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

記者觀察:市場走穩系投資者預期好轉投出“信任票” 與“救市”存在本質區別

中国证券网
2020-02-13 10:21

已收藏


從2月3日如期開市到2月12日收盤,上證指數從“開盤跌”到“七連漲”,站穩了2900點。

  滬指的表現,是金融市場恢復交易後平穩運行的一個縮影。過去的八個交易日,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外匯市場如期開市平穩運行,特別是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在開市首日出現大幅調整之後,股市企穩回彈,人民幣匯率呈現雙向小幅波動。

  市場上有一些慣性思維認為,市場企穩背後,定是有關部門在“救市”“托市”,金融國家隊已經“荷槍實彈”。

  但是無論是週邊瞭解國際機構聲音,內裡剖析我國金融市場發展階段;還是橫向比較國際經驗,縱向觀察我國宏觀調控政策脈絡,都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市場在波動後及時企穩,是堅信中國人民一定可以戰勝疫情,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一定是暫時的;是中國金融市場韌性增強,逐步走向成熟後的自然結果;是看到監管部門尊重規則和加碼政策力度後,絕大多數投資者投出的“信任票”。至於央行短期流動性投放,主要是7天和14天逆回購操作,這些資金到期收回,不形成長期投放,也不直接進入股市。這與所謂“救市”“托市”存在本質區別。

  首先,金融市場如期“開門迎客”,體現了監管部門堅決維護市場規則的決心,贏得了包括國際投資者在內的主流投資者的信任與贊成。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表示,有關部門在本次如期開市之前的工作可圈可點,體現了決策層尊重規則、理性擔當。市場經濟是制度化、規則化的,只有高度透明的制度、高度可信的規則,才有助於讓參與者盡可能形成穩定可靠的預期,這是市場機制產生效率的前提所在,資本市場也不例外。因為一些短期風險就延期開市,將會導致投資者預期形成機制的紊亂,損害投資者對公共政策和監管的信任,不利於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

  這一舉措也獲得國際投資者的好評。荷蘭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荷寶(Robeco)亞太股票聯席主管及中國首席投資總監繆子美認為,A股2月3日開市,有助於外資機構的組合流動性管理,也有助於夯實過去4年來海外投資者對A股逐步建立的信心。若過久推遲開市,反而會加劇市場擔憂,投資者可能會賣出其他具有流動性的中國資產。

  其次,金融市場日趨成熟,投資者對疫情這一短期事件帶來的市場衝擊保持冷靜,更認可資本市場長期投資價值,更關注經濟長期基本面。

  “此次疫情衝擊,並不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從歷史上看,疫情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也通常是較為短暫的。”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指出,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短期調整恰是長期投資的好買點。

  彭文生指出,決定市場大勢的根本因素是政策取向和經濟資料。在1-2周的時間內,疫情擴散通過情緒對市場運行造成擾動;在一個季度左右的時間內,需要關注經濟資料因為疫情而出現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從一年左右的時間來看,疫情對市場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正是上述這些理性認識,成就了一些機構投資者從開市首日即開始加倉的“逆行”風采,如不少基金公司投入大額自有資金,認購旗下基金,險資積極加倉買入權益資產等。

  最後,包括央行在內的宏觀調控部門,及時出臺逆週期調節政策,提供充足流動性,積極對沖疫情對實體經濟影響。縱觀全球,這也是成熟市場的操作手法,短期內可提振市場信心、對沖和消除恐慌情緒、改善市場預期,中長期可加快推動經濟活動從疫情影響中有效恢復。

  除了央行短期流動性支持外,最重要的是2月1日五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出臺了30項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的“一籃子”措施。近日,央行還多次部署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確保資金高效精准投向“戰疫”重點企業。

  上述宏觀調控舉措有力且務實,為金融市場注入信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供應金融保障,為維護經濟穩定發展大局提供支持。這些舉措也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的好評,國際組織普遍認為疫情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中國經濟將繼續展現極強韌性,中國政府擁有充足的政策空間穩定經濟增長。

  對於下一步貨幣政策如何發揮逆週期調節作用,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近日已經給出答案。他表示,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中國仍然是少數實施常態化貨幣政策的國家,所以工具箱非常充足。下一步要加大逆週期調節強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一步降低中小微和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為實體經濟提供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評論區

最新評論

最新新聞
點擊排行