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 > 消費品

票房高增長光環褪去 “裸泳者”浮出

中国证券网
2017-04-10 11:56

已收藏

電影和資本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雙方彼此渴望,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模式。不過,伴隨著產業逐漸回歸理性,雙方的關係也似乎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經歷了去年的票房寒冬後,一季度電影票房再次遇冷。

  
今年一季度,全國總票房約為144億元(綜合多家資料得出),相比去年同期144.9億,出現小幅下滑。而2016年,總票房成績457.12億元,增幅3.73%,與2015年48.7%的增幅相比,出現了大幅跳水。

  
持續遇冷的票房成績,給盛極一時的電影專案投資澆了一盆冷水。“圈外的錢基本都撤出了,95%的人都賠錢。”一位元電影投資人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

  
2016年以前,中國電影票房已連續多年維持30%左右的增速。高增長吸引了大批以財務回報為出發點的投資人,行業也因此進入一段野蠻生長期。

  
圈外資本,從進入管道來看,大體可分為直接投資、私募基金投資、通過理財產品進行的投資行為;圈內資本則主要以影視公司、有電影專業管理人員的投資基金為主。

  
“過去兩三年裡,確實很多錢湧入進來,對這個市場抱有很高的期望。”基石資本副董事長林淩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現在投資速度會慢、規模也在變小。大家對於投資、保底發行稍微謹慎了一些。不一定錢都出來了,而是對電影內容認知多了一些思考。”

  
“謹慎。”一位有豐富經驗的投資人總結現在的心態;而觀望者則感到慶倖,“多虧沒投”。

  
採訪中,多位電影投資人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經歷了去年的票房遇冷,的確有大部分資金退出,但退出具體比例無從統計。

  
為什麼退出?可以肯定的是,過去兩年進入行業的投資人中,盈利的鳳毛麟角。一方面,未從事過電影的投資人,易被電影的光環和高增長吸引,很難評估風險,在一部片子的後期進入、接受高溢價;另一方面,電影市場存在明顯的頭部效應,從票房來看,前10%的影片幾乎收割了90%的票房,而這部分影片並不向所有投資人打開。

  
微影資料研究院提供的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共上映了668部影片。而過去一年,在國家電影局備案的電影為3350部,這其中必然有很多影片成了投資方的“私人訂制”,普通觀眾無緣觀看,淪為炮灰。

  
另一個維度上,資本的大批湧入為電影行業帶來了新現象,在產業容量增大的同時,也導致了保底發行失控、票房注水等逐利行為。

  
票房不等於收入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查閱電影總局近五年的國產電影備案記錄發現,2015年上半年開始,原本一月兩次的審核備案變為一月三次,電影備案數量出現了明顯的增長,這種增長一直持續到了去年。

  
與此同時,2014年全年、2015年春節檔都出現快速增長,票房一直在刷新紀錄。不可否認的是,電影數量的增長與票房整體表現有著分不開的關係。這也是電影吸引投資人的直接原因。

  
“我們決策非常快,幾天就給人家錢了。”去年,從未投資過電影的投資人黎雲(化名)一口氣投了兩部電影,其中一部投資額過千萬,這對於首次投資的外行人算是大手筆。

  
“我們就想拿一部分錢出來博一下超額收益。”在票房的感召下,首次嘗試的黎雲對此十分看好。但這筆投資最終以失敗告終。票房成績只達到預期的一半。而在院線、發行方分成之後,留給黎雲公司的分成權益已經很少了。

  
這是投資人容易陷入的誤區之一:認為票房高,就等於收入高。

  
實際上,票房的確在國內電影產業收入中佔據大半;另兩項重要收入是新媒體版權和廣告。票房雖然整體上升,製片成本也在上升;電影大熱,片方可選擇的空間很大,投資人議價空間小、參與票房分成的角色卻在增多。

  
扣除3.3%的營業稅、電影事業專項基金5%之後,票房成績的91.7%用於分成。行業內一個約定俗成的分成比例是,“院線+電影院”57%,發行10%左右,製片方33%左右。根據不同專案分工,發行和製片的分成比例也會有所不同。

  
按照演算法,一部票房過億的影片,不考慮其他因素,投資方在票房分成的權益占比大概是3成左右,即票房需達到投資的3倍才能收回成本。

  
而由於電影投資都發生在前期,最終票房難以預測。即使是專業的資料平臺,由於演算法和考慮不同,結果也有很大差別。一家主流資料票務公司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雖然有一套自己的資料體系,但票房會受多種因素(如檔期、主演新聞、審核等)影響,預測常與票房有出入。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投資人一般在電影籌備後期進入,議價空間很小;且可選擇的影片範圍並不大。

  
“把電影當成一個創業公司,導演、編劇階段是原始股;到了發行階段是A輪;電商(線上票務等)進入是B輪;基金公司的進入就很後期了,價格直接翻三倍(舉例),且沒有議價權,風險很大。”一位元影視公司CEO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電影是產業內的遊戲,沒有杠杆,憑什麼讓外人進來?”

