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記者觀察 | 市場穩政策足 人民幣資產風景獨好

中国证券网
2020-03-10 10:40

已收藏


剛剛過去的一個交易日,國際金融市場很不平靜——國際油價暴跌30%,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破0.5%的歷史低位,美股股指期貨跌幅超4%……其實,將觀察時間軸拉長至過去的一個多月,國際金融市場早已呈現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非理性恐慌。

  與之形成對比的,則是我國金融市場的靜氣。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穩中有升,穩中顯強;債券收益率持續下行,並仍有下行空間;雖然3月9日股市出現回落,但在2月3日如期開市至今,股市在震盪中保持基本平穩。

  我國金融市場穩的背後,是經濟的韌性。

  一年之計在於春,眺望神州大地,春耕大幕已徐徐展開,農業生產進入正軌。同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除湖北省外,全國工業大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大多已經超過90%,浙江、廣東、山東、江蘇等省已經超過了95%。

  疫情雖然給中國經濟帶來一定影響,但我們可以看到,新興產業捕捉到了發展機遇,“新基建”也大有可為。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說:“疫情是一次洗牌,無法逆流而上快速轉型的企業和生產模式將淹沒於時代浪潮中;疫情也是一場變革,當企業乃至個人開始接受新型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時,中國新興產業有望打開發展空間。”

  我國金融市場穩的背後,是政策的扶持。

  面對疫情,比較其他經濟體,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呈現出空間足、彈性強、反應快的優勢。以支持中小企業政策為例,近一個多月來,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各類扶持政策約800項。

  再以貨幣政策為例,人民銀行在保證穩健貨幣政策的基調下,第一時間提供充足流動性支持,並通過政策利率有序引導融資成本下降,還有結構性貨幣政策——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精准滴灌戰“疫”企業和中小企業復工複產。

  正因為我國呈現出的經濟韌性、市場靜氣和政策空間,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聲音認為,人民幣資產正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風良港。

  資料也驗證了這一點。雖然近日北向資金出現淨流出,但自2月3日開市至今,北向資金累計仍為淨流入。2月境外機構託管的人民幣債券面額環比增加657億元,連續15個月增長。

  9日避險資金表現得更為明顯。當日歐洲股市開盤暴跌,英國富時100指數跌8.3%,標普500指數期貨跌幅達到4.9%,觸發熔斷。而截至發稿時,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夜盤大幅反彈,漲幅一度達1.66%。

  受美債收益率持續走低影響,中美利差擴至180個基點的歷史高位,資本項下資金流入,加之美元指數連跌,驅動人民幣對美元9日盤中一度收復6.91關口,中間價亦是七連升。

  有理由相信,未來隨著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勝利,中國經濟長期運行在合理區間,金融市場越趨成熟和開放,我國的金融資產將贏得更多國際投資者真金白銀的“投票”。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