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資管新“八條底線”瞄準三業務 違規產品禁止擴容

中国证券网
2016-08-11 09:53

已收藏

重點清整保本、結構化、投顧類產品

按“新老劃斷”原則,存量問題產品禁止增加淨申購規模和杠杆倍數,相關合同到期後將予以清盤。其中,結構化、保本、投顧三類業務成為了此次自查和清理整頓的重點。

監管層針對證券經營機構資管亂象的清理整頓,已進入執行期。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日前獲悉,監管層根據業已下發的“新八條底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下稱《規定》),要求部分券商、基金公司及子公司以及期貨公司對資管業務進行自查和清理整改。

這意味著,對資管業務提出新要求的“新八條底線”已然進入落實階段。據券商資管、基金子公司人士透露,目前監管層按照“新老劃斷”原則,存量問題產品禁止增加淨申購規模和杠杆倍數,而相關合同到期後將予以清盤。其中,結構化、保本、投顧三類業務成為了此次自查和清理整頓的重點。

記者同時獲悉,監管層還有望於近期釋放有關“八條底線”更具實操性的細則或指引。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新八條底線”的要求較此前變化較大,因此部分機構也將面臨一定的清整壓力,在一些細節的落實和爭議上,也有待監管口徑的進一步明晰。

三類業務清整存量

自7月18日以來, “新八條底線”生效已有數周,而監管層也在根據新規的口徑對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提出要求。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監管層日前要求以“新八條底線”正式生效的7月18日為分界線,按照新規標準對生效日前設立的資管產品進行自查和整改。

“清理過程是按照‘新老劃斷’原則來執行的。”8月10日,深圳地區一家券商資管人士指出,“7月18日之後的產品,要嚴格遵守新八條底線,之前的則要對照新八條底線要求,來制定整改方案,因為新業務肯定要過合規,所以這個要求實際上主要還是落在對有問題的存量產品的清理上。”

值得關注的是,“新八條底線”和2015年3月版相比,其對於產品的銷售推介、杠杆率、結構化安排、投顧模式等環節或要素提出較高要求:例如其做出提高投顧模式門檻、壓縮結構化資管產品的杠杆率;禁止優先順序提供收益保障等安排。

據記者瞭解,包括保本、結構化、投顧三大類產品將成為此次針對存量自查整改的重點。

其中,結構化產品的杠杆率需要滿足新規的權益類不超過1倍、固收類不超過3倍、其他類不超過2倍的要求;投顧類產品則需滿足新規提出的“具備連續三年可追溯業績管理人員不少於3人”等條件;此外,針對保本產品的清理將不僅限於傳統的平層產品,針對結構化產品中的優先順序份額,如果存在收益保障安排,也將成為清理對象。

監管層此次加快了對結構化、保本類資管產品的清理整頓力度,或與2015年A股劇烈震盪中所發現的問題不無關聯。

“對結構化資管產品杠杆倍數做了最高不得超過10 倍的限制,在一定時期內起到了一定的風險防控作用。”證監會認為,“但2015 年的股市異常波動表明,相當數量投資於股票市場的結構化資管產品已經異化為‘類借貸’產品”。

“投資於二級市場的結構化產品,優先順序按照固定收益支付,這個結構實際上相當於配資業務,”8月10日,零度投資董事姚劍鋒認為,“過高的分級杠杆率和優先順序的保本,一方面容易誘發自動平倉,加劇流動性風險,另一方面帶來風險跨業傳導,給系統性風險也帶來隱患。”

而對投顧類產品的清理,則暗含了監管層試圖儘快從機構端規範該類業務背後權責不清晰、利益衝突、缺乏風控等問題的訴求。

“監管層一直都不宣導用投顧來做管理人,一些投顧甚至可以直接下達指令操作交易,越過了管理人層面。”前述券商資管人士稱,“目前還是在機構端規範,未來在私募即基金一端也會被規範,到時陽光私募投顧模式的門檻也會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所有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均被下達自查通知。“我們並沒有被提出新的整改要求。”一位接近監管層的基金子公司負責人透露,“這個口徑不一定是同一的,因為之前有一批被處罰或者問題比較多的基金子公司,監管部門可能已經提出了相關要求。”

違規產品禁止擴容

對於自查發現的問題產品,監管層的清理模式主要是保留存量到期,且停止擴大產品杠杆和規模。

“如果發現存量產品是不符合新規的,並不用立刻清盤退款的,這也是基於可操作性的考慮,”8月10日,北京一家基金子公司高管透露,“目前證監會的要求是存量產品可以繼續存續,但是不得擴大規模和杠杆。”

而在具體的限制擴容上,監管層給出的口徑是不得“新增淨申購規模”。“提出的要求是不得新增淨申購規模,並不是說不讓申購了,而是要求申購規模不得超過贖回規模,也就使總盤子只增不減。”前述接近監管層的子公司人士解釋。

但在該人士看來,其中的部分清理整改措施與已簽訂的資管合同相衝突,或給清理帶來難度。

“像申購、贖回、續期等問題,有的都已在合同裡進行了約定了,”前述基金子公司高管坦言,“按照新規清理,一些產品可能就不得不違反合同要求。”

不過,由於此次新八條底線的重修歷經近一年時間,多數資管機構對這一清理已抱有預期,因此今年以來的新產品中,違反現行規定的部分不多。

“八條底線已內部討論過許多次了,杠杆率也是一次比一次低,”前述券商資管人士表示,“所以多數機構對於杠杆率被壓縮並不意外,而且在後來發行的產品上,都有所對照和收斂。”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於業務影響最大的可能來自于對投顧業務和限制優先順序保本的規範。

“對於投顧門檻的提高可能未來還會有更多動作,像從一些硬指標條件去卡,比如(基金業協會)會員資格。”前述基金子公司高管稱。

新規要求,擔任資管產品投顧的私募管理人必須成為基金業協會會員。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此前報導,監管層正在考慮對基金業協會《會員管理辦法》進行重修,並啟用相應的分類管理程式,而對於當前的會員申報將持審慎態度。

“從會員這個地方卡,至少很多新成立的私募很難來做投顧了。”前述基金子公司高管表示。

“另外用資管融資增持、定增的業務其實這兩年剛剛起步,如果沒有預期收益率和優先順序保障安排,這個產品將比較難獲得銀行端資金的對接,”前述基金子公司高管同時表示,“但這類業務的客觀需求是現實存在的,也不排除未來會出現銀行和資管機構私下約定的情況。”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