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多項農業金融創新措施將出 收入保險、設施抵押等將探索建立

中国证券网
2017-01-16 09:31

已收藏


《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多位元業內專家獲悉,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引擎,今年將有多項農業金融領域的創新措施將要推出,包括探索建立農產品收入保險制度和探索開展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產設施抵押貸款業務等,中國農業銀行等四大農業主力金融機構也將在今年深化內部改革,加大對“三農”的精准支持力度。

一位長期從事農村金融的業內人士表示,每年的中央一號檔內容都會涉及農村金融,但從落實效果來看,成效有待提高,農村金融仍是金融體系最薄弱的環節,因此要在這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不久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也專門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關鍵在完善體制、創新機制,其中專門提出了要“加快農村金融創新”。

記者瞭解到,今年將在推進已有農業金融創新業務的基礎上,擴大創新業務的種類。在農業保險方面,在支持擴大農產品價格指數保險試點的基礎上,還要探索建立農產品收入保險制度;在抵押貸款方面,除了深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等“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外,要探索開展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產設施抵押貸款業務。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要把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解決金融業自身結構性矛盾和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創新開發適應性金融產品及服務。

以農產品收入保險為例,我國目前的農業保險體系以產量保險為主,不能保障農戶免遭農產品價格波動造成的收入損失。雖然農產品收入保險已成為世界各國農業保險的發展趨勢,我國目前尚未開展農產品收入保險的試點工作。我國三農發展對農產品收入保險的需求是存在的,儘管短時間內全面鋪開可能性不大,但還是需要儘快以點帶面開始探索。

此外,國家開發銀行、農業開發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等四大農業金融改革“主力軍”在2017年也將繼續深化內部改革,以達到增強農村金融服務品質的目的。

記者瞭解到,作為我國唯一一家農業政策性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目前仍存資本金缺口,須建立動態有效管道補足資本金,以增強資金實力。因此,今年中國農業發展銀行改革的主要方向就是要完善風險補償機制和資本金補充制度,同時加大對糧食多元市場主體入市收購的信貸支持力度。

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郵儲銀行的改革重點則集中在各自的三農金融事業部。據瞭解,農業銀行從2008年開始進行三農金融事業部制改革,賦予全行在開展“三農”金融業務時更多的獨立自主性,包括資本管理、信貸政策、會計核算、風險撥備、資金管理和激勵約束等六大獨立機制。根據該行行長趙歡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而郵儲銀行的三農金融事業部則是去年9月正式成立的,並在內蒙古、吉林、安徽、河南、廣東等第一批試點省分行啟動事業部改革試點,並逐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據悉,今年郵儲銀行三農事業部的運作機制將加快完善,相關優惠政策也正在研究過程中。

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要想真正推進農村金融機制改革,必須要形成多層次的市場結構,尤其是合作性金融,近兩年在我國發展一直比較緩慢。上述業內人士建議,農村金融要堅持和完善政策性、合作性和商業性三者結合的體系建設,在這個體系中,三者之間既有分工、又有競爭,以滿足農村多層次的金融需求。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農村金融需要多種力量的介入,除了四大銀行之外,基層的農村商業機構、農村信用社其實更為貼近農村市場,要引導這部分機構進一步服務三農領域。

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告訴記者,農村金融領域的業務成本相較其他金融業務更高,從而抑制商業金融的盈利性。在現有框架下,可以嘗試讓更多的政策性金融機構介入。政策性金融機構資金來源多是中長期,且資金成本更低,因此可以承受風險較高的業務。

另外,業內人士也建議面對不同的金融機構,也需要探索不同的監管方式,而不能只實施同樣的監管政策。“對於農村金融業務較多的機構,應該給予一定的激勵機制和扶持政策。另外,在績效考核上,對一些涉農較多的金融機構,也不能將其作為一個純商業機構來進行考核。”他說。

董希淼表示,農村金融的發展,還需要政府完善農村金融的“頂層設計”:建立農村金融評價指標,對積極開展農村金融服務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建立政府主導的小微信貸擔保體系,改善農村金融風險補償環境;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和基礎制度,構建農村征信體系,提升農村信用基礎水準等。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