  
一位影視基金的投資經理則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雖然後期進入議價空間小,自己也不會考慮處於前期、不成熟的片子。在她看來,後期進入的風險相對可控,且只有頭部影片具備投資價值。

  
“現在比較兩級分化,大的電影不讓投資,小的電影讓投,但是效益不太好。”北大文化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非標準化產品

  
本質來講,電影是一個非標準化的內容產品,大邏輯是頭部內容才具備商業價值,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可尋。

  
“這個圈子的核心資源是不會開放的,它是一個封閉的小圈子,交易非常不透明、不標準化。”互聯網影視投融資服務平臺總經理謝巨集中對記者表示,這也是他致力於線上交易平臺的出發點:讓電影交易透明化。

  
這個設想在現階段顯然有些超前。市場真實的情況是,好片子不缺投資、不需要外人來分一杯羹。“你認可的導演不要你的錢,要你錢的導演你不願意給。”上述CEO表示。

  
在有限的選擇空間裡,投放方如何判斷一部電影的投資價值?

  
“大部分投資人對電影市場和觀眾口味缺乏認知,判斷標準往往是同類型、前期的案例,無法從藝術角度總結票房成功的經驗。”一位從業者表示。

  
事實如此,大部分投資人在被問及如何評估風險時,給出的答案無非是圍繞著導演、劇本、卡司陣容等關鍵字,似乎知道為什麼在意這些,但又說不出具體原因。

  
在難以形成固定體系的風險評估中,同類影片的表現成了各投資人判斷的主要依據之一。

 
黎雲投資了一部動漫類影片。當時,公司投委會給出了3-5億的票房預期。“我們那時候認為動畫電影是個趨勢,你看《大魚海棠》的票房就很成功。”

 
的確,去年的動畫電影出現了幾個頭部內容。但他看到了同類頭部影片的成功,卻忽略了另一個重要事實,即在同類影片中,賺錢的是極少數。去年,動畫類電影上映63部,同期增長16.7%,票房共計70.8億,其中,引進片《瘋狂動物城》15.3億,中美合拍片《功夫熊貓3》10億;兩個頭部影片就佔據了三分之一的票房。

  
除了同類影片的經驗判斷,卡司陣容是投資人考慮的另一個因素。不過,有大卡司的片子往往很貴,但即使在高杠杆之下,也能增加資金進入的概率;則也同時導致了演員片酬的不斷翻高。

  
興業證券互聯網傳媒分析師張衡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有號召力的藝人是整個產業的稀缺資源,這種現象是市場正常交易下所產生,屬於正常現象。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綜合採訪結論得出,目前,在一部電影的成本中,演員片酬確實偏高。“有的高達70%,情況差異很大。有些演員片酬過高,對行業是有負面影響的,一方面是市場機制造成,另一方面也缺乏有效管理規範。”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實際上,好萊塢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工業流程,演員片酬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根據票房進行分成等。

  
在國內電影工業化程度不高的現狀下,投資的非標準化程度也很高,投資電影並沒有固定的參考標準。

  
一位製片人給出了自己的方法論,在他看來,目前的環境下,超過5000萬體量的影片主要看劇本、卡司、製作團隊,“行銷、發行必須很考究”;低於1000萬的則看劇本、製作班底和行銷、發行;處於中間體量的影片,風險太大,很容易血本無歸。

  
“大多數圈外資本都是跟風投,行業雷區是很隱蔽的,好的項目你想投也沒有機會,只能去投差的項目,成本就相對高。而基金募集起來必須投,但機會少、有些雷區是沒法規避的。”陳少峰對此表示。

  
亂象

  
在多種不可控風險中,一線藝人是帶來票房的保證因素之一。這曾在一段時間內,成就了當年電影圈裡的“漫咖啡四大神獸(範冰冰、黃渤、黃曉明、angelababy)”、“PPT之神(鹿晗、吳亦凡、李易峰、陳偉霆)”。

  
片方獲得頭部藝人的演出意向,就可以輕鬆拿到投資,但也不乏有人借藝人名聲擾亂市場。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獲悉,某一線藝人與片方簽約後,擔保公司用一紙合同向某基金公司借款數千萬。一年過後的現在,該片還未進入拍攝,藝人也遲遲未排出檔期。

  
但這並不會對藝人產生直接影響,有投資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只要該藝人繼續答應出演,雙方可以商量延期,這筆資金可以用到自己的下一部影片中,還可以提高回報率作為談判籌碼。

