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金融

金融養老等服務業擬放寬外資准入 助推“二次開放”紅利落地

中国证券网
2016-06-14 09:13

已收藏


服務業將成為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點。《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准入將進一步放寬限制。與此同時,北京市服務業開放綜合試點、自貿試驗區以及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共同構成的服務業對外開放試點的“三駕馬車”也將提速。

業內專家表示,開放將成為破解我國服務業面臨的多重發展瓶頸的有效途徑。如果“十三五”我國加快服務貿易開放和服務業市場雙向開放,使服務貿易實現14.5%至17%的增速,那麼將有效釋放“二次開放”的紅利:到2020年,我國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的比重將由2014年的12.3%上升到20%左右,我國服務貿易總額占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將由2014年的6.2%提高至10%左右。

開放 多領域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

《經濟參考報》記者瞭解到,相關部門正在研究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領域有序開放,同時放寬育幼養老、建築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的外資准入限制。

去年5月,經國務院批復,北京市成為全國首個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城市,將在三年試點期內率先推動科學技術服務、互聯網和資訊服務、文化教育服務、金融服務、商務和旅遊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等六大重點領域擴大開放,形成在全國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11月,試點實施方案正式印發,提出首批11項開放措施、22項改革、141項具體任務。

北京市商務委員會主任閆立剛日前在試點批復一周年新聞發佈會上透露,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推出85項試點舉措,完成全部任務的60%,在服務業領域創造了多項國內第一。

據悉,北京市將進一步放寬外資准入,推動服務業雙向互惠開放,在更廣闊的空間發揮北京優質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記者此前還瞭解到,首批可以複製推廣的經驗近期有望發佈,或將率先在京津冀地區推廣。

業內專家指出,作為服務業開放綜合試點的北京市重點在教育、養老、互聯網等六大領域開展開放試點,這將與自貿試驗區、粵港澳服務貿易自由化共同構成服務業對外開放試點的“三駕馬車”,將形成“十三五”時期我國服務開放的總體佈局。

困境 動力不足等多瓶頸求解

業內專家表示,一方面,當前服務業增長動力不足,增速可能轉入下行軌道的趨勢值得關注。另一方面,服務業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國際競爭力較弱、創新能力低等問題也都制約了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

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姜長雲指出,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不斷加大及向服務業的傳導,隨著服務業體制機制和政策問題的凸顯,服務業增長動力不足或難以持續的問題正在蓄積,甚至局部凸顯。服務業增速轉入下行軌道的可能性明顯增加。

在他看來,鑒於我國產業機構由工業向服務業主導的轉變正在形成,未雨綢繆,採取有效措施,防止服務業增速轉入下行軌道,並加大穩增長、調結構的難度,日益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當前應培育多元化的增長動力,努力形成多元互補的服務業發展動力結構,有利於增強服務業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堅持開放帶改革,改革帶發展的方針,加強對發展服務貿易和服務外包的政策支援,優化其發展環境。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多年來,由於我國市場開放的重心主要在工業領域,服務業成為市場化改革的短板:首先是服務業市場化程度低,工業部門市場化程度至少在80%以上,而50%左右的服務部門壟斷格局尚未打破;其次服務業對外開放度比較低,即使是服務業最開放的上海自貿區,它所出臺的負面清單有122項,其中83項是針對服務貿易的。服務業尤其是以研發設計、物流、金融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滯後,制約了製造業的轉型升級。通過服務業市場開放加快促進服務發展,以促進“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的轉型升級。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宋泓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總體而言,目前我國服務業發展的水準和品質還相差太遠。“過去多年發展製造業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有限度的開放可以促進國內改革,提升國內經濟水準。因此面對服務業依然不發達的現狀,對外開放是一條有效路徑。”宋泓說。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也表示,服務業的發展還面臨著包括國際競爭力較弱、創新能力低等問題。開放可以成為服務業發展的新突破口。此外,從國際層面看,我國正在參與服務貿易協定談判,面對新的制度環境,也需要通過自身主動開放來求得發展和結構轉型。

展望 助推“二次開放”紅利落地

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試點的經驗說明,開放帶來的紅利已經顯現。據閆立剛介紹,2015年北京服務業增加值1.8萬億元,占北京地區生產總值的79.8%。在吸收外資方面,服務業占比去年達到94.8%,居於全國前列。今年一季度北京的服務業吸收外資占比進一步提升至96.4%。服務貿易去年突破1300億美元,增長了17.9%, 服務貿易在全市貿易中的占比已經達到29%,在全國貿易結構中是最高的。

事實上,服務業已經成為我國吸收外資的重要領域。商務部資料顯示,今年前5個月,製造業吸收外資同比下降3.2%,在全國總量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至28.8%,而服務業吸收外資則增長了7%,占比提升至70.4%。“十二五”期間服務業領域利用外資大幅增長,所占比重比“十一五”期間上升約12個百分點,達53%,到“十二五”末期超過60%。

遲福林表示,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全球自由貿易進程明顯加快,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對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市場雙向開放的依賴性明顯增強。“十三五”期間,我國擴大對外開放與新一輪全球自由貿易形成交匯,要從工業市場開放為重點的“一次開放”轉向服務業開放市場為重點的“二次開放”。

在遲福林看來,現階段首先要做的,就是以服務貿易為重點優化對外貿易結構。當前,國人到海外旅遊、做健康體檢、求學等已經相當普遍。“十三五”期間,如果能在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雙向市場開放方面有所突破,不僅推動國內經濟的轉型升級,還將充分發揮我國在新一輪全球自由貿易進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適應新一輪全球自由貿易與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國內自貿試驗區要在服務貿易上努力實現重大突破,為全國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經驗。同時,以服務貿易為重點推進雙邊、多邊、區域性、全球性自由貿易進程。

遲福林指出,如果“十三五”我國加快服務貿易開放和服務業市場雙向開放,使服務貿易實現14.5%至17%的增速,那麼將有效釋放“二次開放”的紅利:到2020年,我國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的比重將由2014年的12.3%達到20%左右,我國服務貿易總額占世界服務貿易總額的比重將由2014年的6.2%提高至10%左右,傳統服務貿易和現代服務貿易均衡發展的貿易結構基本形成,電信、資訊技術、電子商務、健康醫療、教育等現代服務貿易領域的競爭優勢不斷加強,以此帶動製造業和產業結構整體的轉型升級。

宋泓表示,服務業開放還是要漸進式開放,不能為了開放而開放,最終目的還是促進國內經濟發展。開放的程度和進程要與國內服務業競爭水準、改進速度相配套。通過開放提升整個服務業的競爭力。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