”,予以重拳出擊。

開起罰單來毫不手軟的背後,是對今年4月銀監會下發《關於切實彌補監管短板提升監管效能的通知》的貫徹執行。該通知強調,要加大監管處罰力度和透明度,各級監管部門要充分運用監管措施、行政處罰等監管權力,提高違規成本,增強監管威懾力。同時,按照行政資訊公開“雙公示”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向社會公眾公佈重大監管處罰資訊。

各級銀監部門開超千張罰單

銀監會直接開出的罰單,在今年4月10日集中披露,合計25張,金額為4310萬元。

其中,對平安銀行處罰金額達1670萬元,是目前為止罰金最高的罰單,處罰理由是內控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非真實轉讓信貸資產等。其次是華夏銀行,罰單金額為1190萬元。第三是恒豐銀行,罰單金額為800萬元。

地方銀監局也密集開出罰單。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1至7月,各地銀監局共開出480張行政罰單。其中,7月開出36張罰單,罰款金額為1390萬元;6月開出164張罰單,為上半年所開罰單數量最多的月份。

地方銀監局開出的罰單中,浦發銀行廣州分行領到的罰單金額最大,因其同業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200萬元。其次是寧波銀行深圳分行,被深圳銀監局罰款170萬元。

各地銀監局分局罰單更是呈批量式披露。其中,大同銀監分局僅在7月就一口氣披露48張罰單,永州銀監分局也一舉公開42張罰單。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各地銀監分局開出的罰單合計1097張。其中,7月開出291張,罰款金額合計約為2122.8萬元。

而被罰的對象,包括國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外資行等各性質銀行機構,以及信託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等非銀行機構。

在處罰形式中,上述銀監會通知裡面提出的糾罰並重、罰沒並舉、機構人員“雙罰制”均有明顯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罰單披露時間與作出處罰時間均有一定滯後性。銀監會開出的25張罰單作出處罰的時間是3月底,與“三三四”檢查啟動時間等幾乎同步。

信貸、票據業務違法違規高發

銀監系統開出的行政罰單,主要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等法律法規及相關條例通知等。

已開出罰單的案由,包括信貸資金改變用途、違規發放個人住房貸款、資產品質真實性嚴重不實、銀行承兌匯票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等等。

據上證報記者梳理發現,信貸和票據業務發生違法違規,是銀行“吃”到罰單的高頻案由,尤其是信貸業務。據不完全統計,大約三分之二罰單都與信貸業務有關,這自然與銀行信貸業務量最多密不可分,也因此成為監管部門重拳出擊的領域。

而信貸類業務處罰原因包括虛假授信、挪用貸款、違規發放貸款等等。比如,深圳農村商業銀行領到20萬元罰單,案由是“向項目資本金不實以及比例不達標的企業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

票據業務成為違規高發領域,主要與去年票據風險案件頻發有關,業務操作違規成為處罰重點。處罰原因包括:承兌匯票業務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貼現業務等等。

實際上,梳理各類罰單可以看出,受處罰領域與銀監會此前提出的四大風險點以及自查整改內容吻合,比如不良資產、跨市場和跨行業產品、房地產市場等等。

銀監會日前召開的2017年年中工作座談會強調,要以“嚴緊硬”來改變監管工作的“寬鬆軟”。據此,業內預計下半年“罰罰罰”模式不會停止。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