  
銀行貸款也是成本的重要來源之一。一位瞭解銀行影視項目貸款的人士表示,銀行主要看的是有沒有項目回款。這類專案的抵押資產可以是任何形式。目前,有部分公司將版權作為無形資產列入固定資產中,租賃公司評估完成後提供資金,並用和片方的回款合同作為擔保向銀行借錢。而電影一旦上了院線就必然產生回款,這也構成了一種可行的資金管道。

  
回款,對於院線電影來說存在週期較長的問題,這也構成電影投資的又一大風險。一般來說,電影從上映到分成,週期長達半年左右,按照簽署協定的權益不同,有的資方還可享受新媒體版權分銷的收益。

  
採訪中,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一位元在電影行業發力多時的互聯網大佬曾提出,要縮短電影回款週期,用折扣價提前支付給片方,自己再從中賺取差價。這種做法很快得到多方回應。

  
現象的背後,是行業交易不規範、不透明的體現。謝宏中想改變這種局面,並看到商機。與其他眾籌平臺不同,他為自己找到的差異化是投資+植入的模式。除了風險評估服務,根據不同權益可獲得免費的廣告植入。在他看來,線上交易未來必將撬動影視行業,改變行業規則。

  
而在陳少峰看來,關鍵不在透不透明,而關鍵在於電影綜合回報比較低,如何保證穩定的收益。

  
“傷害”

  
進入資本的多樣性,也產生了許多新的現象。保底發行是無法避開的話題。

  
保底發行,即發行方對製片方的票房承諾,早期對市場預估,制定雙方接受的價格。雙方形成對賭,若沒有達到保底數字,則由發行方承擔差價;若超出,發行方為最大受益者。在本質上,這是一種把非標產品標準化的市場行為,但都在去年呈現失控的態勢。

 
去年,《美人魚》保底18億、以33.9億收官,似乎刺激了圈內的保底行為。今年春節檔,周星馳的《西遊伏妖篇》被傳出保底30億的消息,並有21家出品方參與,最終票房為15.67億。去年,《封神傳奇》保底10億,票房2.84億;《我不是潘金蓮》保底5億,票房4.8億等。《盜墓筆記》勉強突破10億保底。

  
林淩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保底大部分會低於預期值,這種賺錢的路徑會很亂,達不到預期後,會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保底發行一度失控,也是導致外部資本虧損的原因之一。也直接體現了資本的逐利心態和對電影的不理解。高昂的保底價能吸引資方,是看重借此拿到頭部的機會,這是接觸核心圈子的最快方法。不過,隨著保底慘敗,今年以來,這種行為也逐漸冷卻。

  
此外,有不少分析將去年票房冷卻歸結為票補減少。這話不假,相比於前兩年的票補力度,去年票補確實減少許多。但反過來,2015年票房增速48.7%,其中又有多少票補的因素,是無從計算的。

  
票房增速最快的2015年,也是各平臺搶佔市場的階段,其燒錢程度不亞於曾經的O2O。最瘋狂的時候,平臺每個月都要在票補上砸數億元。阿裡影業也將去年的虧損歸結於旗下票務平臺“淘票票”的巨大市場推廣支出。

  
在這樣的力度下,線上票務成了購票主力軍,今年春節檔的資料顯示,春節檔線上購票率達83%,繼續超過2016年的79%。

  
直至現在,每當有自家發行、宣傳的影片上映,各平臺就會拿出一筆預算進行補貼,這同時保證了電影票房,也成了平臺轉型發行,判斷抽成的籌碼。

  
“資本裹挾了電影”這是前兩年圈內常見的一種說法。不過,票房市場的持續遇冷讓行業冷靜,也讓資本更瞭解電影。從數量來看,電影已明顯減少。截至3月中旬,在電影總局備案的國產片數量為586部,去年同期為695部。

  
不過,資本退熱不代表徹底離開,更多可能是觀望。一位互聯網電影公司的投資總監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一些曾經的“煤老闆”不再投電影,而是轉向影視公司股權投資。

  
有著多年電影投資經驗的基石也有一些理念變化。“投電影和股權投資同時進行,我們希望對內容有更多的認知,找到很認真琢磨電影的團隊。”林淩說。

  
本質上,電影作為內容產品是非標準化的,很難用方法論定義投資邏輯;而國內目前的交易體系並不透明,核心資源也並未向所有人打開。“懂電影的人不懂資本運作,懂資本的又不懂電影。”這是採訪中常聽到的一種說法。

  
電影和資本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雙方彼此渴望,卻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相處模式。不過,伴隨著產業逐漸回歸理性,雙方的關係也似乎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不是所有的資本都遇到寒冬,真正有經驗的資本是沒問題的。”陳少峰說,“下一個階段,市場會趨於冷靜;募集資金會更困難。”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